曾因揭露基泰大直建案問題而受到關注的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陳怡君,今日(12日)因涉嫌以弟弟等四名親友掛名人頭助理,詐領助理費逾300萬元,遭士林地檢署指揮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發動搜索。檢調動員十餘人,兵分多路前往議會辦公室、中山區與大同區服務處等13處進行搜索,並約談7名被告、4名證人,預計晚間移送士林地檢署複訊。
搜索13處 陳怡君喊冤:請相信我的清白
此次搜索行動自上午展開,至中午12時30分許結束,檢調人員搬走數箱文件及證物,並將陳怡君及多名助理帶回調查。面對媒體提問,陳怡君僅簡短表示:「謝謝大家的關心,請大家相信我的清白,我會配合檢調調查。」
根據士林地檢署掌握的情報,陳怡君自2019年(民國108年)起至今,涉嫌以四名親友掛名助理,詐領助理費超過300萬元。全案依據《貪污治罪條例》中利用職務機會詐取財物罪方向偵辦,預計今晚進行複訊,決定後續處置。
2026選戰將至,派系競爭成焦點
由於2026年台北市議員選舉即將開跑,這起事件的時機點引發外界聯想,是否與綠營內部派系角力有關。中山、大同選區為民進黨的重要票倉,隨著王世堅當選立委,該區議員缺額成為綠營內部爭奪焦點。
目前傳出有意接棒的人選包括王世堅的地方服務處主任賴俊翰、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的助理朱政騏(牛糞博士),以及英系的焦糖陳嘉行。此外,湧言會的顏若芳與總統賴清德推薦入黨的林亮君,也被視為潛在競爭者。
相較之下,陳怡君去年因未配合「正國會」黨內布局,自行參選民進黨中評委,最終被正國會開除,導致她在派系內處於孤立狀態。如今捲入助理費案,讓她的政治前途更添變數。
揭弊有功卻陷司法風暴,陳怡君是第一個點名基泰大直案有問題的民代
陳怡君因基泰大直建案倒塌事件打響知名度,2023年9月大直建案坍塌後,她幾乎全天駐守現場,協助受災戶處理後續問題,並積極監督市府與建商的責任。她是最早質疑基泰建案安全的民代,並揭發台北市政府曾放行審查,聲稱「無公共安全疑慮」。當建案最終坍塌,她更是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不僅幫助受災戶,也批評市府監督不力,獲得當地居民支持。
然而,這次助理費案,讓她從「揭弊者」變成「被調查對象」,不僅影響其形象,也可能對其未來政治生涯產生重大影響。
從助理到議員,她的政治之路出現變數
陳怡君18歲即踏入政治圈,最初從事政治工讀生,後來擔任議員助理、辦公室主任,一路做到台北市議員,甚至曾擔任前行政院長游錫堃秘書。她原本並未特別關注居住正義議題,但在議員生涯中,因大龍新城國宅、基泰大直建案等事件,逐漸成為住宅安全議題的關鍵監督者。
她曾坦言,選民服務讓她忙到凌晨,回頭想想,當初又是如何踏上這條政治道路?她回憶,自己來自政治世家,母親是台北市大同區里長,父母早年從事黨外運動,甚至販賣禁書,這讓她自小耳濡目染。
「小時候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跟著爸媽去政治集會,因為那裡有冰淇淋和民主香腸可以吃。」她笑著回憶,年幼時曾跟著父母聽趙少康、黃大洲、陳水扁競選台北市長的演講,也因此對政治產生興趣。
面對司法挑戰,未來政途仍未明朗
2024年立委選舉時,民進黨第三選區(中山、北松山)原本徵召林飛帆參選,但因MeToo風波退選,當時陳怡君曾表態願意出戰,但最終黨中央改徵召謝佩芬,讓她錯失機會。這次助理費案的爆發,更讓她的政治前景蒙上陰影。
陳怡君曾說:「我不管在哪個階段,都希望人民需要我,我也能全力投入市政服務,從一而終,莫忘初心。」然而,隨著司法調查展開,這場風暴是否會影響她未來的從政路,仍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