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大潤發更名「大全聯」拚零售版圖擴張 挑戰年營收2,200億元新高

中華日報

更新於 03月28日09:38 • 發布於 03月28日09:38
全聯28日宣布,全台20家大潤發量販店將改名為「大全聯」,並維持量販、超市兩種業態操作。(中央社)
全聯28日宣布,全台20家大潤發量販店將改名為「大全聯」,並維持量販、超市兩種業態操作。(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台灣超市龍頭全聯福利中心今日宣布重大品牌整合計畫,自2022年併購大潤發量販後,全台20家量販據點將於今年第三季正式更名為「大全聯」,首間示範店預計落腳桃園青埔。集團董事長林敏雄宣示,透過超市與量販雙業態整合,2024年集團總營收將挑戰2,200億元新高,總店數突破1,250店,並預告2025年將完成全通路數位轉型。

這項品牌整合計畫歷經兩年磨合期,最初以雙品牌策略試水溫,自2023年7月啟動組織整併後,大潤發營運、採購等核心部門主管改由全聯團隊兼任,總部更完成搬遷整合。林敏雄強調:「品牌統一能強化顧客溝通,發揮1+1>2的採購優勢,未來量販價格將比照全聯的讓利模式。」

據了解,全聯在2021年以115億元併購大潤發時,原擁有24店的大潤發年營收約400億元,與全聯去年創紀錄的1,800億元業績相加,雙品牌合計營收已突破2,100億元。此次品牌整合後,預計可透過規模經濟再壓低商品價格5%-10%,並透過會員系統整合提升消費頻次。

在線上佈局方面,全聯展現驚人成長動能。即時配送服務「小時達」現已拓展至1,134間門市,平均配送時間壓縮至30分鐘內,尖峰時段不超過40分鐘,2023年線上業績突破80億元,預計2024年將首度跨越百億門檻。林敏雄特別指出:「我們堅持線上線下同價策略,生鮮品揀缺率已從15%降至8%,未來將強化中南部冷鏈配送。」

更名再出發的「全電商」平台會員數突破70萬,年增率達50%,2024年將新增3C家電等高單價品類,並透過首購優惠吸引年輕客群,目標2025年營收翻3倍。支付系統「全支付」更成為秘密武器,透過近千萬會員基礎,上線1年即累積550萬用戶,跨境服務已開通日韓,下半年將進軍東南亞市場。

為塑造新世代品牌形象,全聯邀請巴黎奧運台灣隊服設計師周裕穎操刀,打造兼具機能與環保概念的新制服,採用寶特瓶回收紗與有機棉材質,預計年底前完成全門市換裝。同時規劃在量販店導入智能購物車、自助結帳系統,並擴大設置太陽能板與節能設備。

面對物價波動壓力,林敏雄承諾:「全聯作為民生必需品通路,將持續發揮平抑物價功能,今年已規劃200億元採購預算穩定貨源。」據供應鏈人士透露,全聯藉由整合大潤發的國際採購資源,成功將進口水果與肉品成本壓低12%,這項優勢將在品牌整合後更加顯著。

市場分析師指出,全聯完成品牌整合後,將形成「社區超市+區域量販」的立體佈局,搭配全支付金流與全電商物流體系,可望建構台灣首個OMO(線上線下融合)零售生態系。隨著量販據點改造為「大全聯」,預估2025年集團總營收將上看2,500億元,市佔率突破35%,進一步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