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產業研究報告】特斯拉一體化壓鑄振興車用!台廠鋁合金車用概念股一次看!

CMoney

發布於 2023年12月14日07:01 • 朱安信
【產業研究報告】特斯拉一體化壓鑄振興車用!台廠鋁合金車用概念股一次看!

圖/shutterstock

鋁合金一體化壓鑄技術簡介,全世界有哪些車廠在做?

一體化壓鑄(Gigacasting)由特斯拉(TSLA)最先開創,是一種把電動車車殼的鋁合金原料倒進模具中,經過壓鑄冷卻後一次完成車身的一種製造工藝,整個過程用時約三分鐘,可以節省非常大量的焊接沖壓過程,節省大量人力物力,具體大概可以讓一台電動車製造成本減少40%、總重量減輕10%。特斯拉表示,採用一體化技術後,一款新車的開發周期甚至可以從3~4年降低至18~24個月。目前已採用這項技術製造出量產車型電動車的車廠有:特斯拉、豐田、小鵬汽車(大陸車廠)。

目前特斯拉是整個技術的領頭羊,預計未來多數車廠將會跟進,此前傳出已佈局相關技術的還有通用汽車(GM)、BMW、賓士、Volvo等老牌車廠,採用此技術生產可以降低大量的生產成本,一塊年產能50萬輛的特斯拉Model Y的後地板產線,從傳統工藝的焊接、沖壓,改成一體化壓鑄後,製造成本從原本的18億台幣變成1.3億,這個成本下降非常的誇張,同時大量減低了製造用時,還能增加整體車身強度,讓過往汽車產線霸主的豐田也往這個方向改革!

特斯拉早在2020年的Model Y就已提前採用一體化技術,把後車箱內部的百來個小零件壓鑄成一個,少掉近千個焊接點位,技術領先整個汽車行業大約三年的時間。特斯拉2023年底更爆出上海的超級工廠的壓鑄技術已經做到強大突破,新款的Model Y整個底盤全部都能一次壓出來,降低大量生產時間與成本,未來特斯拉進軍中低價位電動車市場將如虎添翼,也進一步代表鎂鋁合金車用市場需求將大大提升!

但一體化壓鑄前期的投入資金量非常龐大,越晚進入佈局的車廠就會有更大風險,因此多數車廠正大力進軍相關產業,打造新的汽車產線佈局。

詳細一體化壓鑄技術介紹請看:【產業動態】電動車價格戰開打,一體化壓鑄技術將成X 因子!

台股車用概念股一次掌握,逢低布局車用市場!

電動車目前進入庫存調整,在這次循環中,特斯拉選擇大舉佈局一體化壓鑄新技術,台廠有望獲得未來新格局的大訂單有哪些,我們重點分析:

這次特斯拉的新技術主要注重在車身、車殼鋁合金的鑄造上,鎂鋁合金在整車的使用量從30~100%不等,目前全球鎂鋁合金佔汽車車體整體使用量僅約5~10kg,歐洲車款達10~25kg,中國部分車款使用量則僅只有2~3kg,未來在汽車輕量化的需求提升下,預期車廠對鎂鋁合金的需求也將對應提升。

在鋁合金材料、模具、車用零件方面其中台股重點發展公司有華孚(6235)鴻準(2354)精確(3162)中鋼(2002)。其中以成長性來說,華孚具有強大競爭力。

華孚(6235)模具壓鑄訂單滿檔,積極擴廠提升產能

鎂鋁合金加工廠華孚近年轉型成功,積極在車用市場發展,車用業務佔比營收八成,拓展車用輕量化應用,持續投入大尺寸機具的開發研究,提高產品附加價值。華孚主要生產基地位於桃園、安徽馬鞍山、江蘇崑山,桃園廠主要做塑膠模具,馬鞍山廠做的主要是鎂鋁合金高壓鑄造等大型零部件,崑山廠從事模具設計和製造,為模具自動化中心。

華孚目前的主要車載產品為螢幕支架,屬於智慧座艙的範圍,在電動車螢幕支架的全球市佔率約為10~15%,但其實公司的產品還包含安全組件、電子控制單元(ECU)、電池部件等結構零件,同時華孚具有大型結構件製造技術,其中就包含高壓鑄造成型技術,以及自動化生產技術,有望達成一站式購足的需求,同時華孚也在積極擴張產能,這將是最大的未來成長動能。目前擴張的產線中,華譽含山廠已在試產中,馬鞍山當塗廠在建設中,同時也已取得越南廠區建設用地,未來在車用需求回暖的狀況下,營收有望直線上升,同時有相對應的產能擴張計畫,在鋁合金鑄造的方面提前佈局站穩腳步。

華孚營收成長動能相當漂亮,Q3產能也接近滿載,3Q23營收14.5億元 YoY 33.14%,近兩年營收CAGR 達到29.5%,成長性相當良好,在今年車用需求走向循環打底的狀況下,華孚今年的累積營收YoY仍然有41.3%,表現相當不錯。獲利方面因為電動車市場年初價格壓低,但華孚Q3稼動率很高,稅後EPS 1.04元,YoY 129%。未來華孚成長動能明確,隨著晶片問題緩解,車用需求拉貨力道上升,同時廣設新廠、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的狀況下,華孚未來營收和獲利表現將會相當可觀。

(資料來源:CMoney)
(資料來源:CMoney)
(資料來源:CMoney)
(資料來源:CMoney)

鴻準(2354)專攻大型壓鑄件,製造經驗豐富

鴻準是鴻海起家本業模具的分身,旗下大陸瀋陽廠與青島廠皆是輕量化一體化鋁合金壓鑄技術的重鎮,為台廠一體化壓鑄技術的先驅。2021年起,鴻準瀋陽廠開始生產鋁合金車殼,具備壓鑄、散熱技術與規模優勢,成功打進BMW供應鏈。目前為Tesla、BMW的供應商之一,未來也有望接到Apple Car的訂單。

鴻準的主要優勢在他是台廠中少數瞄準大型壓鑄件的模具廠,可壓鑄出複雜的零件,同時壓鑄的精密度要求較高,存在一定的開模的門檻跟較長的學習曲線,能做的廠商其實不多。鴻準目前也是鴻海MIH聯盟的成員之一,長線接單狀況看佳,未來電動車需求回暖有望營收重回成長。

鴻準2023 Q3營收為223億元 QoQ 32.7%,YoY 25%,EPS 0.76元,可以看到這次車用市場庫存調整,反映到營收上約從2Q23開始,但鴻準從1Q23營收數字就已經提前市場反應,因此CMoney研究團隊認為,鴻準的庫存調整比起同業更早進入循環,營收有望領先同業提前返回成長軌道。

(資料來源:CMoney)
(資料來源:CMoney)
(資料來源:CMoney)
(資料來源:CMoney)

精確(3162)車用鋁合金大廠,快速轉型打入壓鑄市場

精確本來是自行車鋁合金供應商,後來2017年被做汽車零部件的敏實集團入主後轉型進入車用市場。2022年精確發展電動車電池盒,營收比重從6%大幅提升到50%。精確表示2023年電池盒在手訂單高達24億元,是2022年的一倍,汽車配件類的產品訂單在手也達10億,年增66.67%。

精確的電池廠客戶主要為寧德時代、蜂巢能源、億緯鋰能,同時也打入比亞迪供應鏈,同時也有鋁壓鑄零部件,精確接下來計畫打入一體化鋁壓鑄件,如避震塔、扭力樑等,精確的歐洲新廠規劃是以鋁壓鑄為主的工廠,目前已有產能開始出貨,但至於到電控基、電機外殼最快2024年才會出貨,但整體未來展望明確,精確也確實有增加一體化相關研發費用,加強研發能力。

精確的營收狀況良好,可以看到轉型車用後已走過營運低谷,由於車用市場在2023整年處於庫存調整,整體營收季成長不明顯,但精確2023各季度 YoY 皆大幅成長。2023 Q3營收為8.04億元 YoY 28.6%,可以看到公司在車用方面的投資確實有轉化為營收。獲利部分由於2022年為了發展電池盒以及擴展產線,資本支出較高,公司處於成長期,EPS較低,但今年EPS已於2023 Q2負轉正,2023 Q3 EPS 0.6元,長期來說接單狀況如果能夠持續成長,那精確未來的成長性會很漂亮,明年EPS有望持續上升。

(資料來源:CMoney)
(資料來源:CMoney)
(資料來源:CMoney)
(資料來源:CMoney)

中鋼(2002)母以子貴效應,中鋁材料技術突破

中鋼屬鋼鐵業,整體營收來自鋼材,旗下子公司中鋁大力發展車用鋁合金製造。中鋼是全世界少數同時具有精密鋼材也生產鋁材的集團,採鋼、鋁同步推進的策略,在車用原料市場上前景可期,實現汽車節能減重。

中鋁是中鋼旗下子公司,著重開發汽車用鋁合金。中鋁近期成功開發一系列烘烤硬化型6000系鋁合金,順利打進北美汽車供應鏈,取得多項國家專利,獲得世界汽車大廠認證,如通用、BMW、飛雅特-克萊斯勒等OEM廠的認證。幫助中鋁在車用鋁板的國內市占率到達60%,改變國內汽車鋁板長期被國外壟斷的狀況。

市場研究預估2025年北美每輛電動車使用的鋁材將會高達250公斤,車用鋁材全年產值有望超過2000億元,近期中鋁更加入鴻海MIH平台,未來也將持續發展高強度車用鋁材,有望發揮母以子貴的挹注效應,為中鋼營收帶來一劑強心針。

(資料來源:CMoney)
(資料來源:CMoney)
(資料來源:CMoney)
(資料來源:CMoney)

延伸閱讀:

【產業研究報告】車用PCB玄機揭密:台灣強勢崛起,這4檔最看好!

【產業研究報告】 綠色低碳時代來臨 台灣水泥業超前部屬!

【產業研究報告】全球永續趨勢,風力發電扮演重要角色!

【台股研究報告】中華(2204)成長動能大爆發,營收、獲利有望衝新高!

【台股研究報告】倉和(6538)受惠中國太陽能需求強勁,預估 2024 年 EPS 將創歷史新高!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點開加入→CM財經日報 FB社團,解析第一手股票內幕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