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凱米颱風看問題》別讓農民成為氣候難民,台灣農業保險內容、利弊一次看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2024年09月09日12:50 • 發布於 2024年07月28日15:59 • 上下游News&Market
凱米颱風看問題》別讓農民成為氣候難民,台灣農業保險內容、利弊一次看

凱米颱風肆虐全台農漁村,截至 7 月 28 日下午 5 點,農損金額已經逼近 22 億元。因農漁產損傷有「延遲性效應」,整體農損金額將持續攀升。極端氣候造成災損一年比一年嚴重。根據農業部統計,2004 年至 2022 年間,平均每年災損金額 117 億元,但以2019 年為例,農委會發放的天災救助僅 31 億元,對農漁民實際的幫助十分有限。

為了讓農業成為可以穩定經營、不會因天災而大幅損失財產的行業,先進國家都施行農業保險。農委會(今農業部)也於 2015 年開始試辦農業保險,至今已開辦 28 種品項、44 張保單,全國投保件數 81.4 萬件,投保面積 72.3 萬公頃,覆蓋率約 52%。看似超過五成,但主要是因為強制投保的水稻面積最多之故,其他作物保險仍難推動。

為何農業保險推不動?為何極大多數農民選擇領取保障較少的「天災救助」,而不願意參與農業保險?該如何透過保險,讓農漁民不再成為「氣候難民」?《上下游》推出系列專文,說明現行農業保險方案、農民現場實務回饋、學者的建議分析,希望剖析問題並尋求解決之道。(全系列閱讀請見文末)

政策型保險,由農業部主導保單設計,多屬「收入(保障)保險」

農金署副署長周妙芳說明,台灣的農業保險涵蓋農畜漁項目共 28 項,設計成 44 種保單。保單類型可粗分為「政策型保險」與「商業型保險」,分別為 8 種與 36 種。

政策性保險由農業部主導保單設計,是因評估特定農產品生產特性,需較全面性納保以維持產業穩定,故農會等承保單位不可隨意拒保。承保項目包含水稻、高粱、香蕉、釋迦、豬隻與乳牛,水稻與豬隻又依據理賠細節,再分成兩種保單。

周妙芳表示,政策型保險中,豬隻死亡保險與水稻基本收入保險規定需全面納保,但若農民不主動投保,就無法被納入理賠對象。剩餘的保單則非強制納保,如香蕉收入保險,農民可選擇不投保。

農作政策型保險多屬「收入(保障)保險」,意指投保農民不論遭遇什麼災害,當農作低於基準收入,就可依據保單內容獲得相應理賠金額。

周妙芳解釋,收入型保險的理賠參數,包含平均產量、平均價格等,多透過年度統計資料換算,較不需農民舉證或承保單位勘災,理賠流程較簡便。不過須等到年度資料統計完成才可計算,發放理賠速度較慢。

畜牧政策型保險則為「死亡保險」,農民投保時,會以每頭豬隻或乳牛為單位計算保費,投保期間只要豬隻、乳牛因疾病、難產、溺水等意外災害致死或撲殺,農民即可申請理賠。

商業型保險:產險公司主辦保單,屬非強制性投保

商業型保險則是承保單位基於營利目的而設計的保單,多由華南產險、國泰產險等民間產險公司主導、農金署協助。商業型保險都屬於非強制性投保,受保對象有權選擇投保;承保單位亦可依據實況決定受理與否。

商業型保險承保項目包括水稻、香蕉、鳳梨、芒果、蓮霧、木瓜、甜柿、番石榴、柚、棗、柑橘、梨、荔枝、西瓜、紅豆跟水芋;畜漁則有家禽、養殖水產、石斑魚、虱目魚、鱸魚與吳郭魚。

養殖水產細項需要依照各保單規定,如屏東養殖水產保險,可承保項目包含金目鱸、鱸鰻、白蝦、泰國蝦跟甲魚。其它投保項目則是養蜂產業,與溫室跟內部設備的農業設施。

保單類型與理賠判定方式大不同

農作商業型保險最多為「氣象參數型保險」,理賠標準多依據風速、降雨量等天氣參數判定,當參數超過理賠標準,承保公司不需勘災就應給予農民理賠。

實際理賠金額會依據理賠公式計算,通常災害愈強,可理賠金額愈高。農民投保時也可選擇較多理賠金額的方案,但須支付較高保費。木瓜、番石榴、石斑魚、虱目魚等保單都為氣象參數型保險。

至於鳳梨、芒果等的「產量型保險」,理賠方式與收入保險類似,但判定標準以收穫短缺量為基準。另外也有較特殊的保險,如芒果、梨子有「災助連結型保單」,作物災損達到政府天災救助資格時,投保果農就可同時申請理賠。

周妙芳並提及,香蕉植株保險等「實損實賠型」保險,承保單位即時判定災害造成植株折斷或倒伏面積比例,若超過標準就啟動理賠。

保單的承保範圍,將決定農民是否可以投保

家禽保險為「撲殺補償型保險」,針對家禽受禽流感病毒感染並依法撲殺後,可獲得承保單位按照投保比例給予理賠,但假設因颱風等天災導致雞隻、雞蛋等數量減少,則不在理賠範圍內。家禽沒有其它保單,農民無法透過投保降低非禽流感的災害折損。

值得注意的是,保單中的承保範疇會決定農民能否投保,包含適用地區、適用農民等。如釋迦收入保險是政策性保險,但承保地區僅限只有台東地區,農民不在台東種植釋迦就無法投保。

養殖水產的降水量參數保險,目前也僅設計高雄與屏東地區的保單,尚未涵蓋其他地區。水稻收入保險也分為「基本型」與「加強型」,後者限定未繳交公糧的稻農才可以加保。

僅有在台東種植的釋迦,才能投保(攝影/林怡均)
僅有在台東種植的釋迦,才能投保(攝影/林怡均)

天災救助 VS 農業保險

在台灣沒有推出農業保險之前,每當農漁民受到天災損害時,政府會依據《農業災害救助辦法》,評估特定區域的農損嚴重程度,決定是否啟動「天災救助」。只要啟動天災救助,農民不用負擔任何費用,僅需至指定單位請領救助金即可。

周妙芳指出,天災救助會依照不同農漁畜產品種類,給予固定的救助金,金額對於農民而言只為「協助恢復生產」,對彌補生產損失效果有限。

周妙芳也坦言,天災救助較能快速提供農民補償,農民事前不需支付任何花費,縱使金額少,也不無小補。這也讓農民將天災救助與農業保險放在同一天平比較時,較易認為農業保險是「要先付出,還不一定回饋」的虧本生意,間接降低投保意願。

周妙芳強調,天災救助與農業保險原則上並不互斥,投保農民具天災救助資格,跟能否獲得保險理賠無關,「不是二擇一」。唯一例外為水稻基本型收入保險,其本意就是以保險取代稻米天災救助,故在推行後取消現金災害救助。

但去(2023)年小犬颱風肆虐,農業部破例提供區域性天災救助,但投保稻農若申請救助,就不能再獲得保險理賠。

天災救助金額固定,農業保險評估看客觀條件

在相同條件下,天災救助與農業保險何者較能保障農民生計?以屏東香蕉為例,若蕉農達天災救助條件,每公頃固定可獲得 8 萬元;若投保香蕉收入型保險,需依照種植地區與保障金額,先支付保費,不論遇到產量減少或價格下跌讓每公頃收入低於保障收入,就可申請理賠,但最高上限為每公頃 40 萬元。

進一步用屏東香蕉每公頃平均產量 3 萬公斤計算,近日因凱米颱風,粗估香蕉產量平均受損產量至少 30%,換算產地青蕉價,目前每公斤 A 蕉約 20 元,等於蕉農至少損失 18 萬元。當可申請天災救助時,蕉農就只能獲得 8 萬元,等於每公頃香蕉仍損失至少 10 萬元。

但是,若蕉農投保全年保障金額 55 萬元之香蕉保險,則可獲得每公頃 13 萬元的理賠,扣除投保費用後,每公頃香蕉損失不會超過 6 萬元。

而且天災易造成香蕉等級下降,成為價格更低的 B 蕉,產地平均價格更低,蕉農收入更少。對此情況,天災救助的金額仍是定額,而香蕉保險會因蕉農收入更低,有機會給予更多理賠金。

另外農業保險多依累積雨量、溫度、市場價格等客觀資料,再根據每位農民投保實況,給予不同理賠,較能落實公平性。但資料不一定符合實況,如計算香蕉價格時,會以年度平均價格,而非天災期間現價。

又如凱米颱風造成文蛤池混養虱目魚受損,假設台南文蛤混養虱目魚魚塭達天災救助,每公頃可給予一萬元,但不可跟文蛤天災救助重複領取;若漁民投保保障金額為 6 萬元,當連續 48 小時內累積降雨量超過 690 毫米,其理賠金額可超過天災救助,並不與文蛤天災救助衝突。

換言之,文蛤農選擇領取文蛤天災救助,若有對混養虱目魚投保並達到理賠門檻,就有機會彌補更多損失。

農業保險缺失:未涵蓋所有地區農畜漁產

然而農業保險非萬靈丹,乃因保單並未涵蓋全台、全品項農畜漁產。以此次凱米颱風為例,雲林因降雨量暴增,超過 6 萬公頃農田連日淹水、許多畜牧場、魚塭也受創。但玉米、葉菜等農作,雞、鴨等家禽,或文蛤等養殖水產,目前沒有天災型保險,農民僅能透過天災救助,才有可能彌補損失。

另外台灣也尚未有牡蠣保險,嘉義牡蠣因凱米颱風嚴重受害,牡蠣農只能等待天災救助。

又如番石榴、木瓜等主要受害作物,部分農民也因不在承保區域內,無法預先投保避險。如本次凱米颱風從北部過境,造成適逢產季的宜蘭紅心番石榴受損,但目前番石榴承保地區未包含宜蘭,宜蘭果農無法投保。

至於高雄木瓜保單,目前僅限美濃、六龜、杉林與旗山果農,適用對象更受限。

設計保單實況:以面積大、農民多優先

為何不是所有的農畜漁產、所有區域農民都可投保?周妙芳解釋,農業部或產險公司會以農畜漁產品的種植面積、經濟價值、農民基數等生產數據,評估是否設計農業保險。

基於「大數法則」,當數據越多、越完備,承保單位可以設計更精準的保單,也較能掌握賠率,從中獲得適當報酬;農民也會因理賠制度貼近實況,投保後更可以趨避生產風險。

以農作保險為例,水稻與香蕉收入保險是投保適用範圍最廣、且保費、投保方案、理賠公式等都較完整的保險。水稻是為台灣主要生產與食用的糧食作物、農民數量也多,政府基於維持台灣糧食安全與稻農基本生計而設計收入保險。

周妙芳說明,香蕉亦是台灣種植面積與種植農民數皆高的水果,加上香蕉產量波動較大,易產銷失衡,推出香蕉收入保險即是希望蕉農以此降低生產風險。

產險公司評估保險成效,擇定地區限制投保

至於番石榴、木瓜、鳳梨等水果,屬於台灣栽種面積較廣、產期較長的大宗農作,可能投保的農民數較多,而有產險公司願意設計保險。周妙芳舉例,若為蘋果等較小眾的作物,在台灣雖經濟價值雖較高,但種植面積與適用農民遠遠不及前者,產險公司可能費心設計保險,卻無人投保,故不會研擬相關保單。

商業型保單多會限定投保縣市、鄉鎮,周妙芳解釋,產險公司也會評估保險成效,若開放的地去種植面積小、農民數量少,可能因統計資料少而不利設計保單、或無法有效增加投保數。

產險公司多會和農金署、農業場試單位等合作,先針對農產品主產區設計與推行保單,再依照實況滾動修正適用範圍。如木瓜保險原本僅適用台南與屏東,後來經過滾動討論,再新增高雄。

不適合投保作物:生產週期短、產業資料不足

農產品生產特性,也會決定保單設計的適宜性。周妙芳舉例,葉菜類雖種植面積龐大,但生產週期快,每次種植至採收,多為數週至一個月內。因保險理賠時,多需要經過農民申請、承保單位勘災、判定理賠等程序,延宕菜農數天時間處理理賠,就會干擾他們下一輪耕作期程。

故菜農遇到天災,可能傾向吸收虧損、盡快復耕,對農業保險興致低;產險公司也較不願研擬葉菜的保險。記者日前採訪南投仁愛農會災損狀況時,農會甚至指出,別說保險,連天災救助要勘災,對菜農都很困擾。

葉菜類未納入農業保險項目中(圖片提供/李新泰)
葉菜類未納入農業保險項目中(圖片提供/李新泰)

未有充足數據者,不利產險公司推出保單

假若投保標的未有充足數據,也不利產險公司推出保單。像虱目魚、午仔魚等養殖魚種,在各地區魚塭飼養模式較相近,產險公司較能研擬理賠公式。而牡蠣也為重要養殖水產,但可能缺乏放養量、收穫量、天災折損率等資料,較不易研擬理賠公式,故尚未有保險。

周妙芳也補充,產險公司會綜合評估養殖量能、經濟價值等,認為虱目魚等養殖魚種的保單收益比牡蠣還高,才會優先研擬。

投保實況:受災水果實際投保率低

這次凱米颱風造成木瓜、番石榴、香蕉等作物嚴重受害,但可透過農業保險彌補損失的農民可能少之又少,原因即是三種水果的投保率都相當低落。

據農金署統計資料,今(2024)年 6 月前的木瓜、番石榴、香蕉植株的投保件數,分別為 6 件、64 件跟 57 件,換算成投保率,每一項保單都不超過 1% 農民投保。香蕉收入投保件數則有 384 件,投保率也僅有 3.7%。

三種水果的投保情況並非今年才如此低落,綜觀共四種保險近五年的投保情況,沒有任何一種投保率超過 5%。反觀強制納保的水稻基本收入保險,並非所有稻農都依規投保,但近三年第一期稻作投保率都超過 80%;至於水稻加強收入保險,近三年第一期稻作投保率也約有 30%,稻作投保比例明顯較高。

農金署分析,因木瓜、番石榴、香蕉的保險,以颱風、豪雨等為主要承保天災,但近年皆無強烈颱風直接侵襲台灣,造成嚴重風雨災情,故出險理賠的比例較少,較易讓農民認為投保用意不大,無法提升投保率。

這次颱風反而凸顯投保重要性,故農金署後續還會加強宣導農業保險用意,鼓勵農民用農業保險分散生產風險。

天災頻率低影響投保意願,參數無法反映實況

台灣農業保險投保狀況為何如此低落?周妙芳分析,保險初衷是填補損失,若農民生產收益未受災害強烈衝擊,極有可能無法獲得理賠,難免覺得投保沒有必要性。近年颱風都沒有造成劇烈的災損,木瓜、番石榴等依據天氣劇變判定理賠的保險就無法彰顯功能,果農投保意願低,讓投保率並不高。

此外保險的理賠公式,多是參照客觀、公開的平均數據,較能維持公允,但也可能造成測量誤差,數據無法如實反映農業受災實況。例如蕉農投保收入保險後遇到天災,計算收入的價格單為為當年度青蕉產地平均價格,這可能高估蕉農的收益,讓理賠金額減少。

周妙芳以氣象參數型保險舉例,產險公司多會以定點的氣象觀測站數據,作為評估理賠的依據,但並非每個農地的陣風強度、累積降雨量等實況會和氣象觀測站相符,可能發生農田災情嚴重,但觀測參數卻未達理賠標準的窘境。

她強調,每種保單制度勢必有其缺失,無法完美適用所有農民,產險公司也才有可能從中獲益,並有意願繼續推行與開發農業保險。

應滾動修正保單,貼近農業實況

周妙芳認為,每種農業保險需不斷滾動修正、新增,才能確實分攤農業生產風險,對此農金署都會定期檢討既有保單,讓保險制度能在產險公司與農民間取得平衡。

如文旦氣象參數型保險,原本規定陣風風速至少超過 9 級才有機會理賠,實際推行後卻發現門檻過高,幾乎無農民受益,故要求產險公司降為 8 級,讓柚農獲得適當理賠。

台灣農畜漁產品眾多,周妙芳表示,農金署修正獎助辦法,以開發獎金鼓勵產險公司新增更多農業保險,並將保險內容修正,更有利農民投保與獲得理賠。她透露,農金署正協助產險公司開發茶葉、桃子等農作保險,擴增可受保的品項。

農業保險系列閱讀:
凱米颱風看問題》別讓農民成為氣候難民,台灣農業保險內容、利弊一次看
凱米颱風看問題》農業保險為何推不動?除水稻之外,產地:理賠難、爭議多
凱米颱風看問題》漁業保險上路七年,全國保單僅 33 張,部分漁民甚至無天災救助資格
凱米颱風看問題》如何落實農業保險?學者:保險應更有彈性、農民要有危機意識

#凱米颱風系列報導,全部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