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數位原生代VS網路移民,數位代溝如何解?

大家健康雜誌

發布於 2019年10月31日02:47 • 作者:大家健康雜誌

數位原生代最怕「沒電沒網路」,但對老一輩的數位新住民來說,沒電沒網路還是活得很自在?恐怕未必!國內一項針對青少年及家長網路使用習慣的調查顯示,每天上網的家長有47.4%,比青少年的21.2%更高,顯然「沉溺網路」已不只是年輕人的通病……

青儀從小就接觸手機和平板電腦,對她來說,所有的事只要有手機就能搞定,可以同時聽音樂或看影片、接受訊息、找資料、邀約、P圖、上傳IG、寫作業、自拍、直播,一天24小時幾乎醒著的時候都掛在網上。青儀無法想像爺爺小時候沒有手機和網路,日子是怎麼過的?但也發現自己一旦到了沒有網路的地方,就會心神不寧,好像和世界脫節……

至於青儀的爸爸,平日工作都使用電腦,經常透過網路和各地分公司人員聯絡,休息時就玩手遊打怪,看老婆用line提醒的事,或看其他親友社群傳的訊息,或上電子商務平台看新奇商品,有空也在臉書上抒發兩句,晚上回家再和朋友在群組中聊天互酸。不過,使用手機的時間不輸年輕人的他,有時還是不習慣公司裡的年輕人,明明打通電話就能說清楚的事,卻總是用極為簡短的訊息來溝通,不僅顯得沒溫度,有時還會打錯字,讓人會錯意……

國際學理定義,1980年網路問世後出生的人歸類為「數位原住民」或稱「數位原生代」,在此之前出生的人稱之為「數位移民」或「網路移民」。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前者意指孩子在成長過程或在入學前,未經學習就能觸類旁通,自行摸索並使用網路和3C產品;而後者則是入學後,才在學校經過特別學習或者是進入職場後,經過教育訓練而學會使用數位科技產品,並去適應數位時代的科技社會,因而被稱為「數位移民」。

政大廣電系教授黃葳威從2004年起就在政大成立「數位文化行動研究室」,關注國人安全使用網路的議題,她同時也推動成立「白絲帶關懷協會」,長期舉辦各種數位相關課程和活動,並曾受NCC委託主辦 WIN網路單e窗口、iWIN計畫多達7年。

黃葳威說,雖然學理上是從1980年網路問世來劃分,但臺灣網路建制始自1990年資策會「3年300萬人」使用網路計畫,而且前十年國人並不熱衷,直到2003年臺灣爆發SARS,政府宣導民眾盡量在家工作及休閒,無形中帶動學習上網傳訊及購物的熱潮,到2003年底竟然突破800萬人上網,加上之後手機功能日新月異,臺灣才正式進入大量使用網路的社會。所以,臺灣學界一般定義「Z世代」(年齡在29歲以下)的年輕人為「網路原生代」,意指一出生就活在網路社會中的世代。
 

不同世代面對3C產品
態度和使用習慣大不同

宇寧身心診所院長暨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兼任主治醫師吳佑佑,長年關注兒童暨青少年身心狀況,她發現臺灣使用網路的族群,大致分成三個世代,分別是60歲以上的「數位移民」、1980年左右出生的年輕爸媽是「數位移民二代」、至於年輕爸媽的孩子,才算是真正的「數位原住民」。

這就像早年老僑移民到美國,雖然生活在美國,但從小接受的母國教育思維根深蒂固。1980年代以後出生的孩子,就是俗稱的ABC,雖然是美國人,但生活習慣和想法受到父母教導的影響,多少仍認同東方思想,但這些第二代再生的孩子,則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除了擁有黃皮膚,整個思維模式已是美國人,不會再認同自己是亞裔或是黃種人。

吳佑佑認為,由於環境文化不同、使用3C的能力不同,20歲世代跟40歲世代的差異性已蠻大的,更何況是60歲以上的世代!在使用習慣上,60歲的人拿手機打電話、交朋友和玩遊戲,但還會拿筆記本記事情;40歲把網路當成謀生工具、便利生活的創新平台,學習使用網路銀行和線上支付;但對新一代的孩子來說,手機的功能性就高太多了,食衣住行育樂,甚至喜怒哀樂愛惡,幾乎所有事都可以在手機上搞定。

黃葳威也認為,數位新移民大多是因為工作、和家人聯絡或學習需要而使用3C產品,使用面向較多是通訊及資料查詢,頂多再增加電子商務的部分。這些人已有完整的感覺統合學習經驗,也體驗過各種學習及人際互動訓練,之後即便學習利用電腦這個新平台來輔助資訊或溝通,他們仍不會忘記最初人和人交流互動的感受。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