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好眠,對於容易失眠的人來說,是一種奢求。每個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曾有過失眠的經驗,但演變成睡眠障礙,則成了許多臨床問題的癥兆。透過中醫脈診儀中發現,失眠與腦部血液循環有關,尤其是與高頻六條經絡密切相關。尤其許多人哀怨的說:「凌晨三點醒來,就無法入睡了,到底是什麼問題?」就讓漢醫學家來為大家解答。
有睡眠障礙的人,高頻六條經絡出問題
漢醫學家郭育誠醫師,以睡眠障礙者透過脈診儀中可以發現,其高頻六條經絡的血壓諧波變異係數明顯上升。他在新書《追尋失落的漢醫》中表示,高頻六條經絡是指:足陽明胃經(土)、足少陽膽經(屬木相火)、足太陽膀胱經(水)、手陽明大腸經(金)、手少陽三焦經(火),以及手太陽小腸經(火)。
高頻六條經絡,與腦部血液循環的關係
這六條經絡,剛好從足陽明胃經開始,這與傳統醫學所謂「胃不和則臥不安」有密切的關係。因為這些經絡除了維持原本消化或排泄的功能之外,跨足進化出維持腦部循環,進而使思考與記憶功能大幅進展,憑藉的是「分時管理」。
剛吃飽無法深度睡眠,因為腦部得不到足夠的血液循環供應
唯有消化完畢、腸道排空、屎尿盡出,這六條經絡的主要血液循環分配,才會由中焦腹腔轉移到上焦頭部。這就是為何飯後昏昏欲睡、頭腦不清、欲眠卻又不得好眠的原因。剛用完餐,血液注滿中焦腹腔腸胃道與消化腺,上焦頭部無法得到多餘的血液循環供應,當然無法進行複雜的思考與記憶,昏昏欲睡是身體的保護措施,避免腦細胞在缺血缺氧下繼續工作受損。但是,剛吃飽了也無法深度睡眠,同樣是由於腦部得不到足夠的血液循環供應,所以吃宵夜不利熟睡。
晚上九點到十一點循行手少陽三焦經,十一點到一點循行足少陽膽經,一點到三點循行足厥陰肝經,三點到五點循行手太陰肺經,五點到七點循行手陽明大腸經,不只經絡本身的問題會造成該段時間睡眠品質惡化,睡眠障礙更常出現在經絡循行交替時段。尤其是足厥陰肝經進入到手太陰肺經的這段時間,呈現最多問題。
凌晨三點醒來失眠…屬於「肺虛肝火」的病機
漢醫經典記載子時夜間十一點到凌晨一點循行足少陽膽經,丑時凌晨一點到三點循行足厥陰肝經,於此時若能深度睡眠,全身放鬆,耗氧量最低,有利於循環系統全面供應腦部進行系統重整,這個過程類似於電腦資料庫的系統重整,磁碟須要充分時段的供能與散熱,才可一區一區分別進行整合。
然而許多失眠患者抱怨總是在凌晨三點醒來,接著便無法入睡,這就是漢醫所謂「肺虛肝火」的病機,脈象上常見肝火極大、肺陰甚虛,也就是木反侮金的病機,長期下來思考與記憶便不靈光。
失眠為陰陽無法交通
足太陽膀胱經是人類最長的一條經絡,上面布滿了灌注五臟六腑,包括心臟冠狀動脈在內的重要輸穴,也幾乎是最重要的一組經絡。足太陽膀胱經影響五臟六腑的共振與血液灌流,自然扮演整合五臟六腑功能的角色。
所以在傳統醫學中,足太陽膀胱經與督脈有密切的關係,從眼睛內角的睛明穴起,向上向後貫通頭部前後,順著背部脊椎往下一直到足跟與腳趾。負責循環、免疫、排泄與生殖,為巨陽,司衛外與交感神經興奮相關的活動。
以能量的角度而言,當眼睛睜開,繼而站立,代表陽氣的運作,也就是身體處於十二經絡全共振,有最大的範圍運作與最大功能輸出;當眼睛閉上,身體躺下,陽氣收藏,方能休息睡眠,維持最基本的範圍運作。因此失眠在傳統醫學的病理機轉視為陰陽無法交通,如同汽車無法從前進檔轉換成空檔。
頭部外傷干擾經絡共振,容易造成睡眠障礙
清楚了腦部血液循環與睡眠的生理後,就能進一步了解失眠的病理與改善的對策。頭部發育的方向是由外胚層往內生長,與軀體其他部分生長方向由內往外大異其趣,頭上六條經絡的上焦部不僅會受到中下二焦部的影響,同時外露於頭皮之上的循行部位,也影響著內藏至腦部經絡的部分功能。
從小到大頭部受到的外傷,包括挫傷,都會干擾經絡共振,進而影響頭部血液循環的效率。臨床上神經科與精神科醫師甚少注意此類影響,但是在神經與精神科學教科書清楚記載,許多神經與精神疾病病例都有極高的頭部外傷病史,包括最嚴重的精神分裂症,同卵雙胞胎的發生率相關性約四成多,但頭部外傷病史相關性高達九成以上;而這些神經與精神疾病的共同發作症狀正是睡眠障礙,同樣也是惡化因素。
一旦明白頭部外傷與許多神經與精神疾病的關係,自然能理解頭部外傷為何會導致陰陽無法交通,進而造成失眠。頭部外傷干擾共振,導致頭上六條經絡的上焦部分與中下二焦部分的調控分配發生障礙,影響頭部血液的循環,造成功能性的缺血或缺氧,雖未必導致腦細胞的立即壞死,但也會造成如同缺血性的慢性腎衰竭與腎萎縮這類病理機轉,導致腦細胞功能退化與腦組織萎縮。
再加上,主要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共振點——「膏肓穴」位於膀胱經上,頭部外傷或撞傷留下的瘀滯,沿著上焦的膀胱經往下堵滯到中焦「膏肓穴」的共振。一方面影響了心臟血液的供應,這就是所謂「病入膏肓」的嚴重病機,因為這會造成循環系統全面性的功能衰減;當然,另一方面也加重了頭部的缺血或缺氧。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