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編輯/Vera Chen
細支氣管炎常發生在2歲以下的幼兒,當孩子出現流鼻水、鼻塞的感冒症狀,進一步咳嗽加重,發出「咻咻咻」的喘鳴聲,多半就是細支氣管炎害的。別擔心,只要遵循5大照護守則,孩子很快就可以康復囉!
什麼是細支氣管炎?
「細支氣管炎」是指呼吸道內的細小氣管發炎,造成痰多、細小氣管黏膜腫脹,所以小氣道變得更狹窄,而影響寶寶的呼吸。最常發生於2歲以下的幼兒,有一半以上的原因是由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引起,它也常造成托兒所或團體中的大流行;另外也可能是副流行性感冒病毒、腺病毒、黴漿菌等病毒感染造成的。
好發季節:春天及冬天最常見
好發年齡:發生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以兩個月大至八個月大時最多
傳染途徑:飛沫傳染,但經由手摸感染分泌物,再接觸口鼻也是造成其容易傳染的原因
(推薦閱讀:小孩咳嗽咳不停怎麼辦?先看是支氣管發炎還是過敏,對症下藥最實在!)
細支氣管炎的病程發展
初期時感冒,寶寶出現咳嗽、流鼻水症狀→食慾不振、無精打采,偶有發燒→呼吸不順或採鼻翼呼吸→(病況嚴重時需送醫治療)→症狀持續幾天至1-2星期才逐漸康復。
疾病特徵如下:
1. 發燒:發燒 38.5度C以上。
2. 呼吸困難:因發炎支氣管會肥厚腫大,分泌物增加,空氣不易通過,出現呼吸困難情形。
3. 睡不好、吃不下:大部份的小孩會有食慾不振的現象,嬰幼兒則會表現吸吮困難,且常常睡不安好,夜半容易醒來。
4. 症狀急劇惡化:寶寶呼吸會加速到一分鐘60-80次,當出現嘴唇發紺、用鼻翼呼吸,或胸部凹下般的痛苦呼吸時,需立刻送醫治療。
細支氣管炎 VS. 氣喘
這兩個疾病常常傻傻分不清,兩個都是在細支氣管出了問題,且寶寶都會發出「咻咻咻」的喘鳴聲,但前者是因為病毒感染腫脹+分泌物阻塞,後者主要是受到刺激後細支氣管外面的肌肉緊縮,導致呼吸不順暢。想知道更詳細的分辨方法,請見:呼吸有「咻咻聲」是細支氣管發炎還是氣喘?
細支氣管炎幼兒的照護原則
細支氣管炎大多都採取支持性療法,例如給予緩解呼吸道症狀的止咳化痰藥,並搭配居家照護為主。只有針對免疫功能有缺陷、患有先天性心肺疾病或早產兒,才會使用抗病毒藥物。所以一般狀況下,只要家長遵循下列照護守則,孩子很快就可以恢復正常。
1. 吸入溫熱空氣
可將熱水放在臉盆裡讓他吸熱蒸氣,黏膜濕潤後會比較舒服。
2. 配合拍痰
於飯前或飯後2小時,五指併攏,以空心掌的方式拍小朋友的肩胛骨,拍至少5到10分鐘。(延伸:嬰兒咳嗽有痰怎麼辦?正確拍痰姿勢、位置,拍錯就沒效)
3. 補充水分
患者會因發燒、出汗,使體內水分流失,或當發出「咻咻咻」的呼吸時,亦會喪失水分,因此要為寶寶多補充水分。
4. 少量多餐
如果胃口不振或吸吮困難,可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
5. 遠離抽菸環境
抽煙或空氣不好的房間,常是導致寶寶罹患細支氣管炎的原因之一,所以給寶寶一個乾淨健康的生活空間是必須的。
#延伸閱讀:
* 本編輯部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媽咪拜(Mamibuy)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請以分享原網址之方式,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social@mamibu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