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癌症不再是絕症,罕病不再沒希望|《勇敢不放手》

天下文化出版

更新於 2023年11月28日03:44 • 發布於 2023年11月03日01:10 • 陳品諠,劉子寧,張雅琳,邵冰如

圖片來源:Pexels

罕病不再沒希望,癌症不再是絕症

從1982年正式成立至今,四十多年來,臺中榮民總醫院的燈火沒有熄滅過,無論是清晨或是深夜時分,醫護人員們的身影總是穿梭在各個病房,就像是始終屹立的燈塔,守護著中部民眾的健康。

做為中部地區唯一的國家級醫學中心,中榮勇於承擔救治「急症、重症、難症、罕見疾病」病人的責任。

為了提供急重難罕病人更好的治療,中榮積極發展尖端醫療、再生醫療,提升醫療技術與品質,並且整合跨科別團隊,編織成一張綿密的醫療網,盡力接住每位與病痛對抗的病人。

成為細胞治療重鎮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許多過去束手無策的絕症,漸漸出現治癒的曙光。

為了讓罕病不再沒有希望、癌症不再是絕症,2022年中榮成立「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中心」,籌組再生十大團隊,以突破「急、重、難、罕」病為目標,致力成為全國細胞治療重鎮與再生醫學的先行者。

目前,在漸凍人、纖維化間質性肺病、腦缺氧等疾病上,獲得初步的治療成效。

例如,罹患漸凍症的李女士,在絕望中參與中榮啟動的細胞治療恩慈計畫,延緩了急遽惡化的病程,爭取到和家人相處的更多寶貴時間。

另外,為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給予更有效的治療與照護,中榮成立十二個特色醫療中心。其中,「間質性肺病整合照護中心」、「發炎性腸道疾病中心」,都是全台首創的跨科別整合照護中心。

2021年成立的「間質性肺病整合照護中心」,目前已經累計收治360多位病人,葉純玲就是其中之一。因為硬皮症引發間質性肺炎,讓她肺部功能僅剩下原來的50%,連走路都會喘,在中榮團隊協助下,逐步恢復到72%,甚至還能爬山。

大齡且因輸卵管阻塞並切除的Kathy,因為不孕求助中榮「生殖中心」,在努力不懈地嘗試下,如願懷上寶寶,當時誕下的健康女嬰,現在已是兩歲的活潑可愛小女孩。

罹患巴金森氏症長達十多年的張冠妤,曾經絕望到先規劃自己的告別式,在中榮「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接受深腦刺激手術治療後,重拾年輕時留學日本的心願,到日本語言學校進修。

研發尖端技術,搶救難治病人

要治癒急重難罕病人,必須仰賴更先進的醫療技術,也因此,中榮卯足全力發展智慧醫療、尖端醫療、精準醫療、腫瘤醫學等。

近年,中榮「心臟血管中心」積極發展經導管治療瓣膜技術,醫治各種困難或複雜瓣膜疾病,且成功率高、併發症發生率低。現年102歲的林友茂,在近百歲時接受經心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後,不到半年時間,就恢復活力重返羽球賽場。

七年前因心臟病突發猝死的江錫昌,急送臺中榮總,經過插管、低溫治療後,終於脫離險境,再進一步接受電燒治療,如今,他已能如常地工作、運動,重啟精采人生。

此外,中榮的冠狀動脈鑽石刀旋磨治療技術在國內居於領先,可運用在複雜度極高的手術,五年內兩次心肌梗塞的李宗鎮,也因此被成功醫治,心臟血管功能順利恢復,讓他過著和正常人無異的生活。

讓這麼多顆心臟恢復健康,關鍵在中榮運用先進的硬體設施,搭配尖端的技術與完善的照護團隊。

中榮是全臺建置最多複合式手術室的醫學中心,整合由外科、護理、麻醉及資訊組組成的跨團隊小組,打造智慧手術室,運用多樣尖端醫療技術環境進行複雜度高的手術,提供安全及時手術照護。並推行心臟衰竭復健計畫,提供心臟衰竭病人最佳的復健與其他創新整合計畫,讓心臟衰竭病人及家屬能獲得全人照護。

跨團隊合作,全力協助治療

急重難罕病症的治療複雜度和難度都較高,亟需跨科別協力合作。

隨著臺灣急遽高齡化,為服務更多高齡病人,中榮高齡醫學中心推動住院高齡衰弱病人整合照護,透過醫療團隊完整評估及妥善的術前準備,再加上術中嚴格監測、減少失血,讓高齡者仍可放心接受手術。

臺灣現年最高齡的長者,118歲的劉張美玉,髖關節骨折後在中榮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寫下世界髖關節置換手術者最年長的成功紀錄,現在,劉張阿嬤每天還能起身散步。

複雜的手術及特殊的照護,常是治療急重難罕症病人需要的服務。中榮是臺灣第一間通過國際認證術後加速康復(ERAS)的醫院,與其他施行的國外醫院相比,為術後併發症最低的醫院之一,且病人的住院天數下降比率,更是世界第一。

罹患食道癌的賴怡良,經過辛苦的化療,再進行微創胸腔鏡食道癌切除手術,卻因為反覆感染持續住院85天,中途一度瀕臨放棄,在ERAS與多科醫師協同合作下,量身訂製手術前、中、後的治療方案,協助度過這艱苦的一段。

懷孕35週的林佩蓉在即將迎接新生命之際,卻突如其來中風,在中榮緊急剖腹產後,接續腦中風中心治療團隊完成取栓手術,再由跨科團隊診斷為心內膜炎,一路變化的病程,依靠團隊快速整合,釐清中風原因,才能和時間賽跑,阻斷繼續惡化的病況。

因為二尖瓣膜腱索斷裂,林信鏗一度危及生命,太太陳美玉在陪伴醫治過程中,深深感受中榮迅速整合跨領域的醫療團隊,有多科醫師和護理師說明病情進展,在充分資訊下做出選擇,也多一份安心。

長期陪伴的穩定力量

許多疾病會跟隨病人一生,醫院就是他們生命拼圖中不可或缺的一塊。

腦性麻痺的蔡文傑熱愛生命,投入文學創作,不僅屢屢獲獎,更出版《風大我愈欲行》、《總有天光日照來》,也獲選全國傑出青年。八歲時,他第一次到中榮後,就展開長達四十年復健歲月,中榮全力協助他解決生活中遭遇的困難,甚至設計生活需要的輔具。在蔡文傑徜徉在寫作世界裡時,中榮團隊是他最溫暖堅實的靠山。

重度海洋性貧血病人阮楷鈞從一歲開始,每21天就必須到中榮輸血、門診檢查,16年來,往返醫院已經超過五百趟,中榮醫護一路的陪伴與叮嚀,像是看著他成長的家人,更期盼未來持續以更先進的醫療,幫助這類病人完全擺脫疾病束縛。

中榮醫護團隊不僅關注「病」,也關照「人」。

黃旐濤因為多年前腹腔手術引發腸阻塞,歷經手術後,專科護理師的細心關懷與換藥,是他漫長住院期間裡,最窩心的一道暖流。

罹患紫質症的王愛華,現有治療雖然能延續生命,卻無法阻擋反覆發病的劇痛折磨,以及和死神拔河的無奈,但在中榮團隊為她積極尋求爭取國際臨床試驗,終於幫助她擺脫病痛糾纏,重獲新生。

經歷八仙塵爆的林佩璇,大面積、程度又深的燒燙傷,在中榮醫護團隊無微不至照顧下守住生命,卻又歷經感染,再度性命垂危,也因為昏迷,陷入可能成為植物人的陰霾。如今,她已經能有個小攤位偶爾販售手工餅乾,林媽媽由衷感激,「中榮醫療團隊跟我一樣沒有放棄,」始終和家屬緊緊繫在一起。

這些點點滴滴,都為病人在與疾病對抗的艱難道路上,注入一股穩定的力量。

而臺中榮民總醫院醫護團隊,也正不斷寫下與更多急重難罕症的病人們,攜手前行的溫暖篇章。

>>馬上加入 天下文化 官方LINE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