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板橋高中多元選修課「高中生的人文廚房」,開放選課秒殺;出版社特邀出書,記錄動人的課堂成果

未來Family

發布於 2023年11月13日02:14 • 羅梅英(未來Family記者)

現今高中課程之多元,可能超乎很多人的想像。板橋高中有一門多元選修課「餐桌上的理性與感性:高中生的人文廚房」,很受學生的歡迎,開放選課總是「秒殺」額滿。

這門課由國文科黃文儀老師及歷史科黃惠貞老師共同開設,結合兩人的領域專長和廚藝,帶學生進行飲食文學和飲食文化的閱讀理解,以及動手實作料理。如此新穎有趣的上課內容,受出版社青睞,邀請2位老師將上課的教材和學生實作的成果、寫成專書,出版《餐桌上的理性與感性:高中生的人文廚房》。

108課綱上路,鬆綁學校的課程,老師教學有很大的空間和彈性。黃惠貞指出,出版這本書的想法很簡單,希望鼓勵更多的老師勇於嘗試研發課程,若有老師想直接複製教材內容也無妨。

2位老師表示,「高中生的人文廚房」的「願望很小」:想讓高中生能在廚房裡遊刃有餘,自在地料理日常飲食,烹煮出屬於自己的家常味。「野心很大」:端上餐桌的飲食,可以開啟內觀自我與認識世界的窗口。

廚房,是教素養最佳的場域

板橋高中校長賴春錦指出:「飲食是日常的必要,也是庶民文化的呈現,」這門選修課教學生做料理,並結合閱讀理解、賞析文本或影片,再「素養」不過了!

廚房,就是培養素養最好的場域。這門課由黃惠貞建構出課程主軸,2人共同規劃課程內容,教國文的黃文儀同時擁有中餐、西餐及麵包烘焙的丙級證照,負責每堂課的料理實作。

「高中生的人文廚房」為一學期2學分的課程。2位老師結合各自語文、社會領域的教學專業,帶學生做料理,並進一步討論、探究料理背後的知識背景、文化和社會議題。

觀察到現代年輕人飲食西化,對稻米的情感愈來愈疏離,每學期必教「米」料理,如:竹筍鹹粥、五目炊飯等。以五目炊飯來說,黃文儀設計結合文學的學習單:陸游所寫的《炊飯》,「米分齋缽供,薪拾墮巢枝。偶爾成幽事,欣然慰午飢。炊時珠瀉甑,嘗處雪翻匙。欲作明朝計,還須賣漉籬。」「使用哪些譬喻與摹寫,描寫炊煮米飯時的欣賞與感受?」

隔周,在普通教室裡進行理解探究,讓學生觀察米粒,上網查詢其種類,描述外觀、特性和適合的食用方法。並欣賞紀錄片《無米樂》回答提問,如:稻作的生長階段和季節的關係為何?稻農的月平均收入多少?退休後的生活有什麼保障?

黃文儀指出,透過閱聽影片內容,學生除了認識相關的知識或歷史背景,將文本整理成文字或繪製圖表,也是培養理解、表達等素養的好方法。

目標1 認識土地和作物

課堂上,2位老師用生活中容易取得的四季食材來教高中生品味季節,了解食物與土地和歲時的關係。

黃文儀指出,現在孩子幾乎都不清楚每個季節有不同的農作物,課堂上用「著時」的食材做菜,例如:用春天的葱做葱爆肉絲;用盛夏的鮮筍煮古早味的鹹粥;夏末秋初時節做南瓜佃煮,加入蓮藕、嘉義中埔的栗子,讓孩子深刻感受,原來我們日常吃食是跟著季節走的。

「飲食本來就很生活化,但對孩子來說因為太理所當然,並不覺得這裡面有什麼學問,對這片土地也無感。」黃文儀說,「因為課堂上教過,孩子才會注意到原來時序進入秋季,難怪最近常看到路邊在賣栗子。」

目標2 養成生活自理技能

這門課很重要的目標之一是,讓學生學會基本的料理方式,能夠為自己準備簡單的日常飲食。

不少孩子從小沒有養成做家事的習慣,對買菜做飯毫無概念,有些人一開始的表現,令老師哭笑不得,例如:不知道紅蘿蔔要削皮;不了解切絲、切片和切塊有什麼差別;肉絲被豪邁地切成肉條。

學期初,帶學生去逛菜市場,分組、實地採買這學期會用到的一些乾貨如乾香菇、昆布,以及油鹽米等。這裡頭的學問很多,例如:什麼樣的油適合高溫油炸、糯米和台稉9號米有何不同;孩子因為不懂,必須開口詢問、和老闆對話互動。另外,得練習掌控預算,才不會超支。

黃惠貞觀察,很多孩子養尊處優,在家裡都不用做事。這門課除了教基本的料理方法,也讓他們練習如何解決問題,例如:食材切錯或切壞了,如何補救?另外,課後整理、清潔環境,也是很重要的學習,這些都是每個人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

目標3 生活中實踐飲食教育

現代人外食很普遍,2位老師希望教會孩子健康的飲食方法,在生活中落實飲食教育。黃惠貞說:「課程目標不是要培養廚師,而是希望培養對飲食有品味、喜歡食物的人。 」

「很多孩子有偏食的問題,這門課至少給孩子多一些嘗試的機會,」黃文儀說。做南瓜海鮮濃湯,學生反應原來南瓜這麼好吃,開啟他們對食物的全新認知;做葱爆肉絲,因為學習單必須描寫口感,再怎麼樣都要吃一口,他們才發現,原來葱也沒那麼難吃。

最受學生歡迎的課堂料理有:鹽酥雞、珍珠奶茶,2位老師教學生如何醃雞肉、炸鹽酥雞,以及悶煮紅茶、熬煮糖漿、製作粉圓。

老師希望孩子明白「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到底是怎麼來的。」鹽酥雞很費工、費材料,如果賣得太便宜的話就要留意;過去珍奶曾傳出塑化劑、茶葉等食安問題,真想吃這些東西的話,不是只能去店家買,自己在家也可以做得出來。

高中畢業前應至少會做5到10道菜

《餐桌上的理性與感性:高中生的人文廚房》一書的封面,是一個學生將課堂做的2種打拋豬料理,盛在便當盒裡,上面鋪一個漂亮的荷包蛋。2位老師最自豪的是,「這是學生真正實作的成果,百分百真實,而不是擺拍出來的照片。」

教打拋豬料理時,黃文儀特別準備三盆香草植物:打拋葉、羅勒、九層塔,讓學生觀察這三種香草的氣味、外觀有何不同。台灣的泰式餐廳做的打拋豬,習慣加小蕃茄,可是道地的泰國料理不是這樣子做的;老師教學生炒了2種不同的版本,另外用泰國米煮飯,讓學生品嘗泰國米的滋味口感。

最後,每個人煎一顆半熟蛋,做出一個打拋豬便當。「有很多同學從來沒有煎過荷包蛋,剛開始連靠近油鍋都害怕,」在大家的鼓勵下,成功地煎出人生的第一顆荷包蛋。

每學期末有一個成果發表。之前冬季歲末的主題為「辦桌宴」,疫情期間則是設計給弱勢族群的愛心便當;這學期的成果發表主題是「做出台灣味的便當」。黃文儀指出,做便當最接近孩子的日常生活,也是他們將來生活的必備技能。

黃惠貞指出,英國名廚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認為,「學校有個很重要的任務:讓每個學生畢業時,都能學會做10道餐點,因為這是他們必備的生活技能。」而這也是這門課的目標,希望孩子在高中畢業前,至少能做出5至10道菜,將來生活自理不成問題。

「這門課其實就是幫學生開一個門,讓他們嘗試自己動手做,」黃文儀說。很多事情因為從未接觸過,所以敬而遠之;只要孩子學會基本的概念,就可以進一步蒐尋網路資源學習,之後想要上手一點都不難。

照片提供/新北市教育局

>>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全方位教育教養媒體,教好孩子不求人!
>>加入《未來Family》好友!看更多內容!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