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王寶莉:一個「音量零」手勢,改變校園學習氛圍

親子天下

更新於 01月15日07:07 • 發布於 01月15日07:07 • 王寶莉
王寶莉:一個「音量零」手勢,改變校園學習氛圍
王寶莉:一個「音量零」手勢,改變校園學習氛圍

上課鐘聲響起,教室裡的學生仍興奮的聊著天南地北,或是與同學分享前一晚的電玩遊戲戰況,根本沒人準備好上課心情。

「上課了,回座位坐好,講話的站起來!」「全班安靜!沒聽見鐘聲嗎?還吵?再吵全班罰站!」「安靜安靜!吵死人了!」「為什麼每次都要等老師到教室才會安靜?看你們還要講多久?」或是站在講台上瞪著講話的學生:「延誤多久時間上課,我們就晚幾分鐘下課。」

這些場景相信你我都不陌生,每當上課鐘聲響起,老師說的第一句話往往都是上面這些文字。驚覺發現,無論老師用哪句「提醒」語,往往都是負面話語,甚至帶著威脅情緒在對學生說話,自己卻不自知。

也就是說,可能常常在還沒進入美好的學習世界前,師生間的氣氛就處在「教師上,學生下」的權威對立關係。若每節課都是這樣「開始」,學習還會快樂嗎?除了大聲嚇阻提醒之外,有沒有其他能達到學生安靜,又不破壞彼此心情的方法呢?

前幾週輪到我當導護老師,面對連續假期前的放學大集合,可想而知學生的興奮心情,難免會想與同學聊天說話。這時,我突然想起小時候老師的臉孔,一定會叫全校起立罰站,然後破口大罵喊著:「等你們安靜我們再放學。」

可是,我的新學校KIST聯盟體系與學生之間有著「手勢」默契,每一種手勢都代表著不同含義。其中,當老師舉起手握拳向上,意味著「音量零」。當看到教師的「提醒」手勢後,全校師生都會跟著做這動作,用最無聲、溫和的方式提醒自己也提醒別人,請將注意力轉移到前方教師身上。

不到十秒,原先吵得像菜市場的中廊漸漸安靜,像魔法師點了一盞明燈般的無聲。哇!站在全校面前第一次使用音量零手勢的我感到了震撼,原來,一個無聲的手勢就可以代替過往幾十年心中的恐懼。也讓我省思,面對需要提醒學生安靜專心時,除了用板著一張臉抓住他們注意力,其實還有更好的方法。

而這方法,不僅不會傷害教師喉嚨,更能維持師生間的情誼,甚至一同開啟愉悅的上課序幕,再也不用劍拔弩張、對立的翻開課本。

從願意等待孩子開始

然而,看似簡單的默契手勢,需要的不僅是單一教師與學生的默契,更是手勢背後所代表的「信任」。當學生跟隨你的手勢後,教師是否能靜下來進入到集合目的或上課內容?如果學生跟隨手勢而安靜後,教師依舊責罵方才的吵鬧,學生對手勢將不再有信任。

為什麼說是「信任」?師生除了知道每一個手勢代表的含意外,也必須真的「相信」手勢所帶來的力量。以往的大聲喝斥,可能當下、立即就能看到全場安靜的結果,但當舉起「音量零」手勢時,我必須有耐心的「等待」,等待每一位學生看見我,或是看見其他人也舉起了手勢,彼此間的訊息才能有效傳遞。這大約需要五到十秒的時間。

然而,這短短不到十秒的時間,決定了非常多的事情。當教師面對吵鬧環境時,是否還有耐心等待學生「慢慢安靜」,這與我們從小習慣的「快、狠、準」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總期盼孩子快快快,快就是贏,快就是好,快就是比較有效率。因此有時候需要學習等待的人,往往是教師。

這是使用「音量零」手勢後帶給我的教育省思,除了提醒學生安靜,也提醒老師將心靜下來。當學生犯錯或未達預期時,我是否有耐心的給予彼此這十秒的等待。如果我自己可以找到讓心靜下來的方法,相信接下來的課程即使遇到挑戰,也都能迎刃而解。

這些簡單又不簡單的手勢,為教師與學生搭起良善的溝通橋梁,進而有機會看見校園長久以來僵化文化的改變。

加入親子天下LINE好友,睡前看好文

延伸閱讀:

談教室現象「課間圈養」,養不出身心靈健康的孩子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