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西遊記》,年輕人想到的是電玩或電影,而七、八十歲的長輩們則可能回憶起兒時家喻戶曉的掌中布袋戲。慈濟大學瑞智憶學苑巧妙運用布袋戲這項傳統技藝,開啟失智長輩的記憶之門,延緩認知退化。
慈濟大學指出,瑞智憶學苑特別邀請布袋戲大師黃海岱第四代弟子、正五洲掌中劇團團長陳智強,為失智長輩教授「金光布袋戲」課程。授課內容選取《西遊記》中經典「火雲洞」橋段,唐三藏師徒與紅孩兒及妖怪鬥智鬥勇的場景,不僅具有傳統情節,還蘊含豐富的台灣布袋戲武戲技藝。
慈大指出,布袋戲不僅結合雕刻、刺繡、彩繪等多元藝術,也提供觸覺與視覺的全方位感官刺激。授課老師陳智強指出,透過操偶訓練,長輩手眼並用,腦部同步活化,達到延緩老化的效果。課程間隙,長輩可輪流把玩戲偶,其中以幽默的角色「怪老子」最受歡迎,長輩對應自身生活情境,笑聲連連,彷彿回到60年代布袋戲全盛時期。
為配合失智長輩的需求,劇本台詞經過大幅簡化,投影字幕採用70號粗體字,讓長輩更容易閱讀。即使部分長輩不熟悉台語,也能以熟悉的國語參與,降低學習門檻。課堂上,85歲的阿嬤挑戰扮演16歲姑娘,雖害羞笑場,但戲中尷尬與趣味的互動讓現場氣氛熱烈,增添長輩參與的動力。
瑞智憶學苑專案助理吳政樺表示,今年規劃的布袋戲課程,成功讓長輩重溫舊時記憶,並吸引年輕實習生參與,共同探索傳統技藝。在課程互動中,青銀之間的對話空間得以拓展,進一步深化彼此的理解與交流。
長期照護研究所所長宋惠娟提到,瑞智憶學苑不僅推動失智友善社區,還協助國健署製作紀錄片,並安排校園公演,讓長輩成為主角參與演出。透過布袋戲的媒介,不僅展現失智友善校園的面貌,也提升家屬與社區對失智症的了解與關注。(梁國榮報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