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尿液冒泡泡≠腎臟異常?醫師曝30秒判別法 有「這些症狀」快就醫

CTWANT

更新於 2022年08月01日11:37 • 發布於 2022年08月01日11:37 • 陳頡
尿液冒泡泡≠腎臟異常?醫師曝30秒判別法 有「這些症狀」快就醫
若小便的顏色或狀態出現異常,就可能是健康警訊。(示意圖/Pixabay)

人體所攝取的大部分水分,會經過腎臟代謝形成尿液,經由輸尿管、膀胱,再從尿道排出,若小便的顏色或狀態出現異常,就可能是健康警訊。不過,醫師透露,門診常遇到病患認為腎臟有問題,因為自己的尿中有泡泡,雖然有危機意識是件好事,但有時尿液有泡泡,不代表腎臟有問題,可以透過幾個方法判別。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日前在臉書粉專「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發文,「門診常常會遇到有人來看診,認為自己的腎臟有問題,因為自己的尿中有泡泡,這可能也是因為台灣的衛教做得蠻普及的。但是尿中有泡泡,『不一定』代表你腎臟有問題,所以可以先不用緊張,教大家怎麼判斷。」

李思賢表示,蛋白尿(Proteinuria)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發燒、感染、運動後、懷孕、突然改變姿勢等,都可能出現暫時性的蛋白尿,有時前一天蛋白質攝取太多,也會發生「生理性」蛋白尿,又或是尿液檢體置放太久、被污染導致的「假性」蛋白尿,「當然也有可能真的是腎臟出問題了」。

醫師建議,若尿液有泡泡,可以先簡單等待15至30秒,看泡泡是否退去,若仍存在則比較有可能是「病理性」的蛋白尿,需要找腎臟科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而腎臟出問題容易有的症狀包括疲倦、水腫、喘、抽筋、沒胃口、尿尿頻率改變等。

李思賢強調,「在判讀尿蛋白的報告時,務必搭配『腎功能』以及『症狀』一起判讀,才不會失真。以前在檢驗尿蛋白往往需要24小時收集的尿液,但是現在有ACR/PCR的檢驗可以大大降低尿液收集的難度,提供給大家參考」。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3

  • 廖樹勳
    腎炎蛋白尿升高就會出現小便尿泡異常的多,很少人吃藥控制腎炎痊癒的,就和三高的藥一樣只能一直吃藥和更換藥吃抑制病況,難恢復腎功能擺脫藥物控制,我的經驗是不要用有毒的藥去修復讓腎功能恢復效果最好,比如一些沒有毒性的植物中藥方,調理20天蛋白尿就降下去沒尿泡惡臭味,可以找中醫師詢問,找不到有特效藥的醫生可搜尋一帖中藥方 鯽魚水萃物 抗發炎
    2022年08月02日09:34
  • 阿董伯
    喝一口就知道了!
    2022年08月02日06:41
  • 江柏慶
    第一步先確認馬桶有沒有放界面活性型的清潔錠或果凍🤣🤣🤣
    2022年08月01日13:5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