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人生卡關停滯、無法突破?《隱性潛能》點關鍵:挖掘內在潛能、實現蛻變

Smart智富月刊

發布於 16小時前 • 財經博士生的雜記 更新日期:2024-09-27
人生卡關停滯、無法突破?《隱性潛能》點關鍵:挖掘內在潛能、實現蛻變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隱性潛能》由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撰寫,這本書探討了我們每個人「內在」隱藏的潛能,以及我們如何透過克服「心理障礙」來釋放這些潛力。

作者深刻剖析了那些常常阻礙我們成長的內在障礙,並提供了實際的策略及例子來幫助我們突破瓶頸。書中以生動的故事和深刻的研究,展示了個人如何透過好奇心、靈活性、堅持不懈來發揮最大的能力。

本書提供給那些感覺自己還有更多潛力,但卻不知道如何突破的人。這不僅是一部啟發性的作品,還提供了具體可行的工具,幫助我們走向轉變,實現轉變。

書中分為3個部分:品格技能的發展、動力架構的建立,以及文化如何影響潛能的實現。每個部分都涵蓋了重要的原則和案例,幫助我們理解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

1.品格技能——精益求精

第1章:追求不適感——欣然接納學習中的極度尷尬

在本章中,格蘭特強調了在成長過程中感到不適是一個正常且必然的過程。他通過實驗說明,故意讓自己進入不舒適的環境能加速學習。他引用了即興喜劇課堂的實驗,讓其中學員需要在尷尬和不適的情況下學習表演,那些敢於面對尷尬的人進步更快,也更有創意。

這個觀點提醒我們,在面對新挑戰時,應該主動進入不適感的區域,也就是跳脫出舒適圈。當我們學習1種新語言或技能時,我們常常會感到尷尬或者覺得困難,但那些能夠接受這種不服舒感的人,往往比那些逃避挑戰的人學得更快、效果更好。格蘭特強調,不適感其實是成長的象徵,而舒適感則代表停滯不前。

第2章:人形海綿——培養吸收與適應的能力

格蘭特用「海綿」來比喻那些具有高度吸收和適應能力的人。他強調,成長不僅僅是努力工作,而是要具備篩選和應用有價值資訊的能力。

書中提到了20世紀初的卡內基圖書館計畫,這個計畫促進了人們的讀寫能力,進一步帶動了經濟和文化的繁榮。格蘭特也提到,透過有效的篩選資訊,我們能夠在變化快速的環境中保持靈活應對。

另一個重要的概念是「吸收能力」,這指的是我們能夠辨別、吸收並應用新的資訊。學習不僅僅是尋求更多的知識,而是要專注於吸收高質量的知識。這讓我們可以反思,在資訊爆炸的現代社會,我們必須學會挑選最有價值的資訊,並且通過反饋與調整來持續進步(之前我們提過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資源,所以要適當的篩選資訊)。

第3章:不完美主義者——在瑕疵與完美之間尋找甜蜜點

本章著重於討論如何擺脫完美主義的束縛,並找到進步的最佳平衡點。格蘭特介紹了「最低可接受標準」的概念,強調有時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亦即先求有再求好的概念。許多人陷入完美主義的陷阱,因為他們害怕犯錯或不完美,這往往阻礙了他們的進步。

格蘭特引用了棒球選手R.A. Dickey的例子,Dickey在30多歲時才掌握了「蝴蝶球」(knuckleball)這種罕見技術。雖然他的過程充滿了失敗與挑戰,但他接受了這些瑕疵,最終成為美國職棒史上最傑出的投手之一。這讓我們看到,接受不完美是成為專家的關鍵,專注於持續改進比追求完美更重要。

2.動力架構——用來克服障礙的鷹架

第4章:改變日常磨練—為練習注入熱情

格蘭特在這章中提到,成功的長期練習不應該是枯燥無味的重複動作,而應該加入更多挑戰性和趣味性。他引用了NBA球員柯瑞(Stephen Curry)的訓練方式,教練設計了1個結合遊戲元素的訓練模式,讓每一次的練習都模擬比賽中的壓力情境,這大大提升了他的技術水平。

當我們能夠把重複性的任務變得更有趣、更具挑戰性時,學習和工作的效果也會更好。格蘭特也提到,有意識練習和「有意識遊戲」是提升技能的有效途徑,這些方法能幫助我們更有效地掌握所需的技能。
李小龍曾說:「我不怕練過一萬種招式的人,我只怕把一種招式練上一萬次的人。」

第5章:掙脫停滯——前進的迂迴之路

在這章中,作者強調了成長道路往往不是線性的,而是充滿迂迴和停滯的階段。當我們的表現陷入停滯時,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正在退步,而可能只是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

他引用了一項針對西非1,500名企業家的實驗,這些創業者通過軟技能訓練(softskill),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利潤,這表明軟技能如自律和決心對於突破瓶頸至關重要。

這個章節的主題非常實際,提醒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不應該輕易放棄,而是應該重新調整方向,繼續前進。停滯只是暫時的,而持續的努力會帶來長遠的成效。這一點和原子習慣有點相近的意味,即使每天有小小的進度都會帶來很大的成果。

第6章:挑戰地心引力——靠自己飛翔的藝術

格蘭特在本章中討論了自主性的重要性。他引用了二戰期間「黃金十三人」的案例,(The Golden Thirteen)是美國海軍歷史上的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團隊,這個團隊由13名非裔美國人組成,他們在二戰期間成為美國海軍的首批非裔軍官。

當時的美國海軍和軍隊受到種族隔離政策的影響,非裔美國人很少能夠進入領導層。然而,這13名軍官打破了這一障礙,他們在極端的壓力和歧視環境中表現出色,不僅在測試中取得了高分,還展示了非凡的領導能力,成為歷史上的標誌性人物。

這段歷史故事強調無論外在條件多麼困難,我們都應該相信自己的能力,通過自律和努力實現突破。

3.機會系統——打開門窗

第7章:每個孩子都是贏家——設計能激發學生潛能的學校

格蘭特在本章中探討了教育體系應如何設計來幫助每個學生發揮其潛能。他特別提到了芬蘭的教育系統,該系統強調個性化學習,並通過「滾動式教學」的方式,讓老師和學生保持長期的關係,從而更好地支持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每個學生找到自己的強項,並提供他們所需的支持,這也意味著學生不僅僅是考試成績的反映者,更是未來潛能的擁有者。

這段內容我最近深有感觸,核心在於幫助學生發掘自己的能力和興趣,而不是我們展現自己多麼有知識。

今天早上,我和一位同樣是新進教員的會計系同事聊天,她對於學生在課堂上缺少反應及互動感到非常沮喪,情緒也因此變得負面。

我試著和她分享:學生的目標和我們不同,妳是博士畢業,他們卻是為了找工作而來學習。我們應該了解學生的需求,幫助他們將來能夠應用我們現在教授的內容,而不是一味傳授過於艱深的理論知識。

第8章:開採黃金——發掘團隊的集體智慧

格蘭特在這章中提出了「集體智慧」的概念,指出成功的團隊不是由個人英雄主義所主導,而是通過發揮每個成員的強項,協同合作來實現目標。他引用了智利礦工救援的案例,展示了當每個人能夠貢獻自己的智慧時,集體力量往往能夠創造奇蹟。

第9章:發掘璞玉——在求職面試與大學招生中發現璞玉

在最後一章中,格蘭特探討了當前的選才系統,並指出許多企業或學校在面試過程中過於關注過去的成就,忽視了應徵者的潛力。他以NASA宇航員José Hernández的故事為例,展示了即使來自弱勢背景的人,只要擁有足夠的潛力和決心,依然能夠達成非凡的成就。

格蘭特建議,選才系統應該更多地關注應徵者的潛在能力,並提供實際的工作樣本測試,以更全面地評估他們的未來發展潛力。

本文獲「財金博士生的雜記」授權轉載,原文:雙週好讀「隱性潛能」

延伸閱讀
ETF為何成為投資顯學?究竟分散了什麼風險?ETF適用「股債配置」嗎?
Alpha、Beta是什麼?風險還是報酬?Alpha、Beta、Smart beta一次看懂

小檔案_財經博士生的雜記_簡憶茹

學歷:台科大財務金融研究所、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金融與不動產博士候選

曾任職於金融業,現在比較熱愛金融教育,預計今年秋季會前往瓦爾帕萊索大學出任訪問教授、兼學生管理基金顧問。

FB粉絲專頁:「財金博士生的雜記Yi-Ju Chien 」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