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媽媽、護理師媽媽、心理學媽媽⋯⋯大家多少都會滑到在社群經營育兒經的貼文,即便每篇只讀3、5分鐘,但是演算法會讓你一不小心愈滑愈多。
《時代雜誌》報導以「新興教養大師」(The Rise of a New Kind of Parenting Guru)為標題,探討網路育兒的供需市場現況。系列文章分析,廣泛受到戰後嬰兒潮世代父母直升機式教養的千禧世代,積極從情勒、恐懼的親子教養關係中出走,卻遇上另一個焦慮來源:爆炸的社群育兒資訊。
美國疫情封城之下的家庭育兒需求,讓具專業品牌形象的網紅媽媽迅速竄起,並快速擴張事業版圖。如今網紅媽媽的影響力不限於直銷帶貨、吸引廠商祭出廣告代言費,更強調融合本身專業背景和個人育兒經驗,獨立推出付費內容,擁有製作和行銷團隊,形成商業生態圈。
專業與經驗需兼具,從社群經營到付費商業平台
刷一排的新興教養大師當中,被《時代雜誌》封為「千禧爸媽的教養耳語者(The Millennial Parenting Whisperer)」 的 Dr. Becky (全名為貝琪・甘迺迪 Becky Kennedy) 就是經典案例。
本身是臨床心理師、擁有杜克大學發展心理學學士、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的Dr. Becky,是個三寶媽。2020年,Dr. Becky連Instagram 帳號都沒有,如今擁有300萬位粉絲。(延伸閱讀:美國爆紅貝琪博士:孩子的問題,跟藏在爸媽心裡的那個自己有關)
Dr. Becky經營出「Good Inside(良善內在)」關鍵字,不僅以此為書名(中譯《教養逆思維》)躍上《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第一名[1],也經營同名Podcast,最後整合拓展成網站平台,提供付費會員制教養文章內容和工作坊課程,成功從網路社群獨立出來經營會員群眾。
同樣從Instagram帳號到付費網站的Taking Care Babies(照顧寶寶),擁有300萬粉絲的卡拉・杜馬普琳(Cara Dumaplin),則將自己形象打造為幼兒睡眠專家。
身為四寶媽的她,本業是護士,先生是兒科醫師,她能轉化孕產過程的醫療術語,並加入安撫人心的語言,當然也會分享個人帶小孩看醫生如打仗的緊張,不僅經驗談讓人信服,也讓媽媽們消除壓力:連專業護士當媽媽都會緊張了,何況是我呢?
早在2015年,杜馬普琳就已將多年到府輔導寶寶睡眠的服務轉化成線上課程。她現在擁有網站平台、40人的團隊,能線上回答會員爸媽的問題。目前新生兒睡眠課程 《我睡著了嗎?(Will I Ever Sleep? )》要價美元79元(約台幣2500元),平台服務超過70萬個家庭,對育兒壓力破表的家長的確很有吸引力。
無酬育兒勞動變現,看不見的成本是什麼?
這些媽媽專家、媽媽網紅,除了主打專業,更要拿捏曝光私生活的尺度。她們的行銷不同於傳統的育兒專家,更融合過去部落格媽媽分享私領域的特點。如此,才能以母親身分先在社群上打點形象,再進一步拿出專業,取得粉絲和顧客的信任和黏著度。
樹大會招風,如此成功的商業模式,也引爆憤怒批評。
「有些人強烈指責媽媽網紅們將無酬的育兒勞動變現,也有人說這是身為女人在網路世界裡不幸的代價,」母職與女性主義專欄作家莎拉・彼得森(Sara Petersen)在她的《網紅媽》(Momfluenced)書中寫道。
而媽媽們討厭的「路人指點」當然也搬上網。杜馬普琳就被批露曾捐款給川普陣營;還有兒科醫師媽媽 Dr. Mona (莫娜・艾明 Mona Amin)為了經營社群,每週只到付費網站Big Little Feelings看診一天,其餘時間投入內容製作,就被網友人身攻擊,蒐集到她更多私人素材,去剖析她的生活細節和開銷習慣。
營養師媽媽安德森 (Jennifer Anderson)為挑食小孩發展出多采多姿的餐點,開始經營Kids Eat in Color網站,因為在六月節/黑奴解放日(Juneteeth)鼓勵吃紅色食物而貼了西瓜點心備受譴責,「沒事先研究到西瓜與種族歧視的歷史背景是我的錯,現在我的人生目標是如何將事業獨立於社群之外,」安德森表示。
千禧世代的育兒焦慮 到底從何而來?
不管是幾百頁的教養寶典、鄰家感的部落格媽媽,到現在的網紅媽媽專家,千禧世代的育兒壓力緩解了嗎?
「如今受過高等教育爸媽的數量是前所未有的,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或有挑選正確育兒資訊的知識程度,協助自己找到對孩子最好的選擇;然而他們卻是史上第一代,財務能力低於父母,」鮑林格林州立大學研究親職的社會學教授野間口慶 (Kei Kei Nomaguch)分析。
杜馬普琳看到育兒焦慮不斷成長,也察覺更多元社群如 Tiktok抖音等24小時不停歇的資訊餵養。「這代父母被過多育兒訊轟炸到癱瘓嗎?絕對是,」杜馬普琳觀察千禧爸媽的焦慮來源,不只是內在。
她也呼籲,真的沒有「試過有效、僅此為依歸」的育兒方法,只要親子之間找到能順利往前走的相處方式,就不需因他人之言而擅自改變。
(資料來源:時代雜誌1、時代雜誌2、Child Mind Institute、Parents)
(責任編輯:林胤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