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於21日下午三讀114年度總預算,但這場「大亂鬥」卻沒有隨著議事槌敲響而落幕。「老農津貼無法發放」、「短缺20萬本護照」、「無法上網買車票、查詢公車到站時間、網路報稅」、「統一發票中獎小確幸沒有了」……各種謠言傾巢而出。甚至連行政院長卓榮泰都撩下去,在記者會上打出「本院新傳處費用遭在野黨全數刪除,無法聘用手語老師」的字幕,對於整個社會進行「情勒」,無不是要配合總統賴清德聲稱國家將變成一台「無油可動的車」之論調。
配合政權造謠的媒體才是既壞又笨,公然為預算護食駭人聽聞
這些大行其道、混淆視聽的「謠言」,竟然連有「諸葛紅中」之稱的中華職棒台鋼雄鷹總教練洪一中都中招。他痛批「藍白刪體育署11億預算」,「不是壞就是笨」。不過,立法院實際只刪除體育署出國旅費15%,該項目金額僅有70萬元,「大砍11億」之說究竟從何而來?經查,原來是有綠媒報導成體育署全部預算74億8千萬元遭到刪減15%,從而得出「藍白狂刪11億」的結論。離譜的是,連身在教育文化委員會的民進黨立法委員吳沛憶也跟進發文。
把造假謠言辯解為「滾動性呈現」的特定媒體,究竟是誤算,還是配合執政黨中央廚房的演出,外界並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真正「既壞又笨」的恐怕是淪為執政權力宣傳機器的媒體。在此輪明顯要製造仇恨動員的總預算造謠比賽中,特定媒體扮演的角色不言而喻,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還在17日領銜發布「緊急聲明」,內容宣稱刪減預算將影響數萬媒體從業人員的生計,呼籲立法院給予行銷傳播媒體產業必要支持。
該聲明一出,並未震撼百家媒體,反而震驚整個社會。時空宛如被拉到大選季節,各行各業紛紛表態支持的政黨與候選人,以公會或團體組織之的名義,在各大報章媒體刊登競選文宣。如今連媒體都「不演了」,直接以白紙黑字的方式,向社會大眾表明,「我們就是要吃政府文宣這碗飯!」被視為監督政府的「第四權」媒體,也加入了這波「預算護食」行列,實在駭人聽聞。
好巧不巧,該公會理事長就是傳播「藍白狂刪11億體育署預算」的媒體董事長。不只於此,報導「大砍11億」假新聞的兩家特定媒體,從2016年至今,長期把持政府媒體預算,合計得標金額高達95億元,平均每年拿到10至11億元的預算。難怪其中一家媒體,今(2025)年砸300萬元辦尾牙,席開133桌,請來羅志祥、玖壹壹熱情開唱,還豪發1.5億元年終獎金,真是羡煞旁人。
特定媒體搖身一變為政府發言人,新聞基本原則被當成笑話?
事實上,審查中央政府總預算本是立法院的天職,今年卻演變為朝野大戰,乃至於輿論戰爭,尤其是執政黨不惜毀譽的強勢反擊,反而形成了一面照妖鏡,讓隱藏在預算數字之中的魔鬼一一現形。其中反映出來的一大問題,便是媒體與政治權力之間的關係,在民進黨執政下儼然成為牢固的政媒結構。部分媒體與新聞工作者搖身一變為「政府發言人」,閱聽大眾根本無法分辨接受到的訊息是新聞報導還是政策宣傳,每天打開電視或翻開報刊,可能處處都是來自政府的大內宣和認知作戰。
美國兩位著名新聞工作者合著的《新聞的十大基本原則》書中,特別強調了原則之一為「監督權力並為無聲者發聲」。作者還指出,「在20世紀末,接近9成的新聞工作者相信新聞媒體『使政治領導人不敢為所欲為』」,「即使是在數位革命階段,新聞機構仍然認為監督的責任儘管代價昂貴,卻不能拋棄」。
奇怪的是,這本英文原版已更新到第4版的經典新聞學教科書,在台灣卻沒有繁體中文版,反而是被台灣與西方視為沒有「新聞自由」的中國大陸,跟進翻譯簡體中文版。難道是書中所列舉的「新聞的十大基本原則」,在台灣早已被顛覆?甚至被政媒掌權者當成笑話?
「黨政軍三退」20周年卻見政媒合流,受傷最大的是民主政治
在台灣的民主化進程中,「黨政軍三退」從1995年開始被納入議程,到今年正好屆滿20年。在這20年的風雨過程中,新聞學者馮建三曾批評,「資本流竄盲動而危及人們的視聽權益之幅度,相當駭人」。他指出原因之一,不外乎新聞已淪為商品地位,但「不僅只是經濟商品,新聞是特殊的商品,它還有重要的社會、文化與(選舉)政治內涵」。可悲的是,20年過後,台灣的新聞環境步上美國被資本控制的後塵,而且還更進一步被綠色政治權力伸手染指,特定媒體閹割了監督政治權力的本質,還以為政治權力張目為榮、為傲,形同自我作踐。
在台灣極其畸形的政治風氣中,不只本媒自甘為執政黨的傳聲筒,今天連外媒都能插手介入。例如為冷戰宣傳而誕生一家美國媒體,近來隨著台灣網紅爆料「中共統戰」的流量影片,大做「中共外宣在台灣」專題,其中便以「規範強度不夠」為由,藉受訪者之口,鼓吹「修嚴」《反滲透法》。在「抗中保台」的執政大邏輯下,內外媒體全力助攻,不只喪失新聞的「基本原則」,還「使政治領導人敢於為所欲為」。(推薦閱讀:風評:學運世代,自我崩壞)
特定媒體宛如自宮般的自廢武功、自斷手腳,可以預見下一步,便是繼續攪進政黨惡鬥升級版的渾水之中。如此不堪的政媒風氣與作為,在封閉的生態鏈中不斷沉淪與墮落,受傷最大的,當然是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