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出身馬祖,小時父母不在身邊》北市復興高中校長劉桂光:幸好還有老師,否則我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

未來Family

發布於 2022年10月03日02:53 • 羅梅英(未來Family記者)

有人形容「老師,是孩子遲來的父母」,尤其是在偏鄉地區、經濟弱勢或父母失能的家庭,孩子若遇到好老師,生命很可能因此改寫。

北市復興高中校長劉桂光從小在馬祖長大,家裡有5個小孩、他排行老二。爸爸是軍人,媽媽在工廠當女工,家境窮困、生活非常艱辛。

55年次的劉桂光,小時候家裡沒有電燈、只能點油燈,當時還有「單打雙不打」(單日炮擊、雙日不炮擊),三不五時得跑防空洞、躲空襲。家裡窮到沒辦法吃白米飯,只能吃蕃薯簽,曬乾後完全沒有味道,只好配死鹹的白帶魚,勉強裹腹。

看到孩子有需要,體貼的伸出援手

劉桂光小學4年級搬到台北,至今非常感念一位小學老師,事隔40幾年,雖然已不記得老師的名字,但他的長相和身材至今深刻在心裡。

劉桂光就讀馬祖中正國小,成績名列前茅,老師把他叫過去,說:「你是第一名,可以選你想要的獎品。」劉桂光後來才知道,學校的獎品都是固定的,怎麼可能讓學生自己選?「那是老師看到你的需要,願意給你幫助。」從鉛筆盒、字典到書包,都是老師送他的禮物。

當時,父母不在身邊,劉桂光和一位老奶奶一起住,只管他生活吃穿,沒辦法給他太多的關心和陪伴。幸虧有這位老師,為劉桂光黯淡的生活帶來些許溫暖。

每天早上天未亮,劉桂光要先去挑井水,往返多趟才能裝滿一缸水,而後再跟著老奶奶去菜市場賣菜,賣完以後才去上學。

日常生活是如此的困頓,參加學校戶外教學可說是奢侈的事,自然是沒有東西吃的。老師把劉桂光叫來:「桂光,這個老師吃不完,你可以幫老師把它吃完嗎?」天真的他很高興自己能夠幫老師,開心地吃掉那些食物。

「老師看到孩子的需要,但很有技巧地顧及孩子的尊嚴。」劉桂光非常感謝這位老師,「否則我不知道我生在那樣一個窮鄉離島,怎麼有辦法長成現在的樣子。」受到老師的影響,劉桂光只要看到別人有需要,非常樂於幫助人。

「我不記得這個老師教了我什麼,可是我一輩子都記得這2件事。」劉桂光說,一次趁著出差馬祖高中的機會,特別回去中正國小,想找到那位老師,「可惜當時的資料不夠完整,找不到老師資料,」劉桂光很遺憾。

王牌老師天天打罵,讓學生做惡夢

劉桂光國中時被編進所謂的「好班」,「班級導師是有名的王牌老師,我是班上最後一名編進這個班的,真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因為成績不好,常常被老師羞辱、打罵,考試分數少1分打1下,天天被修理。有一次,劉桂光考試成績大幅進步,老師對他說的第一句話竟是:「你是不是作弊?」

就讀成功高中、被留級一年的恥辱感,令劉桂光感到痛苦。中學時期所遭遇的種種學習挫折,讓他經常做惡夢,夢到自己不會寫數學、英文考很爛而嚇醒。

「從事教育工作以後,我一直在想,我們是不是可以不要讓孩子怕得做惡夢?適度的壓力可以PUSH孩子前進,但壓力大到做惡夢就不對了。」而這也正是劉桂光當老師後,致力推動「生命教育」的原因之一。

高中時,因為家庭有一些狀況,老師對劉桂光說話的語氣彷彿在查案、充滿質疑,讓人很不舒服。從國中到高中,那種「不被人相信」的感覺揮之不去,劉桂光過得很壓抑。

劉桂光說:「教育不該是這樣子!當看到孩子出現異常情況的時候,老師應該要有敏感度,背後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想辦法去了解如何協助孩子。」

來自孩子的回饋,滋養了老師

從事教育工作,並非劉桂光年輕時候的第一志願。在準備考哲學博士班期間,先到私立學校當代課老師、教高中國文。沒想到,開始真正教書之後,當老師逐漸成為人生第一志願,對於老師這份職業,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劉桂光任教的學校,學生的程度和成績不太好;校方表現出來的態度是,只要劉桂光把這群學生顧好、不出什麼大紕漏就好。「其實,這些孩子不是不能讀書,而是他們從來沒有被教過讀書、學習應該是什麼樣子,視野沒有被打開。」

劉桂光每天陪他們讀書到晚上9點。因為教室空間夠大,他讓每個孩子使用2張桌子;看書時,天花板的日光燈不夠亮,就讓他們帶自己的檯燈來。結果劉桂光被學校約談,但他不管,就是鼓勵孩子們好好念書。

後來,這群孩子應屆考上2人,其他人在第二、三年也陸續升學,念二專或三專,「雖然他們念的可能不是多好的學校,但他們都很努力。」

在劉桂光27年的教書生涯中,他們是一群很特殊的孩子,在被「半放棄」的狀態下,劉桂光很努力地把他們帶起來。也因此,師生感情深厚,至今保持聯繫、有一個LINE群組。

「那群孩子給我很大的迴響和互動,在彼此陪伴的過程中,滋養我成為現在這樣子的老師。」劉桂光說。

教育是助人的工作,老師責任重大

劉桂光常和其他老師分享「孩子的成功不必在我」的觀念。「教育是助人的工作,但當老師的不要心心念念地想『我在幫孩子』。不,你只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盡可能的提供養分給他,盡可能的幫他打開生命的視野,但是,他要不要買單、受你的影響,很多時候是緣分。」但無論如何,當老師的都不應該放棄學生。

劉桂光認為,老師對孩子的責任,是先天存在的,並不是因為國家付你薪水;一旦你選擇了這份職業,就決定了你對孩子永遠無盡的責任。

「孩子為什麼要上學?」劉桂光認為,除了可以幫助孩子打開人生的視野之外,最重要的是,可以讓不同背景的孩子都能夠得到幫助,尤其是狀況不好的家庭,很多父母是放棄、不管小孩的,或是根本不知道怎麼管,這些孩子非常需要老師的陪伴和引導。

幫助孩子打開更廣大的天空

「教育明明應該是要幫助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發展,」但是長期以來社會的價值觀太過於單一,很多老師還是崇尚升學、追求學歷,這樣子是沒辧法和孩子「對」到相同頻道的,只會離孩子愈來愈遠。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過往我們把這個天空縮得很小、很窄,老師能不能打破傳統的分數觀念?看到孩子的優點,鼓勵他盡量發揮優點?如果老師可以想辦法幫助孩子打開更廣大的天空,他一定會對自己更有信心。

劉桂光長期致力於推動生命教育,希望教會孩子有能力去創造自己的幸福,為自己的幸福而努力和堅持。

劉桂光認為,「教育這件事無法立竿見影,當你灑下種子之後,某一天在某個地方可能會開花結果。」

之前有藝人離世,劉桂光教過的一個學生在臉書上寫,「人生很艱難,學會如何去愛和珍惜生命,彌足珍貴。」對劉桂光來說,看到自己當年灑下的某個種子、提供的某些養分,在這一刻開花結果,當老師再多的辛苦也值得了。

照片提供/劉桂光

>>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全方位教育教養媒體,教好孩子不求人!
>>加入《未來Family》好友!看更多內容!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