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國賢/雲林報導〕雲縣府取消台西綠能專區恢復產業園區,民進黨雲林縣黨部、議會黨團今抨擊縣府無能,把台西基礎建設經費往外推,且可能引進高污染、高耗能工業,再度傷害雲林環境,讓台西發展倒退20年。
雲林縣政府建設處長李俊興表示,「台西綠能專區」計畫窒礙難行,縣府團隊重新檢討將綠能專區改為產業園區,要讓園區使用更多元、開發更彈性,同時研發更為環保、低污染、可循環的「綠能產業」,而非僅僅鋪設太陽能面板種電。
李俊興指出,台西綠能專區開發經費由經濟部工業局全額補助19億2666萬元,其中報編費用為1億1560萬元,電網管線(含施工後道路排水改善)及景觀工程費用為5億8516萬元,升壓站費用為11億6000萬元及相關配合作業費用為6590萬元,這些工程都是為了設置太陽能電廠所必須先投資項目,因此才獲得經濟部全額補助。
民進黨雲林縣黨部主委廖丁賜表示,11月30日蔡英文總統在虎尾鎮造勢大會語重心長指出,民進黨在雲林縣執政時,所規劃的一些好的政策,現在都推不動,因為現在地方的執政者,他們注重的是派系的利益,像台西綠能專區,過去中央透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補助地方19億,現在卻動彈不得。
民進黨議會黨團、台西區議員黃淑鈴表示,根據水產試驗所在台西試驗場所做「文蛤立柱式實體光電設施養殖」試驗,文蛤的育成率可以達7成左右,不僅完全不會影響養殖,而且光電設備還能替文蛤遮陽擋雨,更有助於文蛤養殖,又能夠讓養殖業者多一筆收入,收益獲得保障,業者參加意願愈來愈高,縣府漠視民意與地方發展,實在讓人失望。
縣議員廖秋萍說,台西工業區內基礎建設已20多年未修繕,好不容易透過綠能專區開發案,爭取到17億多元修繕道路、排給水等基礎建設,縣府卻一股腦兒向外推,實在讓人看不出來縣府有心發展雲林。
李俊興指出,「台西綠能專區」案經過綠能設置意願調查,952位私地主當中,僅1/3地主同意開發為綠能專區,分散式的土地利用,將變成碎片、穿孔式的工業區開發。
今年4月3日經區域計畫委員會審議,委員表示開發範圍零碎不完整,將影響整體土地使用規劃,更何況「台西綠能專區」開發完成後,只能做綠能發電使用,若維持文蛤養殖或從事漁電共生,即違反計畫管制規定,必須受罰!
縣府重申,雲林縣從來不反對綠能發電,雲林人要綠能,更要零污染、低耗能、高附加產業進駐,創造地方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