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大巨蛋 2021 年底將完工?北市府 vs 遠雄 30 年恩怨情仇 一次告訴你!

股感知識庫Stockfeel

更新於 2021年03月25日10:43 • 發布於 2021年03月29日08:37 • 呂國瑋

孵一顆蛋要多久?母雞孵一顆要 21 天,東京巨蛋費時 3 年,而台北大巨蛋動工到今天已經耗時 10 年了,可是不僅連台灣第一座大型室內體育場都沒孵成,更衍伸一系列的爭端

今天筆者就幫大家整理從 1991 年到 2021 ,橫跨 30 年的大巨蛋懶人包,讓大家可以了解北市府跟遠雄,從你儂我儂到互賞巴掌的精彩過程!

為什麼要蓋巨蛋?

1991 年 11 月 10 日,這天是中華職棒總冠軍戰的第七戰。

在臺北市立棒球場(室外場地)上,時任行政院長郝柏村與現場 11,000 名觀眾,一同觀賞著這場殊死戰,突如期來的一場大雨卻打亂了賽事。正當主辦單位準備宣佈延賽的那刻,全場球迷激憤的高喊:「我們要巨蛋!我們要巨蛋!我們要巨蛋!

不知是早就有這個打算,還是為了平息現場民怨,郝柏村立刻回應,保證政府會興建一座不會被天氣干擾的室內巨蛋球場。正因為行政院長的這句話,也推動了大巨蛋計畫地展開。

興建地點是最初也是最關鍵的問題,從黃大洲市長時代傾向蓋在關渡平原,後來經過不同黨派的市府團隊的各種評估後,才改到了今天的位置。

從 1991 年開始,經過漫長的等待, 2004 年大巨蛋案才正式對外招標,並於兩年後,北市府與遠雄簽下 BOT 合約。 2011 年開始動工,當時是預計 2015 年 10 月就能完工, 2016 年 4 月正式開幕,誰也沒想到時至今日,大巨蛋還是沒有辦法使用

大巨蛋的爭議

一段看似很美好的愛情故事,到了 2014 年卻急轉直下。現任台北市市長柯文哲一上台就開始調查遠雄大巨蛋,北市廉政委員會更舉出十大爭議點。但有些其實是雷聲大雨點下,講講就沒下文了,所以接下來我們只會針對其中幾個比較有激烈交鋒的來介紹。

爭議 1 :未按圖施工 及 偷偷安全性復工

2015 年 4 月,北市府認定大巨蛋工程有 79 個地方主結構與建照圖是不符的,其中外牆內縮外牆外推等項目,是屬於「主構造的變更」,在法規上這是需要在施工前就完成申請否則不得變更的。但遠雄沒有事前申請,所以被依違反建築法第 58 條的規定,勒令停工。

遠雄方面當然趕緊反駁說,這些更改的部分不是主結構,所以可以不用先申請,最後完工申請使用執照後再變更就可以了。之後更提起訴願、行政訴訟,希望可以撤銷停工處分。(延伸閱讀:什麼是 使用執照 ?和 建造執照 有什麼不同?

可是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雖然最終駁回了遠雄全面撤銷停工處分的請求,卻也留下但書,允許遠雄在專家的建議下,針對部分有可能涉及「公共安全」的項目可以先行復工,以避免影響到多數人的權益。因為不這麼做,大巨蛋本身的「鏽蝕問題」或「上浮力」造成附近建築乃至於底下的板南線坍塌,都可能造成大規模的危險。

所以在法院准許下,遠雄才開始安全性設施的復工,大巨蛋也因此看起來明明是在停工期間卻還是不斷長大。只是過程中也的確被抓包,遠雄似乎有偷偷在施作不算是許可復工範圍內的工程(例如:安裝看台坐椅),當然有找到證據的部分都被北市府裁罰、拆除了。

爭議 2 :解約 & 解約金

2016 年北市府再度出招。大家還記得前面提過,當時北市府和遠雄簽約時,說好要在 2015 年 10 月完工,雖然期間遠雄有提過展延這個期限,但也只被同意延到 2016 年的 6 月。所以照進度來看,遠雄一定不能如期完工,北市府就想要藉機用「促參法」奪回大巨蛋的營運權。

遠雄則一方面提出 370 多億的解約金,包含工程款、停工損失等,還說會另外求償工程專利費跟提民事訴訟,完全擺出了我諒你出不起的態勢。另一方面也著手提出仲裁,希望可以為大巨蛋的工期續命。

而這輪鬥法的結果,遠雄算是得償所願。不僅仲裁同意遠雄的工期可以延長 922 天之外,市府也礙於解約要付出太大的成本,所以最終仍傾向讓遠雄繼續蓋完

爭議 3 :破壞環境 & 社會輿論

這一 part 算是北市府的 combo 技。一次性的把很多大巨蛋衍伸的問題都丟出來,製造出對遠雄不利的輿論,也藉機逼迫他們乖乖坐回談判桌好好談。

  • COMBO 1 古蹟被毀損

首先,北市文化局跳出來指控遠雄大巨蛋施工不當,導致市定古蹟松山菸廠的鍋爐房地基下陷、煙囪傾斜

  • COMBO 2 捷運板南線被壓出裂縫

接著,北市捷運局長也跳出來說,板南線隧道因為受大巨蛋工程影響,部分隧道出現裂縫、滲水

  • COMBO 3 樹木被斷根移植

最後,護樹聯盟發起護樹運動,透過行動抗爭,用肉身阻止遠雄對大巨蛋基地周遭不必要搬移的樹木斷根、移植(很容易導致樹木死亡)。

雖然最後這些攻擊對於遠雄都沒有造成太大的實質影響,像是雖然法院認為松山菸廠的毀損遠雄須罰款,但施工單位不是故意造成的,所以最後甚至是不起訴處分。護樹爭議到後來,遠雄也透過更嚴密的保護跟環評,成功移走舊有的植栽。

但這傑出的一手也成功帶起社會輿論,讓遠雄態度放軟,乖乖配合市府後面的要求。

爭議 4 :是否全面復工

前面提到,遠雄在 2015 年因為沒有按圖施工被勒令全面停工,雖然法院最後允許遠雄針對有可能危害到公安的項目先復工,但距離全面復工看似還很遠。也因為市府的不斷動作和各相關人等的接力放話,讓大家都以為北市府是鐵了心要把大巨蛋擋下來。

但, 2020 年 8 月 7 號,北市府竟然還是同意遠雄復工的申請,並預計 2021 年全面興建完工,這也讓輿論再次炸鍋,批評北市府最終還是軟了。

被群起圍剿的北市府則喊冤表示大巨蛋停工以來,市府完成多次都市設計審議防火避難性能審查模擬減少大巨蛋容納人數等等作為。也說等到蓋好後,在遠雄重新跟北市府簽訂新合約後,才會允許大巨蛋園區開放使用。所以市府從頭到尾沒有放水、讓步。

遠雄方面當然是歡天喜地,畢竟大巨蛋卡在那,對於公司來說現金流遲早會出問題。復工消息公布後股價也迎來一波慶祝行情。

爭議 5 :是否重新議約

其實這個問題要追溯到 2006 年跟遠雄簽訂 BOT 合約的馬市府。對於這份民眾口中的不平等條約,監察院總共提出了 39 項缺失糾正。

其中最讓人詬病的就是北市府當初可是花了 248 億才從國家手中取得大巨蛋園區的土地,但現在遠雄卻可以不用付半毛開發權利金及營運權利金,做無本生意

雖然遠雄表示,零權利金不等於不平等條約,而且從前也有許多 BOT 案也是這樣。但這麼爽賺的事情,當然引發民眾不滿。

所以在 2014 年柯文哲上任後,一直想重新跟遠雄回到談判桌,重新修改條約。在各種軟硬兼施的手段下(像是剛剛前面提過的:塑造輿論壓力)據市府在記者會上說的,兩方終於達成共識。將會用超額利潤的方式來彌補市府沒收到權利金的損失,並且在沒有重新簽好新合約前,市府不會批准大巨蛋園區的營運。

雖然話是這樣說,但還沒簽約前,其實都有很大的變數。所以最終到底會怎樣,值得我們一起來關注。

大巨蛋Q & A

QA:大家都說大巨蛋是 BOT , BOT 是什麼啊?

簡單來說,就是政府有一個 idea 但沒錢,所以找民間來幫忙蓋,並且允許他們營運一段期間後再交還給政府,像台灣高鐵就是一個例子。所以 BOT 並不是一個帶有負面意義的名詞,只是常常因為台灣的政商體制被搞到感覺很貶意。(延伸閱讀:台灣高鐵(2613) - 財務分析

QA:大巨蛋爭議誰應該負責?

大巨蛋歷經了5任台北市長,黃大洲選地、陳水扁拍板地點、馬英九簽約、郝龍斌興建、柯文哲停工再復工,當然我們不會說大家都沒責任,畢竟也有不少相關人員被起訴。不過在判決還沒正式出爐前,我們還是先不要亂說話好了哈哈哈!

QA:大巨蛋能不能打棒球、能不能辦演唱會?

先說打棒球,雖然一直傳言大巨蛋不合美國職棒規定未來不能打棒球,但其實這是個假消息。因為對於棒球場的規格,其實沒有一個固定標準,比建議的數字少一點,也還是能打。相較東京巨蛋,大巨蛋頂棚高度更高;相較美國職棒紅襪隊的芬威球場,大巨蛋外野距離也更遠,所以打棒球應該還是沒有問題的

比較有問題的是舉辦演唱會,因為大巨蛋目前的確未符合建築技術規則的規範。但也是可以有轉機的,只要遠雄在申請使用執照前,想辦法蓋成符合法定的樣子,再送審即可

QA:大巨蛋蛋殼閃瞎眼睛?

如果你經過大巨蛋附近,絕對可以感受到蛋殼反射的陽光非常刺眼,旁邊的辦公室、國小也都凍未條。不過據說,這個蛋殼未來還會再上漆來減少反光。

QA:所以現在大巨蛋安全了嗎?

目前市府復工記者會上表示開出的七大公案訴求大巨蛋都有達成,但台北市前都發局長林洲民卻說這些模擬被輸入了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參數,所以是不準的。身為完全看不懂報告書的我們,也不知道該相信誰。但這種情況下,感覺只能祈禱北市府沒有騙我們吧….!

大巨蛋的未來

大巨蛋的建築已經快要完工(原本預計在 2021 年底竣工,但因近日的工安事件,可能會再稍微延遲),到底會由誰來經營又會是新一輪的問題。

很明顯的,遠雄跟北市府之間的恩怨情仇已經無法可解了,所以也一直有風聲說遠雄希望能夠趕快脫手,積極尋求股權轉讓,把經營權轉給其他企業接手,避免一直被套牢在這個項目當中。

據傳最有可能接手的是擁有數個跨國上市公司的投資團隊,由身兼中華民國棒協理事長的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以個人資金投入領軍,主要成員還包括日本職棒福岡軟銀鷹隊的母企業日商軟銀集團(SoftBank)、台灣傳產大廠卜蜂集團,及另一家以食品起家的老牌上市公司

不過不論未來是哪個團隊經營大巨蛋,大巨蛋何時能順利營運,也要看這個營運團隊是否能夠跟北市府先完成權利金的談判。不然距離正式啟用感覺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