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最環保虛擬貨幣」奇亞幣崛起 評價兩極

經濟日報

更新於 2021年05月05日20:40 • 發布於 2021年05月05日20:0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奇亞幣旋風引起跟風潮,但主要玩家都在大陸,近期陸續對奇亞幣的正反面聲浪,有說奇亞幣其實被植了木馬,挖礦等於讓有心人直搗你的硬碟;也有人大力看好,說是「最環保的虛擬貨幣」。

近期在大陸網路流傳一篇以「摩羯天界哥」為名發言的爆料,指稱奇亞幣會監聽自己電腦的連結,其本質是搭了個雲端服務器、大家連結上去後,它根據你的P圖大小隨機分配奇亞幣,並直言很多礦主都意識到被騙了。但相關消息並未獲得證實。

對於奇亞幣的興起,威騰執行長David Goeckeler表示,他已經注意到,新興加密貨幣奇亞幣對高容量硬碟,有小部分的需求,奇亞幣是專注種植貨幣,而不是像挖礦一樣,要開採貨幣,在種植貨幣的過程中,要求大容量的儲存裝置。

不同於比特幣是採用工作量證明,礦工必須提供算力,奇亞幣是採取時間與空間證明,礦工必須提供儲存空間。

由於目前挖礦的硬體,逐漸被少數幾個大型實體獨占,並分布於能夠取得便宜電力的專門資料中心,同時,也引發了電力消耗、電子廢棄物、碳排放等問題,奇亞幣要解決比特幣挖礦方式帶來的一部分問題,也使得奇亞幣有「環保比特幣」之稱。

奇亞幣是由BitTorrent軟體發明者Bram Cohen創建,不少人認為,Cohen是當今最偉大網路協定設計師之一,地位跟比特幣創造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以太幣共同創辦人布特林(Vitalik Buterin)相當。

礦工要獲得比特幣,必須提供電腦算力,因此,需要電腦處理器與ASIC礦機來開採,以太幣則利用顯示卡來開採,要獲得Chia,則必須提供儲存空間,這就需要高容量HDD與高速的SSD。不過,奇亞幣同樣擁有比特幣的去中心化和匿名交易特性。

享受更高質量的財經內容 點我加入經濟日報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