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哈佛科學家成功使用分子進行量子運算

明日科學

更新於 01月23日04:05 • 發布於 01月23日04:00 • 高 詩豪

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團隊首次成功捕捉分子並用於量子運算,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雜誌。此前,分子因其內部結構過於複雜、不穩定且難以控制,一直未被應用於量子計算。但此次突破性進展證明,使用超冷極性分子(如鈉銫分子,NaCs)作為量子比特(qubits)是可行的。

研究團隊在極低溫環境中,用光學鑷穩定地捕捉分子,並利用其電偶極-偶極相互作用實現量子運算。他們成功讓兩個分子實現量子糾纏,創造了一種名為「兩量子比特貝爾態」的量子狀態,準確度達到94%。

量子邏輯閘是量子計算機進行運算的基礎,而研究中的 iSWAP 閘不僅交換了兩個量子比特的狀態,還進行了相位移操作,這是實現量子糾纏的關鍵步驟。這種糾纏使得量子比特的狀態即使在距離之間也能保持高度相關性,展現了量子計算獨有的潛力。

成功通過超冷環境精確控制光學鑷

用光鑷抓住分子來實現量子運算:圖示解說 (a) 這是一對鈉銫分子(NaCs)被光鑷抓住的示意圖,光鑷的光波長是1064奈米(nm)。實驗中施加了一個強磁場(863.9高斯),方向沿著z軸(垂直光束方向),而光的偏振方向(光的振動模式)可以用波片調整到一個叫「魔術偏振」的特定狀態,這讓分子的量子態更穩定。 (b) 分子的內部能級結構圖,展示了基態和第一激發態的量子態分佈,這些態是進行量子運算的基礎。 (c) 偏振光的「橢圓」圖示,說明光在x-y平面的偏振特性。光的主軸和次軸代表偏振光的振動方向。 (d) 測量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強度(J),分子之間的距離是1.9微米(µm)。當調整波片的參數(η)時,發現吸引力(綠色區域,J < 0)和排斥力(紅色區域,J > 0)會根據偏振方向變化,黑線顯示理論預測曲線,與實際測量結果高度吻合。(圖/《自然》)
用光鑷抓住分子來實現量子運算:圖示解說 (a) 這是一對鈉銫分子(NaCs)被光鑷抓住的示意圖,光鑷的光波長是1064奈米(nm)。實驗中施加了一個強磁場(863.9高斯),方向沿著z軸(垂直光束方向),而光的偏振方向(光的振動模式)可以用波片調整到一個叫「魔術偏振」的特定狀態,這讓分子的量子態更穩定。 (b) 分子的內部能級結構圖,展示了基態和第一激發態的量子態分佈,這些態是進行量子運算的基礎。 (c) 偏振光的「橢圓」圖示,說明光在x-y平面的偏振特性。光的主軸和次軸代表偏振光的振動方向。 (d) 測量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強度(J),分子之間的距離是1.9微米(µm)。當調整波片的參數(η)時,發現吸引力(綠色區域,J < 0)和排斥力(紅色區域,J > 0)會根據偏振方向變化,黑線顯示理論預測曲線,與實際測量結果高度吻合。(圖/《自然》)

分子內部豐富的結構提供了巨大的技術優勢,但由於分子運動的不可預測性,以往嘗試大多因無法保持量子態的穩定性而失敗。這項研究通過超冷環境和光學鑷的精確控制,成功克服了這一難題,將分子穩定在可控範圍內,並展現出分子在量子計算中的可行性。

此突破為構建基於分子的量子計算機奠定了最後一塊基石。研究團隊表示,這項技術有望推動醫學、科學和金融等領域的重大進展,並為未來量子運算的創新開辟新的可能性。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Grace DuVal (CC BY 4.0)

圖片來源:Nature (CC BY 4.0)

參考論文:
Entanglement and iSWAP gate between molecular qubitsNature

延伸閱讀:
1、量子魔術方塊誕生!物理學家為贏賭局打造「無限難」解謎遊戲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