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兵的角色隨現代戰爭需求而發展,其已不僅是支援性的單位,而是具備全面戰術支援甚至是作戰主體能力的多功能部隊。在面對敵方愈加複雜的威脅時,憲兵在情報、反情報及城鎮作戰中展現出符合現代戰爭的高度價值,正確的指揮與靈活的應對措施,確保其成為現代軍事戰略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環。
進一步言,在城鎮防禦作戰中,憲兵部隊擔負著極為多元且關鍵的任務。相較於傳統的三軍部隊,憲兵不僅是單純的戰鬥支援角色,更在情報蒐集、治安維護、居民保護等方面展現無可取代之作用。回顧烏俄戰爭、以巴衝突等現代化戰場環境逐漸增多的城鎮(巷)戰,憲兵部隊的投入將成為戰場主動權掌控、確保戰鬥資源安全、並保障我戰略佈局的重要支柱。此外,於複雜的城鎮作戰環境中,敵我難以明確區分,作戰區域往往包含大量平民,使得作戰行動既需具備高效的情報掌控,又要注重平民安全和戰後秩序重建。
鑑此,憲兵部隊因其獨特的訓練和職責,成為多方位的穩定支撐,提供了多層次的戰略價值。以下就憲兵於城鎮防禦作戰的整體穩定中之具體效益概述之。
1. 精準情報蒐集與敵情鑑別
憲兵部隊憑藉密集偵察和情報分析能力,在複雜的城鎮環境中具備快速蒐集和鑑別敵情的優勢。不同於傳統前線情報,憲兵部隊的情報蒐集已透過平時情報與偵防工作,掌握敵方滲透、破壞行為的跡象,並將零散情報匯整成完整的敵情評估分析。這種情報網絡不僅能即時支援前線各級指揮官的決策,更能在混合戰環境中快速識別並分化敵軍戰力,避免敵人在城鎮中建立據點,對城鎮防禦而言,情報的準確性往往直接影響整體戰局的穩定性和主動性。
2. 維護城鎮安全秩序,協助居民保護與疏散
憲兵部隊在城鎮防禦作戰中亦承擔著保護居民與維持公共秩序的責任。在混亂的戰鬥環境下,居民往往會陷入恐慌,甚至可能成為敵方利用的工具或人盾(質)。透過其對敵我的識別、巡邏和管制能力,有效分隔敵我兵力與非戰鬥人員,與民防及友軍共同協助預置安全路線,保障百姓們能夠在危急時刻快速撤離;此外,憲兵的交通管制措施能防止平民進入危險地帶,避免無謂的傷亡,並減少我方前線部隊在作戰時的心理負擔和戰鬥壓力。
3. 關鍵基礎設施與重要防護目標的防禦
憲兵部隊負責保障城鎮中關鍵基礎設施與重要防護目標的防禦與警戒,是維持整體作戰與生存發展的基石。一旦這些設施受到破壞,不僅影響戰局運作,還可能威脅到居民生活和部隊士氣。憲兵部隊透過多層次的防禦和巡邏機制,建立防線,防止敵軍的襲擾與破壞,並確保後勤補給線的穩定暢通。這些設施的安全穩定直接決定著前線部隊的後勤支持和整體作戰能力,使憲兵部隊在防禦系統中不可或缺。
4. 後勤(軍事)交通管制與疏散路線防護
城鎮戰中的後勤供應線路是作戰持久性的核心,憲兵部隊在這方面扮演了關鍵角色。他們確保補給物資和增援部隊的交通路線不受干擾,並在必要時迅速清理道路、設置障礙防線,確保後勤線不被敵人切斷。當撤退成為必要選擇時,憲兵部隊也能有效規劃疏散路線,保障撤退部隊和疏散民眾的安全。這種後勤管理不僅支援了防禦作戰的持續性,還可使部隊在緊急情況下快速調整,靈活應對變化。
5. 協同友軍特種部隊執行精確反滲透行動
憲兵在城鎮戰中具備與特種部隊協同的優勢,尤其是針對隱匿在平民中的敵方特工(攻)。憲兵部隊可迅速鎖定可疑人士與地點,協助友軍特種部隊進行精確打擊,此種協同作戰的精度能有效避免平民傷亡,提升我軍作戰行動成功率。故憲兵的反滲透能力為城鎮提供了更高的安全度,得以使三軍與友軍部隊能專注於核心戰鬥目標。
6. 敵俘管理與戰場治安控制
憲兵部隊能迅速接管戰場散兵、殘敵和敵俘的有效管理,避免潛在的安全威脅。而戰後的治安控制對城鎮重建至關重要,憲兵部隊亦能迅速穩定局勢,避免敵方的襲擾或再反擊攻勢等,讓城鎮居民在戰後能迅速恢復正常生活。這種治安管理為後續的重建提供了穩定基礎,確保各作戰區秩序的穩固。
揆諸中外,憲兵部隊在城鎮防禦作戰中的重要性已超越了傳統的戰鬥支援與治安維護等任務,而成為維護整體戰術穩定、確保後勤支援、控制戰區秩序的關鍵力量。換言之,憲兵部隊因其情報鑑別、民心安撫及與特種部隊的精確協同能力,對於城鎮防禦產生深遠的戰略影響;其不僅是作戰中的支援角色,更是維繫整體防禦系統的穩固基石。當戰鬥結束時,憲兵部隊所提供的治安控制和敵俘管理,能使城鎮迅速進入重建階段,為戰後的恢復打下堅實基礎。透過多層次的任務執行,憲兵部隊展現出在現代化作戰環境中不可或缺的價值,其存在不僅增強了防禦縱深,更體現出忠貞部隊的「戰略柔性」,確保在敵我複雜交織的環境中穩固關鍵基礎設施、重要防護目標乃至城鎮安全,亦使憲兵部隊在防衛作戰中成為民心安定的重要支柱。(推薦閱讀:如何防中共封鎖台灣?顧立雄明赴立院專題報告 國防部「5大手段」曝光)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