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Open RAN(O-RAN) 的發展已行之有年,其概念早在3G轉替為4G網路時被提出,伴隨5G網際網路拓展之下,O-RAN的架構建置逐漸完備,加上O-RAN ALLIANCE成員逐年擴增,世界各地O-RAN網路的推動及部署進度紛紛興起。
然而世界網路市場仍在華為(Huawei)、Nokia及Ericsson等傳統網通設備大廠主導之下,電信服務商以及終端消費者包含民眾、企業戶及政府部門,能否接受並擁抱O-RAN,仍是O-RAN ALLIANCE的成員現階段持續關切的議題。
本文將回顧O-RAN近年來的技術變革、全球各地O-RAN佈局情形,並評析傳統設備大廠與O-RAN角逐通訊市場的情況,最後預測未來O-RAN發展以及探討台廠情況。
先快速認識O-RAN
Open RAN (O-RAN),全名為開放式虛擬化無線存取網路解決方案,主要提供大型/小型基地台通用的基
礎軟體架構,用以建立4G/5G雙重連線(Dual Connectivity)、配置小型基地台,目的在於以最少的資本支出、透過軟體調整來因應各式行動通訊服務。
回顧O-RAN近年的發展
回顧O-RAN的演進,O-RAN是現今O-RAN ALLIANCE標準化Open RAN的版本,並建立於3GPP的基礎之上,透過引入控制點-RIC、SMO、前傳拆分(FrontHaul)及新介面,並與Linux基金會合作創建開源軟體社群(OSC),使得整體行動網路朝向虛擬化、雲原生邁進。
3GPP架構與O-RAN架構差異(資料來源:TEJ自行整理)
而自2020年起,O-RAN ALLIANCE組織平均約每半年舉行「O-RAN Global Plugfest」測試大會,除了展現O-RAN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及發展程度外,更替O-RAN ALLIANCE的成員彼此撮合,激發廠商間的互通性並加速商用O-RAN解決方案的生態系統開發,旨在以透明方式打造永續且開放的 RAN生態系統。
其中陸續在數次大會上展現廠商間合作的成果,由下表可見:自2020年至2024年間,廠商間的合作逐漸從發展O-RAN技術、導入O-RAN框架後找到彼此的相容性,到近年運用機器學習、雲端服務等功能,將整體O-RAN領域帶往AI人工智慧的方向前進,也拓展許多網際網路連線服務的場景,目的係讓O-RAN與終端使用者更加貼近、方便且多元。
表一、O-RAN ALLIANCE Global Plugfest 測試大會合作成果
年/月 標題 廠商合作重點測試項目 2020/02 首次
測試活動 以亞洲和北美為實驗場地,驗證O1、A1和Open Fronthaul(開放式前傳)之介面規格。測試並整合符合於O-RAN Open Fronthaul介面要求的多供應商解決方案。首次展示5G商用產品之多廠商間的互通性,譬如NTT DOCOMO攜手富士通(Fujitsu)及NEC展示5G合作商品。智能控制點RIC的示範,展示E2閉迴路RAN資源控制和網路切片;並另於無線接取網路、邊緣雲、傳輸網路、核心雲和公共雲上示範多域和多雲環境的即時端到端網路切片和服務編配。 2020/11 第二次
測試活動 除了整合多家廠商的開放式前傳(OFH)外,另加入前傳多工器(FHM)、X2、A1、E2、F1和E1一同測試;並且部分使用場景亦加入RAN虛擬化和RAN智慧控制器(RIC)進行測試。印度巴帝電信及歐洲地區首次加入共同測試,與多個廠商驗證OFH互通性,以及O-DU系統驗證、X2介面及符合O1和E2介面、用於最佳化網路效能的RIC使用案例。北美地區廠商將聚焦在驗證O-RAN主要規範的演進,以及O-RAN軟體社群Bronze版本提供的增強功能和新功能。 2021/07
~11 第三次
測試活動 開放式前傳(OFH)實作方面的成熟度提升,使多家廠商在不同的網路設定、基地台類別、OFH 設定檔和RU/CU-DU產品組合中實現了互通性。針對O-Cloud產品和多廠商虛擬化RAN(varan)整合在多個地點成功完成測試;並也針對O-RAN基礎架構安全性的特定測試。進行多場使用O-RAN近即時無線智慧控制器(Near-RT RIC)和非即時無線智慧控制器(Non-RT RIC)的案例示範,如網路中斷自動偵測和恢復及端對端網路切片的延遲保障等。此外也進行各RIC介面、應用程式通訊協定及相關xApp和rApp方面的大量測試。北美地區著重在驗證O-Cloud基礎架構在延遲敏感應用程式中的行為,另外亦有RAN切片SLA、含有O-RU集區和多廠商切片的多營運商/多廠商RAN的AI支援的管理。 2022/06 2022年春季
測試活動 結合2022年06月的O-RAN ALLIANCE之產業高峰會,與開放測試與整合中心(OTIC)合作,進行O-RAN認證和徽章頒發計畫,並同時成立O-RAN下一代研究小組(nGRG),該小組將聚焦在以「Open」和「Intelligent」的方式應用於6G及未來網路標準之研究。歐洲部分,測試開放Xhaul傳輸解決方案,包括資料層的功能和效能測試,以及同步功能等。測試場景模擬了多種技術、通訊協定和封裝在現實中的部署,以獲得對受測解決方案的有效見解。亞洲部分,著重於驗證和確認各種測試在實驗室環境中的適用性,特別是開放前傳測試、端對端測試、阻斷服務(DoS)和盲目滲透類的安全測試;另外,此次測試亦包含O-RAN與物聯網IoT連結的最佳化(以3GPP/5G/E2E/KPI的端對端服務體驗為測試評量方法)。 2022/10
~12 2022年秋季
測試活動 亞洲部分以日、韓兩地為主,並延續2022上半年的測試項目,持續在一致性、物聯網、E2E進行測試,當中也包含開放前傳(Open Fronthaul)和安全驗證;另外利用OpenStack Tacker來實現vRAN開源軟體的應用示範。歐洲部分測試場景聚焦在xApps/rApps與近即時/非即時RIC的整合,以及xApps/rApps功能驗證;另測試O-Cloud平臺的性能。北美地區則以整合人工智慧/機器學習(AI/ML)以實現資源池和切片;另測試O-RU器件的一致性和性能、RIC、xApps、SMO,以及端到端互通性測試等。 2023/04
~06 2023年春季
測試活動 於2023/01與美國電信產業解決方案聯盟(ATIS)合作,預計導入O-RAN規格,以提高O-RAN普及度。亞洲地區以新款白牌網路設備持續驗證端到端O-RAN架構的安全性,並展示以無線接入RIC的支援服務品質和能源效率等功能。另導入機器學習、AI人工智慧及雲端解決方案,並展示應用於人工智慧、節點網路部署等技術。此次活動也融入O-RAN ALLIANCE先前在2022/12公布第七版開源軟體社群「G」,該軟體除了擴大技術專案數量至13個外,也增加新的AI/ML架構專案。 2023/09
~11 2023年秋季
測試活動 持續擴大O-RAN的新應用並驗證廠商之間的設備一致性、效能及相容性,解決多種問題以克服更廣泛的技術採用障礙;另外,此次測試針對都市環境及鄉村(農村)環境,使用O-RAN設備執行實際測試。此次測試將重點擺在AI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AI/ML)的應用普及化,以預期未來能實際使用在網路營運的智慧自動化。 2024/04 2024年春季
測試活動 此次延續2023年秋季測試活動,持續優化O-RAN能耗及效率之節約成效,並部署E2E模板、DevOps和測試自動化;另外拓展O-RAN白牌機多樣化的生態系統,並利用多個O-RU進行開放式傳輸測試。另外,雲端原生網路供應商Mavenir、VIAVI Solutions和CableLabs共同完成對RU、DU和CU的3GPP安全保證測試*,強化O-RAN傳輸時的安全性。 資料來源:美國商業資訊(Business Wire)網站,TEJ整理
另一方面,隨著世界各地越多廠商投入建置O-RAN專網,資訊安全的議題逐漸浮上檯面,因此O-RAN ALLIANCE透過制定規範使開放介面標準化,以及與資安廠商進行合作。此舉除了讓使用者降低對於O-RAN專網安全不信任度之外,也建置規範以布局未來6G的網路市場,目的欲讓全球網通市場朝向百家廠商一併角逐的型態,而非過往數家大廠壟斷的局面。
全球O-RAN部署情形
5G O-RAN技術的部署持續在全球各地發展中,並且也透過O-RAN ALLIANCE舉辦的測試活動,讓終端使用群體及消費者了解目前發展情況;然而主要發展的區域中,屬美國、日本及歐洲地區進展最為明顯。
美國
美國是最早進行5G O-RAN網路部署的國家之一,早在2020年美國政府已通過「美國電信法案」(USA Telecommunications Act),預計將在2021年至2031年撥款7.5億美元供建置美國本地5G O-RAN技術使用。另一方面,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影響之下,歐美政府對於「數位主權的確立及技術發展的提升」日漸重視,而過往因成本效益考量而大量採用中國製的網通設備及零件,隨著歐美政府重視地緣政治及5G科技競賽去中化之下,逐漸汰換,進而去擁抱5G O-RAN,創造所謂「乾淨網路」。
然而為了完全屏除中國企業,美國政府於2020年主導邀請AT&T、Amazon、Cisco、Google、IBM、Intel、Nokia、Nvidia、三星電子、威訊通訊及啟碁等廠商,一同創建開放式無線存取網路政策聯盟(Open RAN Policy Coalition, ORPC),目的係促進並打造安全且多元化的5G供應鏈;另外美國電信產業解決方案聯盟( ATIS)在同年成立Next G Alliance,以建立北美洲在5G演進歷程與6G發展中之卓越地位,其中亦包含發展O-RAN以及與O-RAN ALLIANCE合作。
除此之外,各家電信商、科技公司及網通設備廠商持續合作,從企業專網構築O-RAN的輪廓,期許之後將各個區域網路進行串聯,如美國衛星營運商Dish Wireless與富士通及三星等廠商合作,預期建構雲端虛擬化的5G O-RAN方案,目前已於2022年5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施行;並且在2023年6月Dish Wireless宣布,該計畫已覆蓋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制定的5G寬頻覆蓋目標近七成人口,且三星已交付2.4萬臺小型無限基地站台進行測試。另外,美國政府則於2023年6月宣布,預計將從2021年推動的1兆美元基礎建設法案中,提撥420億美元給美國當地50州和屬地政府,供興建大型寬頻網路基礎建設使用,目標在2030年前讓所有美國家庭能享受快速上網的服務,特別針對偏遠的鄉村地區,然而當中亦採用5G O-RAN的技術協助進行。
至於近期,則以美國電信巨擘AT&T及Ericsson合作,以及美國政府撥款投資O-RAN為焦點。其中AT&T於2023年12月宣布,將攜手Ericsson合作建置O-RAN網路,並以花費140億美元在5年間將旗下所有新推出的網路設備,都能支援5G O-RAN;而美國政府為了力抗華為壟斷全球網通設備,決定於2024年2月宣布提撥4,200萬美元,開發美國當地的5G O-RAN網路生態鏈,以挑戰華為的網通界龍頭地位。
歐洲
歐洲網通市場也因跟隨中美貿易戰進而展開行動。舉例來說,早在2020年底英國下令國內電信業者禁止購買華為的5G設備,並要求在2023年12月31日前將所有華為設備在網路核心的部分移除,並規劃在2027年12月31日以前移除所有5G網路中的華為設備;德國政府則為了減少對中國的網通設備依賴,將藉由制定《通訊系統安全法》,要求未來核心網路設備需通過內政部安全審查,藉此形成排除華為之效果。另外,德國政府近期與當地電信商達成協議,於2026年前移除核心網路中由華為及中興等中國網通設備廠生產的設備及組件,並且至2029年以前,全數中國製造的天線、輸配電線路及塔架部件將全數屏除,達成「乾淨網路」的願景。
取而代之的是,歐洲各國的電信及網通設備商逐步投入5G O-RAN網路中,因此於2021年11月,由德國電信、法國Orange電信、義大利電信、西班牙電信及英國Vodafone聯合發表「Building an Open RAN Ecosystem for Europe」研究報告,呼籲歐盟執委會及成員國加速開放5G O-RAN的技術應用。從國家政策面來看,以英國政府為例,自2020年起每年陸續撥款3,000萬至8,800萬英鎊不等,協助創新5G O-RAN各式解決方案的試點計畫。而德國政府則從2020年06月宣布1,300億歐元的經濟刺激計畫中,提撥20億歐元補助「測試新的網路技術」,其中大部分將用在開發5G O-RAN上。
再來以歐洲各個電信商來看,Vodafone先行於2020年10月承諾,於2027年以前設置2,500個O-RAN站點,並已於2022年1月在英國開通第一個5G O-RAN站點;截至2023年10月已開通22個,並將於2024年宣布將招標全球共17萬個O-RAN站點,其中有10萬位於歐洲。Orange電信則召集三星及Vodafone於羅馬尼亞的鄉村地區,進行各規格O-RAN無線網路設備之相容性測試,已於2024年2月在當地設置20個站點;而西班牙電信也與三星一同在德國推出O-RAN站點,初步計畫先行設置7座站點已測試效能及相容性。
此外,為了抗衡美國AT&T與Ericsson的大型合作,網通設備大廠Nokia也找上德國電信及富士通,一同部署德國5G O-RAN,初期將在德國北部新布蘭登堡地區提供服務,預計在2024年第一季展開行動,未來將拓展至德國其他地區。
日本
日本地區也是先行部署5G O-RAN測試的國家。首先,日本樂天電信於2020年起聯合Airspan、Qualcomm及NEC等企業進行部署商用O-RAN,並於2020下半年進行開放5G商用,並於2021年成立Symphony部門以拓展海外市場,目前已在沙烏地阿拉伯、英國、荷蘭、烏克蘭推行O-RAN網路。
另一方面,日本其他電信商亦加入O-RAN市場一同合作,如KDDI於2021年攜手富士通及三星,建構能與O-RAN相容的vRAN,在2022年2月成功啟用世界第一個商用5G Standalone(5G SA)的O-RAN站點,並陸續推廣至日本全國;而NTT DOCOMO也在2020年採用NEC Corporation及三星的介面及網路單元,聯手推出5G商用O-RAN多元網路設備進行測試,以拓展5G O-RAN專網。另外又於2023年發展「OREX」5G O-RAN品牌,發展生成式AI的大型語言模型(LLM)應用於5G O-RAN上,以滿足並優化客戶需求。
日本政府亦助長企業發展O-RAN的風氣,首先於2022年由日本國會通過《特定先進資訊和通信技術利用系統的開發、供應和部署促進法》,鼓勵企業部署含有國際認證的開放式架構設備,給予租稅補貼,另外也提供廠區給相關企業進行研究和試驗;另外,在同一年度的7月26日,日本政府總務省制定「2025年海外拓展行動計畫」,其中宣示以5G O-RAN 作為串接全球高速網際網路的願景,隔年5月更從日本經產省發展後5G的基金中,提撥200億日圓聘請日本廠商,一同開發高品質的O-RAN網路技術。
[中場休息] 立即訂閱TEJ電子報,即時掌握金融新知!
台灣的O-RAN參與情形
台灣也跟上全球的腳步開啟O-RAN技術的研究,以及與世界各地的廠商進行合作及結盟。當中除了政府的推動之外,一些網通大廠如啟碁、智邦及中磊等,也積極與國外企業進行合作及技術開發,以下將區分政府及企業兩部分介紹。
政府機構
台灣政府跟隨國際局勢一同將發展開放式網路架構擺在重要地位,其中行政院在「2021-2024年國家發展計劃」中,將「整合國產5G開放式網路架構解決方案」納入資訊數位產業之策略發展;另外在前瞻基礎建設的數位建設計畫中,斥資新台幣2.4億元推動「5G垂直應用場域實證、法規調適與網路資安之防護研析」計畫,欲使用開放式架構發展5G專網,預期可利用開放式架構佈建各個垂直智慧應用場域。
其中能符合國際O-RAN通訊技術規範並由台灣製造的白牌網通設備乃成為政策最重要的目標,故由政府攜手企業設立O-RAN測驗實驗室,期許能盡快與國際電信商接軌。其中包含由工業局於2020年補助設立、並通過國際開放架構組織(Telecom Infra Project, TIP)的5G開放網路驗測平台,以及由國家發展委員會(國發會)補助於2021年設立的O-RAN Alliance OTIC實驗室。
其中,5G開放網路驗測平台初期由Cisco導入5G核心網路的軟硬體及技術,並且台廠如智邦、明泰、智易等廠商以提供5G小型基地台、用戶終端設備(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 CPE)等設備加入測試實驗;而O-RAN Alliance OTIC實驗室則由耀登集團旗下耀睿科技成立,攜手中華電信進行測試,並已通過O-RAN Alliance認證,該實驗室也是亞洲第一家成立的民間測試實驗室,也是全球僅有的三間開源軟體社群實驗室(OSC Lab)之一。
此外,國發會亦在「亞洲.矽谷」推動方案中,將發展國產化5G O-RAN納入推動策略中,以計畫成果顯示下表,應用領域涵蓋醫療照護類、生產製造類、風電環保類、教育娛樂類及交通災防類,雖尚未運用在實際的主幹網際網路上,但經各種應用領域及測試結果遍地開花後,期望未來在套用到一般傳輸時,各個連線障礙及相容性差異之問題能被消彌。
表二、台灣O-RAN 在「亞洲.矽谷」計畫實際合作成果
種類 技術廠商/單位 實際施行成效 醫療
照護 中華系統整合/中華電信/巨量移動科技 高雄榮民之家使用5G O-RAN專網,結合AR和AIoT技術,提升照顧服務效率及品質。採用5G專網移動式精準醫療系統,消除急診室與救護車的隔閡,使醫院可在病患/傷者到院前,先行做好準備。手術室導入5G VR/MR技術進行訓練,提供真實手術場景之模擬,解決心臟科醫生培訓痛點;另搭配5G O-RAN,除了能即時生成高精度3D心臟成像圖外,結合AI輔助診斷,能縮短案件分析時間並降低誤診率。 生產
製造 先鋒機械/麗臺科技/亞旭電腦/國眾電腦/精誠軟體服務 使用5G專網並結合AIoT技術,打造積木式彈性智慧產線,讓工廠產線也能因應高度客製化需求,並改善稼動率及降低成本。農業科技亦能採用5G O-RAN網路,除了解決農業產地郊區訊號不穩、頻寬不足問題外,亦能結合AI技術以提升無人車自動搬運效率、防治蟲害,以及能讓農民精準施肥使降低成本。透過導入5G自主移動式AMR,自動在倉庫及各產線間搬運料件與成品,減少人力成本及錯誤率;另結合AR智慧眼鏡進行設備巡檢,可讓專家由遠距協同維修設備,減少產線故障之待修時間。導入5G AIoT監測配電盤溫度及計算真實能源使用,建構節能、安全又有綠色永續發展的智慧製造系統,結合AI影像分析可提升工業安全;另外透過3D LiDAR亦可即時回傳工廠各個角落的資訊,打造安全工廠環境。 風電
環保 華電聯網/資拓宏宇國際/大屯有線電視 利用5G專網結合VR/MR技術,降低相關專業人員教育訓練成本,並提升教育訓練之量能。採用5G專網結合AIoT技術,能即時偵測並蒐集離岸風電的數據,減少出海巡檢的次數,並提高台灣海洋能源環境大數據量能。霧峰生態智慧化球場採用戶外型與移動型國產5G O-RAN 解決高爾夫球場之訊號及人力不足之問題,並結合無人機並導入無人自動割草機,方便進行球場管理以及生態維護。 教育
娛樂 光禾感知科技/台灣基礎開發科技/緯謙科技/台灣固網/宏達國際電子/新永安有線電視/中華電信/光陣三維科技 高雄智慧城市展採用跨平台的5G-OMO多功能互動系統,並結合AI技術下,達到5G異地共演、地標地景AR行銷等應用。幫助中南部有線電視頻道業者,打造5G直播互動暨影音驗證場域服務。採用5G O-RAN,達成VR360環景演唱會之智慧商演,亦結合AI應用能讓螢幕前的觀眾與表演者進行互動。松山文創園區結合室內外5G專網融合技術,提供智慧廣告與即時翻譯,結合AR技術使遊客有更佳觀賞體驗;並導入AIoT設備,開發複合式園區能源可視工具、商家ESG能源管理工具等,協助園區減少能源消耗。結合5G O-RAN與XR技術建立攝影棚,除了滿足教材內容豐富性外,縮短城鄉之間教育及資源的落差;另透過科技輔具(如平板、VR頭盔等)進行沉浸式學習,改善學習成績並減少數位落差。棒球賽轉播結合5G O-RAN直播,除了能呈現360度全視角的立體好球帶,提升觀看體驗外;結合AI高速攝影結合3D即時渲染,可監測並記錄選手動作特性,以提升選手訓練效率。 交通
災防 和碩聯合科技/大同世界科技/中華電信 5G O-RAN專網結合可移動衛星之數位韌性通訊系統,以協助救災人員救災。採用5G O-RAN專網系統並結合低軌衛星,可提升海上航行時的傳輸量能及網路覆蓋。利用5G專網並結合行動通訊室內涵蓋技術,使列車發生突發狀況時能讓行控中心及司機能第一手掌握狀況,縮短應變時間。高雄輕軌採用5G O-RAN,運用其低延遲的特性,結合中華電信虛擬RSU技術,建構輕軌與一般道路路口之安全輔助系統,降低交通風險事件並替列車長爭取反應時間,提升安全品質。 資料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TEJ整理
民間企業
台灣廠商也順應這波「抗中援美」的5G O-RAN產業轉變,除了網通廠商開啟直接供應給下游大型電信業者這條銷售管道外,亦透過與專業通訊系統整合商及通訊軟體商合作,建立5G O-RAN軟硬優勢互補的合作關係。
首先以我國網通設備大廠啟碁為例,自2020年以來,除了持續與政府和國內廠商合作並發展台灣5G專網外,也協同緯創資通集團資源,一舉進軍參與美國政府的網路基礎建設,並持續供貨予北美電信商Verizon、T-molile,以及低軌衛星廠商Starlink;另一家網通大廠-智邦原為Meta的網路伺服器供應商,爾後打入北美電信商AT&T的5G網路架構供應鏈,近期亦與英國IC設計廠Picocom一同打造5G O-RAN產品,加速O-RAN市場的商用化。另外,顯著佈局於O-RAN領域的網通廠商-中磊電子,則先與樂天電信一同研擬商用O-RAN產品,後又踏入印度與巴帝電信合作推出O-RAN小型基地台,拓展5G O-RAN市場。
而在天線廠商部分,除了鴻海集團旗下台揚持續與北美電信商Dish Network合作外,耀登集團旗下耀睿實驗室也與工研院合作國產5G O-RAN部件,期許國內RAN技術在未來能與國際接軌。EMS代工廠部分,和碩及英業達陸續在海事通訊及智慧工廠等領域發酵;在當中,他們扮演系統整合商的角色,與國內外廠商和政府研擬O-RAN傳輸的解決方案。另外在雲端伺服器廠商方面,廣達集團旗下雲達科技也持續提供5G O-RAN的專網解決方案,前後與英特爾、輝達與Benetel進行技術合作,研擬新產品以佈局市場。
除了上述提及廠商,還有中華電信、智易、正文、聯發科、光寶科、明泰…等企業也有參與部署5G O-RAN領域,以及研擬相關領域產品和技術合作,將我國的5G O-RAN與國際接軌,並推廣至世界各地。
O-RAN的實際滲透率及推廣情形
雖然世界各地政府及電信廠商持續部署和推動5G O-RAN,引領全球網際網路邁進下一個網路世代,然而目前仍未明顯看見實際的成效。
首先,在討論O-RAN滲透率與實際市占率之前,應先評估整體RAN的市場概況。根據研調機構Mobile Experts統計資料顯示,過去十餘年間,全球RAN市場年營收落在350~450億美元區間,其中2023年約落在420億美元。另外,該研究觀察每一代行動通訊技術的成熟期到下一個行動通訊技術發展之前,整體RAN市場將呈現下滑趨勢,主要也因市場競爭導致成熟技術的網通設備定價下滑所導致。
現階段提供O-RAN網路設備的供應商分別為日本的樂天、NEC及富士通,韓國的三星以及美國的Maveni。然而以研調機構Dell’Oro Group揭示的統計資料,2023年全球網通設備市場仍由傳統提供品牌的網通設備大廠主導,尤其中國體系的品牌,華為、中興等合計市占率佔比仍高達四成;而三星、Ciena等推動O-RAN的主力廠商合計占比僅5-6%,其他眾多小廠則獲取近兩成的市占率,顯示現階段O-RAN推動仍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另外,研調機構Dell’Oro Group亦在針對近期O-RAN市場研究報告中指出,2023年O-RAN發展狀況不如預期,除了受到整體RAN市場下滑之外,也因2023年整體網通產業進行庫存去化而影響發展,加上O-RAN的技術穩定性不及於一般傳統網通設備廠商,迫使在拓展時頻遇瓶頸;其中2023年O-RAN收入占整體RAN市場僅6-10%。
總上所述,現階段整體網通市場仍以少數幾家傳統國際網通設備大廠所掌握,發展O-RAN的廠商仍需強化連接技術的穩定性及相容性,使在正式營運時方可獲得使用群眾的擁戴,進一步與大廠較勁與提高市占率。
未來發展趨勢及展望
為了解決商用化的普及度、連線的穩定度及應用別的廣度,目前O-RAN正朝向AI化、雲端化的方向前進。然而以傳輸方面,首先以5G-Advanced(又稱B5G或5.5G)做為銜接5G至6G中間的一項過渡技術,透過該行動通訊技術,可衍生出各項技術已支援多元領域的應用,其中代表性的技術有智慧網路自動化、XR及RedCap等,而5G O-RAN能結合當中的技術及資源,使各廠商間現有的技術和賦能進行優化及進階,以達到傳輸品質穩定性和技術間的相容性。
另一方面,生成式AI(Gen AI)絕對是近兩年來最具代表性的話題之一,對電信營運商(如中華電信、AT&T等)的助益除了能達到提高營運效率外,亦可增添未來電信營運商的新業務,其中歐盟也為此打造26億歐元的計畫,推動「下一代雲端基礎設施暨服務(IPCEI CIS)」,進而結合歐洲系統互通性、數據保密、永續與資安等標準的雲端與邊緣運算技術積極追求革命性創新,也為2030年數位策略目標提供所需的技術與解決方案。
除了電信業者,O-RAN也從這波AI浪潮中分一杯羹,在基於vRAN和O-RAN本身的系統,更能讓AI迅速融入通訊系統中,除了整合AI與RAN的流程,更有效的使用基礎設施、提高RAN的頻譜及節省成本和能源,並透過部署網路邊緣AI的服務,提供給客戶更多的AI-RAN新服務。其中在2024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2024 MWC)上,各國大廠紛紛推出最新的O-RAN解決方案,如Nokia、Ericsson及ABM等國外知名網通設備相關的公司展示結合vRAN、Cloud RAN技術的O-RAN解決方案;又或如Telefonica、SK Telecom等電信營運商,使用O-RAN和AI技術研擬電信的LLM(Telco LLM),及展示Gen AI平台和5G O-RAN專網應用,逐漸使AI-RAN的效益起步,帶往整體網通產業邁進新的一頁。
結語
Open RAN(O-RAN)的出現,確實已讓整體網通產業探索一道與過往不一樣的門,然而因連線技術穩定性和相容性不足等原因,使推廣進度仍然緩慢,當初最吸引商用市場的「低成本」特性也未顯現,使得現階段的5G O-RAN多限縮在小規模的專網應用。
但是隨著各國政府的引導,加上各個大型廠商積極投入之下,使5G O-RAN的議題持續備受重視,進一步衍生各類型的應用,並在各個場景下發揮功效。台灣的政府與廠商也積極參與其中,目的係透過這次的5G O-RAN革命使網通產業的影響力大洗牌,讓台灣的網通產業逐漸成為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並且結合未來的新興科技,使整體網通產業朝向下一個通訊技術世代邁進。
若讀者想進一步了解,可以訂閱 E-JOURNAL 閱讀更詳細產業研究與企業財報整理!
如果各位讀者對於本文、TEJ 資料庫有任何問題,或是想進一步獲取關於 TEJ 資料庫的操作權限,歡迎留言、來電或來信詢問。
延伸閱讀
https://www.tejwin.com/insight/%e7%b6%b2%e9%80%9a%e7%94%a2%e6%a5%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