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查證】雞蛋微波變炸蛋?吃一口雞蛋後舌頭被炸爛?微波當心!專家詳解正確觀念

MyGoPen

發布於 03月14日18:20 • MyGoPen

網傳「嘴裡的雞蛋把舌頭炸了!雞蛋爆炸的威力有多大?」影片,片中提到雞蛋用微波爐加熱會爆炸,有人以瓦斯用水煮也在嘴裡炸開、甚至是吃了幾口後才炸。專家表示,一般民眾應該都知道雞蛋不管生、熟,都不能放進微波爐裡加熱,而正常雞蛋以瓦斯用水煮應該不會出事,傳言影片的雞蛋可能已開始腐敗、產氣。傳言雖是善意提醒、但缺乏背景脈絡並大量串接爆炸畫面、易造成恐慌,呼籲民眾不只雞蛋,帶殼、膜、皮的食物都不應用微波爐烹飪、復熱。

雞蛋把舌頭炸了?雞蛋微波變炸蛋?
原始謠傳版本:

美女吃了一口雞蛋, 舌頭被炸爛變成啞巴 爆炸原因讓人感到后怕#雞蛋 #社會百態 #生活

主要流傳這些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科普節目實測 連蛋包湯都炸
傳言說「如果說女子的雞蛋是因為工作人員用微波爐加熱才產生爆炸」。MyGoPen 查詢網路上據公信力的公開資料,根據公視、國科會合作的科普網站「科技大觀園」2015 年的節目「真假!微波蛋會變炸『蛋』?」,該節目實測以下幾種微波爐的使用狀況:
(1)生雞蛋、(2)無殼固體狀的水煮蛋、(3)殼上有裂痕水煮蛋(4)有殼水煮蛋,全都爆炸。(5)「蛋包熟」的蛋包湯微微炸開,(6)「蛋包未熟」的蛋包湯整個彈跳爆開。

該影片解釋原因是「不管生蛋、熟蛋,內部水分因加熱而變成水蒸氣、體積膨脹」。食物內的「含水量」是微波加熱原理的關鍵。
(一)雞蛋無論生熟、有殼沒殼都不應用微波爐
MyGoPen 諮詢科學知識網站「跟著鄭大師玩科學」,專家鄭永銘的解釋如下:
(1)微波帶殼、膜、皮的食物之所以會炸開,是因為密閉容器內的水蒸氣無法散逸,基於水的沸點依外界氣壓而異,當帶「殼、膜、皮」的內部水蒸氣無法散逸導致氣壓變大時,水的沸點就會升高,亦即水將無法沸騰而形成過熱水。一旦該食物從微波爐取出後,經由咬破、戳破了限制膨脹的外層時,過熱水所受壓力一旦下降,就會突然沸騰,水在沸騰變成水蒸氣的體積變化約 1700 倍,因此形成將食物炸開的現象;這就像「蹦米香」一樣,瞬間釋放的壓力,讓米粒中的過熱水瞬間汽化將米粒撐大。
(2)以國科會示範影片中的微波蛋包湯為例,由於微波加熱是直接射進蛋內來加熱、可以整體同時均勻快速受熱,如果外層的「蛋白」已煮熟而且包覆地很完整,只要微波的時間夠久,蛋內是可以超過 100℃ 而同樣也呈現高壓過熱水的狀態,熱氣出不來、當壓力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爆開。
(3)因此國科會實測影片中的微波蛋包湯之所以會炸開,就是因為加熱時間長達 8 分鐘,通常使用微波爐煮荷包蛋的建議時間是先加熱 1 分鐘,再用牙籤在蛋黃上戳 6、7 個孔,然後才蓋上可微波的蓋子。所以基於上述的原理,如果是用微波爐做茶碗蒸的話,由於缺乏帶殼、膜、皮的限制膨脹條件,蛋黃被打散、沒有蛋殼膜,因此是安全的。
由上述專家詳解可知,傳言「用微波爐加熱生雞蛋、去殼,吃時可能會爆炸」為正確資訊。
(二)瓦斯水煮蛋理應不會爆炸 可能是「壞蛋」已產氣
傳言提到「一名女子用天然氣水煮雞蛋,剛咬上一口,突然一聲巨響」。鄭永銘解釋,用瓦斯爐加熱食物時,受熱是由外傳導至食物內部,與微波爐整體同時均勻快速受熱不同。
(1)以「帶殼生雞蛋」為例,用瓦斯爐水煮的方式加熱較慢、較溫和,氣體有足夠的時間通過蛋殼上的孔隙逸出,不像用微波爐的話,氣體會在內部蓄積的壓力難以釋放。
(2)用瓦斯煮水煮蛋時,是藉由熱傳導將熱量從水傳遞至蛋內,由於鍋內的水在一大氣壓(atm)下沸騰時溫度為100℃,蛋外的水溫最高就是 100℃,在100°C的滾水中,蛋是由外而內漸漸升溫、蛋白會先被煮熟,蛋內溫度理應不會比蛋外沸騰的100℃水溫還高,這種情況下蛋內不會有沸騰的水蒸氣,只會有氣室內的空氣因膨脹而通過蛋殼上的孔隙逸出;因此鄭永銘認為傳言影片提及的「用天然氣煮了水煮蛋,剛咬上一口,突然一聲巨響」應該不至於發生,畢竟使用瓦斯來水煮帶殼蛋或水波蛋,並不曾聽過突然炸開的事件。
(3)鄭永銘研判,傳言影片可能是一顆已經開始腐敗的雞蛋,腐敗菌會分解蛋內成分而產生硫化氫等氣體,如果加熱這種腐敗的帶殼雞蛋時,由於外層蛋白已煮熟且包覆完整,因腐敗而生成的氣體就會在蛋內蓄積而產生高壓,一旦咬破、戳破限制膨脹的蛋白,就有可能直接炸開。
由上述專家詳解可知,傳言說「用瓦斯來水煮生雞蛋、去殼,吃的時候可能會爆炸」為特殊情況、必須具有蛋內已腐敗產氣等特定條件,傳言最後雖然有說「還有人說可能是因為雞蛋本身就是壞的」等平衡說法,但缺乏整體背景知識及事發脈絡過程,傳言串接大量炸「蛋」影片易造成恐慌。

多數民眾已知雞蛋不能用微波 其實香腸、帶皮水果也不行
鄭永銘提醒,雖然大部分的民眾都知道雞蛋不能微波,但還是要再叮嚀一次,「帶殼、膜、皮的食物都不可微波」,所以除了雞蛋,包括香腸、熱狗、栗子,以及番茄、葡萄、整顆蘋果等帶皮水果也不能微波,要使用別種方式加熱
根據國科會科技大觀園的網站上的「為什麼微波爐不能加熱蛋?」曾科普微波爐的加熱原理,提到:水分子由一個氧及兩個氫原子組成,水分子的一端帶著正電,另一端帶著負電,在電場中正電的一端會轉向電場的負極,而帶負端轉向電場的正極。如果電場不停地轉、水分子就會跟著轉。用在微波爐上的電磁波每秒鍾要轉二十幾億圈,水分子們就以這樣的速度跟著轉而產生的熱量,但生雞蛋因為蛋殼含水量極少,蛋黃、蛋白含水量非常多,微波時間一久,蛋裡的水變成蒸汽、加上蛋殼不透氣,使得內部氣壓增加而可能爆裂。而經濟部標檢局曾於 2020 年 8 月在官網宣導「防範微波蛋變炸彈,不可不知的 5 項守則」,其中提到「帶殼雞蛋、帶皮水果、密封式餐盒等都不適合放入微波爐加熱」
結論
總結而言,傳言提到的「不管生、熟,雞蛋不能放進微波爐加熱」是過去民眾都已知的基本常識,傳言還提到的「雞蛋用瓦斯水煮後,也可能炸開」,專家認為應是雞蛋已開始腐敗、內部已產生氣體所致,傳言影片說「吃了幾口後,卻猛的炸開」,可能是民眾剛吃幾口、沒感覺到口味有異,繼續吃到雞蛋內部才爆開。總之,傳言說法大致沒錯,所以專家也再次提醒民眾,不管是雞蛋,或是其他帶有殼、膜、皮的食物,都不應該用微波爐。

資料來源: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 防範微波蛋變炸彈,不可不知的5項守則
國科會 科技大觀園 - 為什麼微波爐不能加熱蛋?
諮詢專家:
跟著鄭大師玩科學 - 鄭永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