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以及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3位科技產業領袖不約而同點名「機器人」將是下一波革命性浪潮,全球對人形機器人的關注隨之升溫。台灣也有一家公司,早已默默深耕相關領域,並以機器視覺為核心技術,抓住這波新機會。
成立於1990年的聰泰科技,是全球最大的影像擷取卡公司之一,擁有多年影像處理經驗。如今,聰泰正將自身軟硬整合技術,轉向支援AI邊緣運算與機器人應用,成為這場機器人風潮中的關鍵推手。
「不同市場對影像傳輸的需求都不同,如何把視覺跟大腦做順暢的連結,就是我們的技術核心。」聰泰專案經理李宗霖說。
不只賣擷取卡,聰泰轉型影像AI解決方案提供商
影像擷取卡(Capture Card)是一種讓電腦或機器能夠「看到世界」的裝置。它可以接上攝影機、感測器,把拍攝到的畫面即時傳入電腦,再由AI模型進行分析與處理。
過去這類設備主要應用在直播、監控領域,如今則隨著AI與機器人技術成熟,演化為內建GPU、AI模組的小型系統,具備即時影像辨識、物件偵測,甚至語意理解能力。
對人形機器人來說,攝影機是「眼睛」,而影像擷取卡就是將外界資訊送進機器人大腦的「神經通路」。在AI時代,這類裝置已不只是橋樑,更是讓機器人能「看懂世界」、即時反應的關鍵核心。
回顧聰泰的發展軌跡,早期公司專注於電視卡代工,後來轉型投入安防影像擷取,再順勢切入爆發中的直播市場,服務如Twitch等遊戲實況平台所需的擷取與傳輸設備。在這些領域累積的影像技術,成為聰泰後續切入AI與機器人應用的基礎。
聰泰近年成立AI團隊,並與輝達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將影像分析技術整合進輝達Jetson嵌入式平台。
這為什麼重要?
包括Fourier Intelligence等新一代人形機器人開發商,已明確採用輝達Jetson邊緣AI平台。這使得Jetson合作夥伴如聰泰,成為中小型機器人開發團隊的重要支援力量。
更關鍵的是,聰泰的角色不只是硬體供應商,而是「硬軟整合的解決方案提供者」。
「公司的軟體工程師大概佔了8成,」李宗霖說,硬體設計好之後,還需要大量的軟體開發來整合運作,「這剛好是我們的強項。」
聰泰也樂於接下許多其他工業電腦廠不願承接的「客製小單」,「別人不做的客製單,我們就接起來,接久了這個市場就是你的了。」李宗霖說。
客戶需求五花八門,有些希望板卡上多加兩個插槽,有些只需要簡化版配置。雖然客製化會增加設計與開模成本,聰泰則透過模組化設計,將零件拆分、靈活拼裝,提升彈性與效率,穩穩抓住客戶黏著度。
延伸閱讀:台積電工程師的一天!6AM~10PM時程表一次揭曉,還有「台積電之歌」
從影像擷取走向邊緣運算,卡位機器人與AIoT
隨著AI模型越來越複雜,且強調即時性與在地處理(on-device inference),邊緣運算需求也隨之成長。聰泰近年大力投入這塊市場,目標是從傳統影像擷取卡公司,轉型成「影像工業電腦」領導者。
聰泰總經理林宏沛曾於2024年8月櫃買中心業績發表會中表示,2025年市況令人振奮,「目前只有聰泰一家在做影像工業電腦。我們把餅做大之後,業績自然會發生。」
在2024年,輝達推出Jetson Orin NX、Orin Nano等嵌入式核心模組,聰泰也同步推出相應的工業電腦產品線,主打高效能、低功耗、小型化設計,專門支援智慧製造、智慧城市與機器人開發應用。
聰泰也基於Jetson架構研發一款輕量型工業電腦「Pandora」,利用塑膠外殼取代傳統工業電腦的金屬框散熱鰭片,重量僅470公克,單手就可以輕鬆拿取。客戶也可以自行搭配擷取卡組合,藉由輕量、客製化主板,主打智慧零售和機器人互動軟體設計的市場。
輝達2025 GTC大會,聰泰也以合作夥伴身份參與展出,展示AI視覺辨識與邊緣推論應用,進一步深化在全球AIoT生態系的角色。
「輝達已經是晶片和軟體架構的標準制定者,」李宗霖表示,「合作廠商就是要不斷跟進,開發新產品,才能應對快速變化的客戶需求。」
在人形機器人這場剛起跑的長征中,聰泰也許不是最醒目的主角,但卻可能是不可或缺的技術支柱。
當AI不再只是雲端的演算法,而是被實體化、裝進會移動的機器人身體裡,影像擷取與邊緣運算的重要性也將與日俱增。這家來自台灣、擅長解決「影像傳輸+AI整合」問題的公司,或許正站在一條通往未來的軌道上。
延伸閱讀:全球10大IC設計排行出爐!輝達稱霸,「這家」成唯一衰退公司,產業洞察一次看
延伸閱讀
晶片戰爭作者:台積電白宮記者會取得「非凡成功」!示警台灣半導體要注意2個人
台灣之光!清大何凱鈞獲CodeVita世界冠軍:如何挺過6小時寫Code馬拉松,擊敗53萬人?
「黃仁勳不會講空話,AI還會成長!」緯創曝未來規劃:狂攻邊緣運算、機器人軟體!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