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嬰幼兒便祕怎麼辦?及時發現才能早期治療

媽媽寶寶

發布於 2023年09月20日08:00
排便頻率│嬰幼兒便秘│腸胃功能│滲便│不易解便│益生菌│腸胃道問題
排便頻率│嬰幼兒便秘│腸胃功能│滲便│不易解便│益生菌│腸胃道問題

(家長若擔心孩子有便祕的問題,建議直接就醫,千萬不要自行診斷,而延誤治療的時機。圖/shutterstock)

一般來說,嬰幼兒的排便頻率應是每日一至兩次或兩至三天一次,未足月的新生兒則因為腸胃功能發展尚未完全,一天中可能會排便一至七次,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簡睦旼指出,家長若擔心嬰幼兒有便祕的問題,可先拉長觀察期,若發現寶寶解便次數持續減少、不順,建議直接就醫,千萬不要自行診斷,而延誤治療的時機。

正確判斷.有效解決寶寶便祕

通常,便祕的定義為排便時有困難,會出現乾硬、顆粒狀或帶血絲的糞便,而且解便次數趨少,同時可能有腹部不適的情形,為了幫助新手父母更清楚寶寶是否有便祕,簡睦旼醫師提供三種判斷方式:

1.排便次數減少

一週解便次數少於兩次、三天才排便一次。

2.解便不順

出現食欲不佳、精神不濟的表現,排便時,容易哭鬧不止且費力。

3.糞便形態改變

排泄物呈現乾硬且顆粒狀態,或者因過於粗硬,而導致肛門裂傷、出血。

滲便就是拉肚子?

若是寶寶有滲便的情形,就代表可能已有便祕,而出現滲便的狀況,是因為嬰兒的直腸已被固態的硬便塞住,只剩下液態的糞水能夠排出,假設父母誤以為是腹瀉而未及時處理,便容易因為直腸內水分愈來愈少,而產生更為乾硬的糞便。

寶寶會有此症狀,多數是由於長期有「憋便」的行為,提醒家長,務必注意孩子的排便狀況,若有解便困難、不順的時候,須即時就醫以幫助改善問題。

排便頻率│嬰幼兒便秘│腸胃功能│滲便│不易解便│益生菌│腸胃道問題
排便頻率│嬰幼兒便秘│腸胃功能│滲便│不易解便│益生菌│腸胃道問題

(寶寶會有滲便症狀,多數是由於長期有憋便的行為,請務必注意孩子排便狀況。圖/shutterstock)

便祕分類要知道

寶寶便祕的分類上主要分為「功能性」及「器質性」,針對這兩大類別,簡睦旼醫師有以下說明:

1.功能性

95%以上的寶寶便祕都是屬於此類型。多與飲食習慣改變、腸胃道吸收,及未養成固有的排便習慣有關,由於以上的功能性原因,所以造成腸胃道失衡,進而導致便祕。

2.器質性

器質性便祕是由於「臟器」發生器質性病變而造成的便祕,若家長發現從初生寶寶開始就出現不易解便、延遲解出胎便,同時伴隨嘔吐、生長發育遲緩、膽汁性嘔吐等症狀時,就須特別留意嬰兒可能患有先天性腸胃道構造、功能異常、內分泌代謝、肛門瘻管等等的疾病。

若是分屬於功能性便祕的類型,只要透過飲食的調整、讓嬰幼兒養成固定的解便習慣即可改善,但若是爸爸媽媽觀察到寶寶有器質性便祕的症狀時,就需儘速前往醫院就診,避免讓狀況日趨嚴重。

排便頻率│嬰幼兒便秘│腸胃功能│滲便│不易解便│益生菌│腸胃道問題
排便頻率│嬰幼兒便秘│腸胃功能│滲便│不易解便│益生菌│腸胃道問題

(若是觀察到孩子有器質性便祕的症狀時,需儘速就醫,避免狀況日趨嚴重。圖/shutterstock)

寶寶便祕常見4原因

新生兒腸胃功能尚未發展完全,其實較容易有腸胃問題。對此,簡睦旼醫師提出寶寶便祕常見的4個原因:

1.飲食不當

若是嬰幼兒飲食狀況偏向高蛋白食物,而缺乏碳水化合物與纖維時,容易造成大便乾燥、變硬,進而阻塞腸道。

2.餵養方式

由於配方奶大多是由牛奶製成,相對來說,酪蛋白的比例較高,也易使腸道吸收的速度、蠕動較緩慢。

3.飲食習慣改變

四至六個月大的寶寶,開始處於從母乳銜接到副食品的階段,可能會因為食物的調整與不同,而出現便祕。

4.心理因素

若是糞便過於粗硬,在解便時會引起嬰幼兒的疼痛感,曾有負面經驗的前提下,更讓他們對於排便感到懼怕,進而有「憋便」的行為產生,惡性循環下就容易引發便祕。

排便頻率│嬰幼兒便秘│腸胃功能│滲便│不易解便│益生菌│腸胃道問題
排便頻率│嬰幼兒便秘│腸胃功能│滲便│不易解便│益生菌│腸胃道問題

(已有便祕,建議還是直接就醫較妥當,才不會讓病況愈來愈嚴重。圖/shutterstock)

寶寶便祕4解方

當家長發現寶寶有排便不順的情形時,許多父母會優先開始尋找適合寶寶的益生菌,藉此改善腸胃道問題,不過,簡睦旼醫師提醒,當已有便祕時,建議還是直接就醫較妥當,才不會讓病況愈來愈嚴重,同時提出4種有效解決的方式供爸媽參考:

1.哺餵方式調整

母乳中的乳糖成分,能促使嬰兒的糞便較軟,也因此用母乳哺餵的寶寶便祕的機率稍低;若是喝配方奶的人有相關狀況時,建議可改為部分水解蛋白的配方奶,就此減少因腸胃道無法消化配方奶中的大分子成分(牛奶蛋白),而導致便祕的機率。

2.建立固定的排便習慣

六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能開始訓練他們在每日的固定時間排便;至於一歲以上的幼兒,可利用餐後三至五分鐘出現「胃腸反射」的時機點,鼓勵他們坐上小馬桶,感受便意,做到的孩子可給予獎勵。

3.副食品的食材選擇

四至六個月大的寶寶已開始食用副食品,建議可選擇富含纖維的食物來製作餐食,促進腸胃蠕動,例如:香蕉泥、糙米、地瓜、蔬菜泥、紅蘿蔔泥等等。

水分的補充

從母乳轉為副食品階段的寶寶,須特別注意水分的補充是否足夠,以免因為母奶減量而導致水分攝取不足。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寶寶便秘怎麼辦?這4種類型的寶寶最容易便秘!
寶寶便秘了嗎?嬰幼兒「嗯」不出來的症狀與解方!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