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鐵道到冰品、從海洋到大地、從文學到戰爭⋯⋯2013 年創立至今的宜東文化,是一間以企劃力為底蘊的策展公司,擅長將看似難以下嚥的議題,透過資料爬梳、田野調查、設計發想,轉譯成貼近場域的展覽,並連結回常民的生活軌跡。
創辦人羅健毓喜歡和夥伴們親自到外頭體驗、在市井裡當路上觀察家,遇到居民隨口搭聊,美食當前更義不容辭。這些在交陪(kau-puê)中閃現的靈光或許轉瞬即逝,卻牽動著宜東文化對策展工作的核心信念——做眾人之事,讓展覽面向大眾。
團隊策展,沒有明星
過去畫廊工作經銷高檔藝術作品的經驗,讓羅健毓發現,相較於服務單一群體對高價作品的慣性追求,創造能包容多元族群需求的作品更能滿足自己。她選擇透過策展落實這份心意,於是對宜東文化來說,「站在觀眾的立場思考」是開展創意的基礎態度。
可你我那麼不同,如何確保作品內容能服務到最多的觀眾?羅健毓從根本的團隊組成來回應:「我們公司的團隊組成,不同的同事有不同風格,我會平衡團隊的各種向度,包含專長、興趣、性格與年齡層等; 我覺得當你對外的觸角感受打開,作品就可以有很多溝通的方式。」
這連結到她對策展人內涵的想像:抱持開拓的視野、開放的感受,比擁有藝術或策展相關學經歷更為重要。羅健毓重視從生活經驗拓展的想像能力,她樂見夥伴們在宜東適性發展,經常讚嘆他們如何發揮不同性格專長,靈活地轉化工作內容;一提及團隊,羅健毓語調裡藏不住榮光,但她仍強調公司裡沒有單一個明星,即使她是老闆,也僅是團隊中的一個部分。
那老闆角色是整體的哪個部分?除了「出來負責」以外,這個角色更是一雙能夠判斷品味與情況的敏銳之眼,引導團隊在對的方向和位置上踏實前進。
「我喜歡做整合性、能夠面向人群的工作。」羅健毓將此歸功於過去的人生歷練,好比學生時代念傳播攝影卻沒錢買相機,她用最陽春的傻瓜相機克難地雕琢構圖,後來幸運到英國攻讀藝術節慶行銷,則是與各色人種和跨國文化頻繁碰撞,這些挫折與翻越,讓她長出堅毅與慶幸並存的靈魂,而後「看東西、看人、看同事」,很多事情就這樣看懂了。
覺察與同理,每次溝通都是學習
看懂的也包含業主的難處,因而在策展工作上,理解情況後的下一步是知道怎麼溝通:「有時候業主心裡想的並沒有真實表達出來,你得去感受、去觀察有沒有訊息隱藏在話的背後。」羅健毓認為溝通包含兩個核心,一是覺察,二是同理,這件事情很重要,她到現在仍在學習。
十多年來,當然也有和業主溝通無效的時刻,回想情況,她進一步說現在懂得為自己設關卡,避免衝突太快發生。「比如我知道自己比較沒耐心,有些會議就不要一開始去對到,透過同事做前面的訊息溝通,我也能讓自己聽到任何變化時都先緩一下、沉澱一下。以前工作喜歡什麼都要快、都要回應,可是面對不同的人應該要有不一樣的處理方式,這是近期一個滿好的學習。」
在業主之外,另一個要溝通的面向是大眾。羅健毓直覺反思策展人在這階段擁有的權力:「當你面對大眾時,你要餵養什麼內容? 如果所有人都在餵養設計,那它會變成永遠是同一種頻道,但宜東的專業是企劃,藉此我們去把屬於政治、人權、民主與自由的觀點,轉化成讓年輕人感同身受、讓小孩也能理解的內容,這是我們的目標。」
一路走來,是否曾糾結於失敗的溝通?羅健毓思考後回答:「我覺得也不能說失敗,因為大家立場不一樣,你要嘛就堅持、要嘛就妥協。目前為止我覺得我們的選擇都沒有錯,從中會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知道什麼樣的狀況在未來就盡量不要接觸。」將經驗視為學習,她認為不妨在堅持己見時練習溝通的藝術,也是工作技巧的鍛煉。
處理議題不容易,羅健毓最珍惜全力以赴的同事,因為她理解箇中難處:「很多東西要拿起來又要輕輕放下,那你到底要放下哪些?有時候可能情緒太滿,觀眾離場後反而感到沉重。」這也是議題,關於「夥伴們都作為創造者,也作為一個人」,如何拿捏自己與作品的關係反而是專業工作者回過頭得持續消化的成長。
那些藏在生命細節裡的韌性
當羅健毓回想起過去,已經能夠拿起又放下的,是10年前在日本地鐵上哭得歇斯底里的自己。
當時她與三位老闆看見日本、香港、韓國都在做飯店型博覽會,台灣怎麼會沒有?她想去做,「可是萬事起頭難,你沒有辦過人家怎麼知道你?我還記得那時候代表團隊去日本招商,我一天拜訪好幾家畫廊,要自己對地圖、對時間。那天的招商拜訪已經被好幾家畫廊拒絕,我怕回台灣老闆會罵我,很緊張很擔心,眼看下午剩最後一家,我打電話給對方說等一下要過去,對方卻說不好意思臨時不能和我見面,那通電話讓我不顧一切在地鐵上大哭。」她生動描述故事情節,豐富的表情、清晰的邏輯,彷彿談的是昨晚剛看完的戲劇片段。
跨越爆炸的情緒之後,那次的高壓和挫折經驗,為羅健毓帶來在創辦宜東之前自認最具開創性的成就——舉辦台灣第一次的飯店型藝術博覽會 Young Art Taipei,將藝術品與飯店場域結合。這種作法既不失品質,又能省去過往傳統博覽會所需的高昂場租,因而新秀藝術家得以帶著相對低價的作品入展,也吸引年輕藏家入門藝術市場,促成整體環境的正向循環。
羅健毓突破固有模式的思維,照顧不同群體的眼光,這樣的敏感度從何培養?回顧生命經驗,她以作為女性的生理來談:「比如生理期的不舒服、比如懷孕,這都涉及身體的改變,我覺得女性在養成過程中遇到的變化是多的,每一次不管我們心理上是否接受,就是得經歷。」除此之外,放到社會脈絡去理解,還包含性別上、外型上的幽微爭逐,「這些事情非常非常小,現在講出來可能人家都覺得在開玩笑,但我認為如果一個女性可以度過這些環節,有些事情會反映在性格上。」
她觀察女性在議題細節的處理,在人事或行政的溝通上都較有優勢,策展的圈子裡,女性策展人的貢獻並沒有少,宜東團隊當前也是女性夥伴居多,若說女性有任何難得特質,大概是她們從那些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裡,收放出的強大韌性。
從策展回到生活,好好照顧夥伴與自己
如今宜東也是個十多歲的孩子了,羅健毓說:「我覺得宜東已不算是年輕的團隊,我想下一個十年非常重要的,就是在人員穩定後,讓我們想做的事情更專精,另一方面也期待新血加入,可以開創一些可能性。」
她笑自己是個愛進辦公室的老闆:「沒事就會進來看啊、晃啊,同事們就一直問我要不要去做個spa?要不要去洗個頭?今天要不要休息一下?」講到這裡她和同事都活潑起來,讓人感受到空氣中散發的有機和信任,總歸一句「就是說實話,就是互相」,如果有什麼情緒和困擾在工作不能解決的,就見縫插針問彼此:「要不要一起吃個飯?」
談話裡,羅健毓的思考模式總是先歸零、回到基礎,如同她每次策展前的深呼吸、緩緩蹲下,再理解與落地。這樣的習慣回歸個人,或許也作為一種提醒,讓我們在做任何事之前,先別忘記回頭照顧值得好好生活的自己。
宜東文化創意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arthp?locale=zh_TW
官網:http://www.arthappening.org/
更多展覽資訊請詳見宜東網站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