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什麼是本益比?可以用本益比作為選股指標嗎?

CMoney

發布於 2021年04月29日02:56 • CMoney官方
什麼是本益比?可以用本益比作為選股指標嗎?

巴菲特曾說過:「現在買進價值被低估的股票,未來就可以賺錢」但我們要怎麼判斷現在的股價是便宜還是貴呢?這就要認識股票市場中常用的指標「本益比」,還有要如何運用本益比來幫助我們選股呢?讓我們開始吧!

什麼是本益比

首先來了解什麼是「本益比」,主要指的是成本和獲益的比例,Price-to-Earning Ratio,簡稱PE或PER,Price就是你買進的價格,通常是指股價,可以理解成買進股票的「成本」,Earning就是獲利,每股的獲益金額,通常會用EPS。本益比的公式就是,現在的股價除以預估未來每年每股的盈餘。

舉例來說,一家公司的股價10塊,每股盈餘是1塊,本益比就是10。可以理解成,我大概需要投資這家公司10年的時間才能回本。學會本益比可以知道「我買進股票後,多久才可以回本」,它也可以拿來當作一檔股票「到底是貴還是便宜」的指標,但要怎麼看呢?

舉例現在有A和B兩家公司,這兩家公司每年一股都可以賺到1塊錢,等於A和B這兩家公司他們股票的獲利能力、賺錢能力是一樣的,但是A公司的股價是15塊,它的本益比就是15,B公司的股價是12塊,它的本益比就是12。

這時候你會發現,明明兩家公司的賺錢能力是一樣的,但是投資人卻要投入比較高的成本才能買入A公司的股票。所以從本益比我們就可以知道,A和B兩家公司比較下來,買B公司的股票是比較划算的選擇。本益比的數字越小,回本的速度就越快。

本益比有什麼注意事項

本益比真的越小越好嗎?本益比適合當作我們選股的指標嗎?上面有學到,本益比的數字越小,代表投資回本的速度就越快。但正確的本益比計算,應該是要用「預估未來每年每股的盈餘」來做計算,現實生活中所使用的大多都是用「過去的每股盈餘」來代替未來盈餘的預估值。所以本益比只能用過去的數據去推測未來,但並不是每家公司的獲利能力在未來都是可以這麼穩定。現在賺錢的公司未必未來不會虧錢,現在虧錢的公司未必未來不會賺錢。

另外,本益比其實只有考慮到當年度的股價和的獲利能力,並沒有考慮到其他公司營運的因素。舉上述例子來說,A公司的本益比是15,B公司的本益比是12,看來買進B公司的股票是比較划算的選擇,對吧?但是卻沒有考慮到,A、B兩家公司的本益比背後有這樣的差距,可能是因為A公司已經連續五年穩定獲利一塊錢了,但是B公司前五年的獲利可能都是起起伏伏不太穩定,兩家公司過去的數據一比,就知道其實A公司才是更妥當的投資選擇。

舉例護國神山台積電來說,在股價300元的時候,它的本益比大概在16-20左右,現在600元左右,本益比已經30了,30在台股裡面它算是本益比偏高的了,但是如果你因為本益比偏高,就覺得台積電太貴的話,那就會錯過許多投資台股龍頭的機會。

產業類型也是容易造成本益比誤判的情形,就科技類股來說,因為本益比並沒有把未來的科技發展考慮進去,如統計至2021/3/3的特斯拉,其本益比已經高達1077,高到不可思議,但這就代表著未來沒有投資特斯拉的機會嗎?

本益比只能是其中一個參考指標

本益比適合拿來當作選股的指標嗎?本益比具有一定參考價值,但並不能涵蓋一檔股票的所有層面,它不能也不是唯一的參考指標。參考本益比之後,也要去探究每家公司的營運體質怎麼樣,去了解這檔票的本益比為什麼會呈現這個數字,深入研究背後的細節和因素,如過往的EPS是否有穩定成長、ROE、盈餘分配率、風險係數、公司未來的展望,綜合多項指標才是在做投資時比較安全的做法,買錯絕對比買貴更浪費。

 

更多股市觀點,好文推薦你:

 

本文為CMoney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shutterstock / 撰文者:William;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理財不難懂,我們講得hen簡單!加入「理財hen好懂」粉專,每天瀏覽 5 分鐘,學習理財輕輕鬆鬆!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