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低有庭院,買高怕地震
每次談到這個問題,好像就回到「青菜蘿蔔各人愛」的狀況。
當年住在上海的時候,曾經碰到當地的房仲說:「你們臺灣人最喜歡一樓,一樓都是臺灣人在買,買不到就買二樓。而且臺灣人不喜歡超過二十五層的高樓層!」感謝他的分析,身為臺灣人,我猜前者是認為有院子可用,或是出入方便,後者則是因為怕地震吧!
在青埔,目前最高樓層是太子馥三和冠德青樸匯,都是二十六樓吧?但是,中悅建設剛剛把圍籬豎起來,上面清楚寫著要蓋地標三十三樓的建築物。而最低的集合住宅社區,大概就是A17 附近的帝一莊,好像只蓋了六樓呢!
在預售屋或是先建後售開賣時,大部分的定價都是多一層大約每一坪多個幾百到一千元,所以低樓層和高樓層相差幾十萬到幾百萬,是很普遍的現象,就看消費者是否因為價差而改變樓層選擇。
關於樓層還有很多故事,例如不要四樓、不要二樓,或是不要中繼水箱的十三樓、不要頂樓等等。
越高越安靜,那可不一定?
在此分享一些不太一樣的觀點,例如水岸宅文宣寫到「越高越貴」就有點奇怪,雖然說登高望遠的道理還在,但是樓層低一點才親水,坐在客廳就可以看到水景啊!如此一來,這樣的建案應該不同於一般選擇方式,同理可知,公園宅也是如此,只有稍低的樓層,才容易看到公園。
另外,越高越安靜的道理,也就不一定了,如果馬路兩邊都是差不多一樣高的大樓社區,聲音會往上傳,有時變成住在十樓也聽得到樓下的喧嘩。
也有人不愛頂樓,怕會漏水或是太熱,但是現在建築技術已經好很多,不需要太過擔心。倒是有些社區會把頂樓作成特殊樓層,例如合併為樓中樓或變成一戶,想買還要額外的預算。
在上海,公寓房子(小高層)有「金三銀四」的說法,就是三樓最好,其次是中位偏上的四樓。其實,哪個樓層比較好,就風水和氣勢上,觀點可能大致相近,意思就是十二層樓的建築物,大概就是六到十樓;二十樓的,就是十到十五樓之類。換言之,不是只看某一樓層是不是最好的選擇,而要看整棟樓高來評估。
最後,再以一個笑話來結尾,有些人可能因為工作或是家人安排,同時間住在不同的城市,例如臺商、臺幹,大家開玩笑說盡量買一樣的樓層,千萬不要上海住家買十二樓,辦公室買九樓,臺灣住家十四樓,父母在老家買了四樓,然後進電梯就得想一下自己在哪裡!
*本文摘自《羅姐談好房》,博思智庫 出版。
【作者簡介】
朱承天(羅姐)
目前擔任「我是青埔人」版主及管理員,於「我是青埔人好房」社團撰寫「羅姐談好房」專欄,針對目前房市和房價等趨勢進行精準分析,提供買房投資或自住與投資的讀者一個有用參考,文章點閱率超過上萬。
曾在營建行業工作約八年,加上零售管理店面和賣場時,跑過臺灣大鄉小鎮,對於商業空間租售小有心得。
從小嚮往成為「筆舌兩尖,義勇當先」的幫派俠女,所以唸了新聞科系、做過報社記者、電視節目編劇、廣播節目撰稿,以及主持人、雜誌編輯。
從媒體轉行做公關,在當時台灣最大的公關公司擔任總監。而後又跨入零售業、居家連鎖業,擔任行銷和營業主管。
十餘年前到中國大陸,前後在最大的 IT 連鎖賣場企業,擔任品牌總監、浙江衛視的子公司擔任動漫商品的品牌主管。任職期間,動漫展活動人潮成長五倍,創下業績記錄,並開發超過 200 項授權商品。
「中華財富傳承顧問協會」顧問,並擔任「吉格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總監,負責新項目開發。
著有《德國市場遊 歐陸零售筆記:可以學x可以看x可以吃x可以買》(2017年9月);《零售點睛術:美西2500公里x歐洲8000公里的商機科普筆記》(2020年7月)
粉絲專頁:「我是青埔人」臉書社團,隨時獲得第一手的好房洞察!
留言 1
🍂hsia🍃
房市熱讓ㄧ些加盟店違法亂紀行為更加囂張。
屋主自己花錢在591刊登廣告,居然發現有【中X房屋仲介加盟店】複製屋主廣告,改個小地方,地址,樓層,坪數全複製。
打電話去店質問主管刊登者,他和我核對廣告內容說該篇廣告,是他們刊登的。之後有位年輕人打電話來道歉,說刊登廣告者是他同組的,再哀嚎他很久沒業績,才大膽這麽作,是希望幫我行銷。。等等
我心存善念,想說不要毀了年輕人前途,請他用書面照實敘述盜賣過程,他感激說好,要帶主管送道歉書來。我要他在道歉人旁蓋上加盟店店章,馬上翻轉說那廣告不是他刊登,弄錯。。。。
原存善念放他一馬,怕他矇上,再自導自演帶主管至歉戲碼,馬上變臉,真的可惡至極,決定詢法律途徑處理,年記輕輕敢盜賣別人房子,再長知識後不知要再做什麼驚天動地的違法亂紀行為,無藥可救。
2021年04月15日10:13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