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致命蟲吻,存活率僅剩4成!簡易分辨6種蟲咬:其中1種酷愛「腋下、內衣邊緣」

太報

更新於 2020年06月29日13:14 • 發布於 2020年06月29日08:35
隱翅蟲引起皮膚發炎。(圖片來源/Facebook)
隱翅蟲引起皮膚發炎。(圖片來源/Facebook)

夏天是蚊蟲大量孳生的季節,不論民眾在怎麼會防蟲,至少都會被叮咬一兩口。然而,會叮咬人的蟲百百種,怎麼知道是被「哪種蟲」咬到呢?醫師葉懿德教你「簡易分辨法」。

1. 蚊子

民眾在被蚊子叮咬後,皮膚通常會出現小腫包。然而,若兒童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那麼患處就很有可能長出小水泡

另外,蚊子叮咬除了會讓皮膚搔癢難耐以外還會傳播嚴重疾病,例如登革熱、茲卡病毒、日本腦炎、瘧疾、屈公病等。若民眾不幸感染登革熱,將會出現高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出疹或明顯的出血症狀

蚊子大多會在早上9點及下午5點出來覓食,民眾怕被咬可以避免去「多蚊子地區」。

2. 小黑蚊

在台灣常見的「小黑蚊」其實就是本土特有種「台灣鋏蠓」。

小黑蚊本身不攜帶傳染性疾病,但卻會「集體攻擊」獵物且分好幾次吸血,但每個人被叮咬後的皮膚反應不同,紅腫發癢到過敏都有。然而,由於小黑蚊的口器較短,比較不能穿透衣物。因此,民眾若用布料將皮膚包裹嚴實,就可以有效預防

早上10點到下午2點是小黑蚊出沒的高峰時段。

被跳蚤咬。(圖片來源/Facebook)
被跳蚤咬。(圖片來源/Facebook)

3. 跳蚤

跳蚤的彈跳高度大約是一個「小腿」長且不會只咬一個地方。因此,若叮咬位置大部分集中在小腿以下,紅疹又呈現「一直線」或「三角形」排列、間隔約1至2公分、10至50元銅板大小,那麼很有可能就是被跳蚤叮咬了。

此外,跳蚤是一種寄生性昆蟲,只要有動物的地方就會有跳蚤出沒。若家中環境出現跳蚤,一定要做好除蟲作業。

4. 隱翅蟲

隱翅蟲俗稱「青螞蟻」外觀橘黑相間,在夏季活躍且具有趨光性。

隱翅蟲本身不會叮咬人,卻擁有讓皮膚「灼熱、刺痛、起水泡」的有毒體液。若民眾不小心摸到、打死,其滲漏出來的毒液將會造成皮膚發炎、起水泡甚至是局部潰爛,嚴重時可能會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民眾切忌徒手拍打或捕捉隱翅蟲,建議用扇子、輕吹請牠離開。若真的不慎被隱翅蟲體液噴濺,應立即使用大量清水沖洗並就醫治療。

5. 恙螨

恙螨(丨ㄤˋㄇㄢˊ)的唾液會造成皮膚表皮及真皮細胞壞死,形成一個「不會痛」的痂。然而,恙螨很有可能攜帶立克次體細菌,導致民眾患上「恙蟲病」。

恙蟲病起初的症狀與感冒極其相似,都會產生發燒、喉嚨痛、咳嗽、肌肉痠痛、關節痛等問題。然而,發病幾天後,病患將會開始出現高燒、劇烈頭痛,軀幹及四肢冒出暗紅色皮疹等臨床症狀,死亡率高達60%

由於恙螨喜歡躲在深山、草叢中,因此,清明連假後會出現比較多的恙螨病患。

6. 禽螨

禽螨叮咬後的患處與跳蚤類似,導致許多民眾無法分辨自己到底是被什麼咬到。然而,禽螨叮咬的位置「很特殊」,大部分會出現在衣褲的交接處、胸腹、腋下或是內衣邊緣

禽螨靠吸鳥血維生,所以如果窗邊或冷氣上有鳥巢,就要特別小心禽螨爬進室內。

延伸閱讀:
偷偷爬上來!「毒液噴出」男子冒荔枝般的水泡!醫生:隱翅蟲不用「打破」就可以灼傷人
龜殼破裂水族館照顧20年!海龜野放直奔故鄉:正跟海豚一起享受溫暖海水

 

喜歡這篇文章嗎?
 快來媒體小農灌溉太報吧!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56

  • 彭彭
    民眾切記徒手拍打或捕捉隱翅蟲 記者寫文章麻煩寫好好嗎?這是要害死人是不是?還切記? 你打看看?
    2020年06月29日11:41
  • Austin
    錯字連篇!這樣的也能發新聞?🙄🙄
    2020年06月29日11:26
  • 嘟嘟🫧🪼
    原來是深山、‘’草蟲中‘’0.0吖 我以為是草叢🤔
    2020年06月29日10:16
  • DaiGuo
    我記得討論度超高的城市 隱翅蟲氾濫一陣子要政府幫忙驅蟲 有人不知道是想護航還是真的不懂 居然說只不過是個蟲子還拿蟑螂比 說難道家裡一堆蟑螂也有找政府嗎? 嚴重性不同的昆蟲也能一起比較 真的夠厲害的
    2020年06月29日11:20
  • Jimmy(Jamey)
    草魚我吃過,草蟲麻煩給張照片提供辨識一下,感謝。
    2020年06月29日11:2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