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種呼吸道病毒流行,疾管署監測流感疫情可能在春節達到高峰,除了常見的發燒、喉嚨痛之外,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治醫師張家銘也提醒,若錯過72小時內的黃金治療期,可能會留下面部不對稱、口眼無法協調等「面癱」後遺症,常常被人忽略,值得注意。
張家銘在臉書發文指出,關於「面癱」,是顏面神經因急性炎症或腫脹受到壓迫,導致面部突然癱瘓,在這波流感高峰中,是容易被忽略的併發症之一。他也強調,「面癱」並非突如其來發生,其實早在發病前幾天,身體可能就發出訊號,這些面癱的潛在誘因包括:
一、臉:突然覺得一側臉麻麻的,刺刺的,或者像被東西壓住。
二、耳朵:耳朵周圍隱隱作痛,聲音稍微大一點都覺得刺耳。
三、味覺:舌頭前半部分對甜味和鹹味變遲鈍,好像味覺開了靜音模式。
四、眼睛:突然乾到爆,或者相反,眼淚像水龍頭一樣停不下來。
五、最近才生病:剛得過流感、感冒,或者嘴巴邊冒出皰疹。
張家銘強調,「面癱」不是一個等著自然好的病,72小時內治療是黃金時間,越早開始治療,效果越好。其治療可藉由類固醇、抗病毒藥物,以及人工淚液保濕眼睛,一旦出現警示症狀,千萬別拖延就醫。另外,家中有「面癱」病史或其它免疫相關疾病,也可以進一步進行基因檢測,了解自身風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