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曼谷大樓震垮 陳菁徽:社會韌性關鍵在於第一時間照護

中華日報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立委陳菁徽表示,緬甸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再次提醒我們:當危機來臨,社會韌性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人民能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穩定醫療照護的關鍵。(記者吳文欽攝)
立委陳菁徽表示,緬甸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再次提醒我們:當危機來臨,社會韌性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人民能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穩定醫療照護的關鍵。(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國民黨立委陳菁徽卅日表示,緬甸發生規模的強震,連泰國曼谷的高樓都震垮了,而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再次提醒我們:當危機來臨,社會韌性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人民能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穩定醫療照護的關鍵。

陳菁徽說,政府最近在舉辦社會防衛韌性演習,但她想問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如果我們的醫護體系本身都撐不起來,這些演練的意義何在?

陳菁徽提到,現在的現實是什麼?護理人力嚴重不足,病房無法全數開放,甚至連最基本的生理食鹽水都缺貨快一年。衛福部的政策不是沒端出來,而是總端一些無法落地的方案,護病比制度推了沒人執行,白班津貼講了幾年還在研議中,這樣的醫療體系,怎麼可能真的有韌性?

她表示,作為一位在第一線工作的醫師,每天都收到來自醫院現場的訊息——護病比過高、人力不足、夜班壓力爆棚、工時失衡……這些問題不是災難來臨才會爆發,而是每天都在上演的醫療現場。

陳菁徽質疑,當真正的地震、颱風或其他重大事故發生時,我們要靠誰撐起這個社會?答案是醫護。但當我們的醫護早就疲於奔命、離職潮一波接一波的時候,怎麼撐得起來?

陳菁徽呼籲政府,不要再把「韌性」當成宣傳口號了。真正的社會韌性,是你願不願意在平時就誠實面對問題,願不願意改善制度、補足人力、確保基礎醫材穩定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