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過去一整年的國會亂象歸咎於傅崐萁,但其實更大的關鍵是黃國昌。傅崐萁固然在理念與意識形態上與民進黨對立,也想方設法要透過國會最大黨黨鞭的優勢擴大自己的權力,但他缺乏方法與路徑。是因為黃國昌,以他出身泛綠陣營且擁有中研院法律所研究員的背景,給了傅崐萁更多的膽量與指引。他們倆人互通聲息、沆瀣一氣,有福同享,有難一起擔,從國會擴權法案遭宣告違憲,到癱瘓司法權、監察權,到搶錢3千億又大砍中央政府總預算2千多億,彼此互為奧援,做壞事的膽子也就越來越大。
黃國昌是個充滿「怨念」的政客,他的怨念首先來自於他初入政壇的人設。黃國昌很年輕就成為中研院終身職的研究員,既是「學運導師」,又自認氣宇軒昂,絕非池中之物,所以很早就設定了「一屆立委、一屆縣市長、一屆總統」人生規劃。只是,立法院是合議制,時代力量又是小黨,加上議程控制在當時擁有過半多數的民進黨身上,他只能用咆哮與大力反對民進黨政策來凸顯自己。
柯建銘是最早看穿黃國昌這種浮誇性格本質的民進黨人之一,所以他們倆人關係最差,黃國昌也最恨柯,在蔡英文剛執政時,她十分疼愛黃國昌這位康乃爾的學弟,還屢屢充作兩個泛綠黨團的調人。但無論如何,黃國昌這時候還是「綠」的,他雖然常與民進黨衝突,但公開的言論比執政的民進黨更獨、更左、更進步,更在意轉型正義,當然也更痛恨國民黨。
2018年底,民進黨遭逢地方選舉大敗。黃國昌看衰民進黨在一年後的大選交出政權,於是努力地扮演「綠營反對派」的角色。首先,他棄選汐止區立委,很早就充滿機心地想跟這場他預期中的敗選責任切割;他公開說民進黨不可能在2020立委選舉中過半,還在黨內會議宣稱如果他站上總統選舉辯論台,蔡英文會多「挫」云云。直到選戰末期還主導總統專機私菸案議題,以為可以在選戰最後關頭重擊蔡英文選情。
不過,這一切並未如黃國昌預期發展。蔡英文創新高的總統得票數與民進黨國會再次過半,導致黃國昌沒有任何機會以綠營救世主的姿態出現在支持者面前。而民進黨在選前100天緊急補提名28歲的賴品妤還成功當選,讓黃國昌這位大學者更是顏面無光。昔日的「戰神」頓時之間變成被人訕笑的「怯戰神」,人設極為難堪。
2020年大選後,黃國昌知道自己在泛綠群眾面前已經不再有任何公信力,所以開始就大力調整自己的政治站位。他先是巴著館長陳之漢,透過直播經營自己的粉絲,也維持自己在政壇的基本聲量。他知道時代力量再無利用價值,於是開始攀上柯文哲的民眾黨,甚至自願伏低做小,簽下絕不干涉黨務的賣身契以換得一席不分區立委。去年8月的柯文哲貪瀆案是意料之外的發展,加上民眾黨舉黨上下都多少涉入柯案,在權力中空下,竟讓黃國昌以一介「客卿」入主民眾黨,成功奪權。
黃國昌與柯文哲一樣,都是眼高手低的政客;他們自認是人中龍鳳,既是高人一等,所以把別人的付出與協力視為理所當然。黃國昌對於他從政之初民進黨人的禮遇與助選毫無感念,卻對民進黨蔡英文沒為他清出一條從政捷徑,得以直攻雙北市長感到怨恨。黃國昌打心眼底看不起「老政客」柯建銘,偏偏柯建銘當初對四分之一罷免門檻的堅持,最後竟鬼使神差地挽救黃免於被罷免,得以延續政治生命,這讓他非常難堪。黃國昌更怨恨賴品妤這小妮子100天當選立委的神奇紀錄,這是他的一根恥辱柱,只要賴品妤還在政壇活躍一天,都在提醒外界黃國昌其實是個「怯戰神」。面對這一切,惟有民進黨的失敗才能稍解他心頭之恨。
怨念的力量無限大,所以當這股力量掌握未來3年台灣政壇關鍵少數時,它破壞的力量也無限大。黃國昌治下的民眾黨不只是反綠急先鋒,藍白也將彼此牽引,互為狼狽,大力地推動台灣的仇恨政治。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