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護理人力告急、離職潮不斷》護師工會揭血汗真相:工時爆表、薪資凍漲...政府與醫院不作為

信傳媒

更新於 02月13日03:32 • 發布於 02月13日01:32 • 陳稚華
全台各大醫院皆面臨護理人力不足、缺工日益嚴重的問題。(圖片來源/freepik)
全台各大醫院皆面臨護理人力不足、缺工日益嚴重的問題。(圖片來源/freepik)

台灣醫療體系長期仰賴護理人員的辛勤付出,但護理人力短缺問題卻日益嚴重。

儘管政府有提出部分措施,希望能改善缺工狀況,但護理人員的工作環境與薪資待遇仍然未見根本性改變,導致大量護理人員選擇離職或轉行,甚至赴海外發展。

根據台灣護師工會統計,113年12月有381名護理人員離職,114年初更有324人離開,顯示即便在年終獎金發放期間,仍有大量護理人員選擇離開職場,而許多護理人員選擇在過年前就辦好離職手續,以避免承受過年期間的超時工作壓力。

「這不僅反映了護理工作的嚴峻現況,更是醫院與政府長期忽視護理人力困境的結果。」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顧問陳玉鳳接受《信傳媒》訪問時直言,政府近年來推動夜班津貼、護病比調整等措施,試圖改善護理環境,然而這些措施多流於形式。

陳玉鳳進一步指出,春節連假醫院急診室塞爆,醫護人員應接不暇,中部某醫院院長採取緊急應變措施,力拚患者入院後48小時內完成住院,但此舉讓護理師大嘆吃不消,「叫護理人員自假承攬工作,規避勞基法,出事誰負責?」

護理缺工現象已不是新問題,且有越演越烈的趨勢,護理人力不足,對於醫療體系與病患照護品質造成了嚴重衝擊。

<strong><span style=
護理人員的工作環境與薪資待遇仍然未見根本性改變,導致大量護理人員選擇離職。(圖片來源/台灣護師工會提供)

護師工會揭護理人員面臨的4大挑戰

「我前年就在講這是30年來最大護理師離職潮,但政府也沒在聽。」陳玉鳳無奈表示。

她提到,除了離職潮,護理人員的工作條件也日趨嚴苛,例如有些醫院採用「8-8班」制度(從早上8點上到晚上8點),即每天12小時的長工時,且經常超時工作,「通常不可能真的12小時就結束,」這種連續數日超時工作的情況,已讓許多護理人員身心俱疲。

此外,醫院普遍採取的「跨科支援」政策,即要求護理人員在不同科別間支援,導致工作量激增,進一步加劇離職潮。

陳玉鳳表示,許多醫院採取「挖東牆補西牆」的方式,透過跨科調度與削減護理人員假期來填補人力空缺。「但這些作法只會加重護理人員的工作負擔,進一步惡化離職潮,且醫院管理層普遍缺乏與基層護理人員的有效溝通,導致勞資矛盾升高。」

陳玉鳳指出,目前護理人員面臨的挑戰包括:

1. 護病比過高:導致工作負荷過重,影響病人安全與護理品質。

2. 超時過勞:加班文化氾濫,護理人員長期處於身心俱疲的狀態。

3. 職場霸凌與權益受損:因人力不足,請假困難,甚至生病也無法休息。

4. 跨科調動支援:人員被迫應付非專業領域的病患,增加風險與壓力。

護理人員薪資提高?真相:底薪調高、夜班津貼和績效獎金取消

她表示,護理人力流失的根本原因,在於低薪資、惡劣勞動條件、過勞、跨科支援、高護病比、職場霸凌、休假困難等問題長期未獲改善。

「即便政府宣稱提高夜班津貼,醫院也宣稱加薪,實際上,薪資結構未見合理調整,績效獎金遭削減、加班費無法領取,甚至因關床等因素,護理人員仍須承擔人力成本壓力,使整體待遇與物價上漲幅度嚴重脫節。」

陳玉鳳指出,護理人員的工時遠高於一般職業,長期輪班與夜班加重身心負擔。例如,部分醫院要求護理人員每周連續上3-4天12小時班,嚴重影響健康。此外,由於病房人力不足,護理人員經常需額外支援急診或其他科別,進一步加重工作負擔。

「雖然政府與醫院近年來宣稱調薪,但實際上拿到的薪水並沒有增加!」她表示,部分醫院以提高底薪為由,削減績效獎金,使得實際到手薪資未見顯著增加,「根據統計,美國護理人員年薪可達240萬新台幣,澳洲則約210萬,而台灣的護理人員年薪普遍不足百萬,荷蘭面對護理罷工,也是直接調薪。」

陳玉鳳也提到,若是年輕一輩的護理人員,要轉職相對容易,且很多人也斜槓、兼職做其他工作,不會單靠護理一份薪水,但對一些資深但仍拿低薪的護理人員,轉職並非易事,需要靠夜班加給來為自己加薪,「重點是有的醫院很扯,本來有提高夜班津貼,但如果那晚夜班沒有收治病人,醫院就把夜班津貼也拿掉,這樣夜班是做辛酸的?」

<strong><span style=
荷蘭面對護理罷工,快速調薪因應。(圖片來源/陳玉鳳提供)

政府與醫院再不行動,醫療恐難以為繼

面對護理缺工問題,陳玉鳳表示,政府和醫院一定要採取更積極的對策,否則醫療體系將持續惡化,護師工會要求政府及醫院負起責任,立即採取行動,包括:

1. 盡速將三班護病比入法,確保合理分配護理人力,提升病人安全。

2. 嚴格執行勞基法與職安法,遏止違法超時工作與過勞現象。

3. 提高健保費護理給付,不再對醫院點值打折,使護理人員薪資符合國際標準。

4. 改善職場環境與勞動條件,杜絕職場霸凌,保障護理人員正常休假與合理輪班。

5. 民眾應尊重醫療人員,改善對護理人員的不當言行,共同維護良好的醫療環境。

陳玉鳳強調,政府與醫院應調整護理人員的薪資結構,確保薪資增幅能夠實際改善護理人員的生活品質。且應採取類似歐美國家的做法,提供穩定且具競爭力的基本薪資,而非透過變動性獎金來掩蓋薪資不足的問題。

另外,陳玉鳳表示,政府應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勞動權益保障,落實《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4條,使護理人員能夠透過合法手段爭取自身權益,且政府應要求醫院落實必要的勞動保障措施,如加強對醫院違規行為的監督與處罰,確保護理人員不被不當對待。

台灣護師工會2023年8月18日在行政院前舉行「降低護病比保病安護職安」快閃活動,高喊「高護病比等於高死亡率」、「政府8年全執政,護理更血汗、職場更危險」。(攝影/陳稚華)
台灣護師工會2023年8月18日在行政院前舉行「降低護病比保病安護職安」快閃活動,高喊「高護病比等於高死亡率」、「政府8年全執政,護理更血汗、職場更危險」。(攝影/陳稚華)

護理缺工問題已嚴重影響台灣醫療體系的正常運作,若不積極改善,未來恐將面臨更嚴重的醫療崩壞。陳玉鳳也強調,護理人員是醫療體系的基石,當護理崩潰,受害的是全民,政府與醫院若不正視問題,醫療量能將持續崩壞,最終影響每一位病人。

「唯有真正落實改革,才能留住護理人員,守護國人的健康與醫療品質。社會大眾、政府及醫院應共同努力,為護理人員爭取合理權益,避免台灣醫療體系進一步惡化!」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