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Q:產後憂鬱症不需就醫,很快會痊癒?
吳珮全醫師表示,若為初期適應身分轉變、照顧寶寶等壓力,而產生的情緒低落情形,多半一段時間後會痊癒,但若低落情緒持續超過2週以上,並伴隨失去照顧寶寶的能力時,就可能為產後憂鬱症,較難自行好轉,建議儘快尋求心理諮商或尋求精神科醫師診治,避免轉為較為嚴重的憂鬱症,不僅治療較不容易,也會需要花更多時間來改善。
Q:男性也會出現產後憂鬱症?
吳珮全醫師表示,許多人可能難以想像,懷孕生子的人是媽媽,爸爸怎麼會出現產後憂鬱症?但其實根據國外研究發現,一年平均約有10%的爸爸會出現產後憂鬱症,其中又以新手爸爸出現的機率最高,其症狀以易怒為表徵,大多是無法適應身分轉變、外在環境變化或睪固酮下降影響情緒而引起。由於易怒情緒時常與工作、經濟壓力大做聯想,爸爸自身與家人並不易發覺,若伴侶發現,另一半在自己懷孕至寶寶出生後1年左右期間時常出現易怒情緒,就可能為產後憂鬱症,建議可尋求醫師診治。
Q:平時樂觀,不會面臨產後憂鬱問題?
每個媽媽產後都可能受到荷爾蒙波動影響,與個性樂觀並無關聯,目前並無平時樂觀的人就不會面臨產後憂鬱問題的說法。吳珮全醫師指出,在臨床上,也會觀察到,有些媽媽在他人面前時,會刻意展現樂觀,但自己獨處時,就會陷入低落情緒;有些媽媽則因習慣做決定的當下,較少預先設想後果而帶給人樂觀印象,樂觀的定義並無法一以概之,但相較而言,若平時個性較為內向、易鑽牛角尖,不善與人溝通,比較負向或內向性格的媽媽,就容易出現產後焦慮、憂鬱症。
(圖/shutterstock)
Q:產後憂鬱症媽媽出現尋死念頭,如何提供協助?
當聽到產後憂鬱症媽媽說出「好想死」這句話時,多數人都會非常緊張、不知所措,曾心怡心理師建議,藉由談話,讓媽媽覺得想死的念頭與舉動有被理解,就能降低負面情緒的強度與傷害自己的念頭。例如:可先嘗試詢問她想了結生命的原因、當下心中出現哪些情緒、認為自己哪裡做不好,以及身為媽媽覺得自責與痛苦的地方等,傾聽其想法、難處,不給予評論,最後表達自己能理解其感受且願意給予陪伴,亦能建議她進行哪些活動、做哪些事,幫助轉移注意力,暫忘尋死的念頭。
Q:產後憂鬱症媽媽不停哭泣,怎麼辦?
曾心怡心理師表示,面對產後憂鬱症媽媽不斷哭泣時,可詢問其當下是否希望有人陪伴,或是能擁有自己的空間,待抒發心情後再找人傾訴。有時身旁的親友也會疲憊或不知所措,這時,建議也能誠實地表達自身感受並拋出尋求專業醫師協助的建議,例如:「看到你哭,我也很難過,有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但我會陪伴你尋找專業人員協助,這並不是丟下你不管,而是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方法來陪著你一同解決」,這樣的話語可讓有產後憂鬱症的媽媽感受到安慰,知道有人願意為自己想辦法,另一方面,交由專業人員來幫忙,也能減輕家屬的負荷與壓力。
延伸閱讀
.想當神隊友?新手爸爸也有產後憂鬱症,一旦有症狀也要多尋求諮詢協助!
.當媽媽陷入產後憂鬱的情緒中,隊友可以做的7件事,幫助另一半甩開憂鬱情緒!
.彥婷產後進入哺乳地獄!強逼自己親餵瓶餵又石頭奶,累到產後憂鬱!護理師一句話她崩潰大哭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