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打掃真麻煩,如何減少做家務的煩躁感?一分鐘家事簡化法:養成讓生活更舒適的好習慣

50+好好

更新於 2024年12月12日06:52 • 發布於 2024年12月12日07:00 • 50+選讀

文/艾波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

編按:「一分鐘原則」強調凡是能在一分鐘內完成的事,立即執行。掛外套、清理水杯等小事,累積下來能減少生活雜亂,提升效率。這個方法能幫助你在零碎時間中找到秩序與輕鬆,讓生活少點「阿雜」。試試看!也許你的生活,會因這一分鐘而有所轉變?

開始執行一分鐘原則,是因為讀了葛瑞琴・魯賓的書《這樣開始也不錯,擺脫束縛的一年》。在培養有益的習慣這個章節,第一篇她便提到遵守「一分鐘原則」這個方法。

這個原則的重點在於,任何在一分鐘內能完成的事,立刻去做,不要拖延。像是回家立刻掛好外套,把用過的水杯拿到廚房的洗碗槽放好,上完廁所後,順手把用光的衛生紙補上,發現一支筆壞了,馬上拿去垃圾桶丟棄。

當我仔細觀察生活中這些微小事件時也發現,原來在我們的生活裡,有這麼多不到一分鐘便能完成的小事,卻因為一時不察而無意識的拖延,累積成為雜亂的根源

組成一天24小時的眾多一分鐘,究竟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舉個常見的例子:站在不熟悉的紅綠燈前,等著過馬路的時候,如果看到60秒的倒數數字亮起,總想著:這紅燈還真長,竟然要等一分鐘。如果剛好有緊急的事,或是上班快遲到了,便會覺得這60秒的時間特別漫長,邊等邊看著秒數倒數,焦慮的過完這60秒。但如果是正在做喜歡的事,像是專心跟貓咪玩耍,或是整理喜歡的花材時,別說是一分鐘了,就算花上半小時,常常不知不覺也就過去了。

「一分鐘原則」最吸引我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它極度適合懶人及初學者。通常,一分鐘能完成的事,基本上都不會太難,而一分鐘的時間,感覺執行起來輕鬆又容易,就算懶人應該也不會產生太大抗拒。

其次,是它有明確的規範,因為有了60秒這個準則,可以在考慮做與不做時輕鬆決定,不需要為了該不該做而掙扎。

最後,是它讓我更有意識地觀察自己的行為,也許由於生活習慣比較隨性,開始練習時,我發現透過一分鐘原則思考,可以幫助我更了解自己的行為模式,最後恍然大悟:原來就是這些瑣碎的小事,堆積成為生活中的煩躁感來源啊!

實行一分鐘原則2年後,越來越能靈活運用在生活中,從一開始需要提醒自己,到後來變成一種自動自發的行為,經常在做一件事時,腦海中自動浮出「接下來有一分鐘內可以完成的事嗎?」然後再去尋找可以新增的小事。

過程中我發現,在生活中貫徹「一分鐘原則」,對我來說幫助最大的有3個類別的事物,如果可以從這3類雜事中著手,循序漸進地練習並執行,就能有效感受到許多累積的壓力減少了

生活空間常有視覺雜訊?一分鐘消滅壓力源

第一類最常見的是未歸位的雜物,也是我一開始最先嘗試的範疇。

說實話,最初練習時花了一段時間才養成習慣,例如在起身時順便收水杯,在還沒成為習慣前,我常常忘記,需要不斷提醒自己;或是已經起身了,還要折返回去拿,不過大約過一兩個月後,便習慣成自然,幾乎每次要移動做另一件事前,都會先環顧四周,看看有什麼能在一分鐘內歸位的東西,順手把事情做完。

除了隨手收水杯,還有把剪刀放回它的專屬位置;回家後將脫掉的外套掛好,或是睡覺前把客廳使用的遙控器收好等。這類事務做起來不用一分鐘,甚至可能不到30秒,但如果不立刻做,居家環境便很容易出現各種視覺雜訊。

回想之前經常出現在我家的場景:客廳茶几上總是放了兩三個水杯,沙發坐墊的角落塞著還沒收的遙控器,門邊散落著客人來時穿的拖鞋……這些零碎的物品隨意散置各處,雖然一次收拾起來時間不長,但若沒有立即處理,當聚會結束一陣子後,再次走進空間時,很容易讓人產生煩躁感,忍不住皺起眉頭想著:客廳好亂,待會要來收拾乾淨!

一旦內心有了這樣的想法,不知不覺就在代辦事項的清單上添上一筆壓力。(相關閱讀:4個月讓家中變清爽!30秒「一日捨一物」居家整理術,家和心都更輕盈

打掃總是令你煩躁?家事切割,只做一分鐘好輕鬆

第二類是切割繁雜的家事

透過隨手歸位這個行動,我感受到減少居家視覺雜物的好處,也進一步想應用在其他範圍。

我不算是特別擅長清潔打掃的人,尤其遇到時間越長、野心越大的整理行程,常讓我提不起勁。所以這類一分鐘行動,更像一種儲蓄的概念,每次執行一分鐘,不至於產生煩躁,只要能養成習慣,利用每天各種零碎的一分鐘,就像一次往撲滿存進一塊錢般無痛無感,卻能因為這些儲蓄起來的時間和動作,幫自己減少「阿雜」心情。

在打掃清潔方面,我最先做的是整理洗手台,因為特別喜歡打開窗戶的透氣感,加上家裡養貓,每週一次的廁所清潔工作,總是趕不上貓毛與落塵的堆積,還有每天刷牙洗臉產生的水漬,累積一段時間後,不僅不美觀,後續的清潔也比較費力。

所以現在梳洗時,我會一邊刷牙一邊清理檯面,並在使用完後,就把玻璃上的水漬清理乾淨。或是在洗完澡後,順手把隔間玻璃以水沖過,再花一分鐘用刮刀刮去水痕,撿起卡在排水孔上的頭髮。因為這些每日累積的動作,讓我在每週打掃廁所時,更輕鬆快速的整理完整個空間,享受每日儲蓄累積的勞動成果。

一分鐘養成好習慣 換得更多舒心時刻

最後一類是養成想要的習慣。看到這裡也許你會想,一分鐘能養成什麼習慣呢?不瞞你說,一開始我也這樣認為。不過當我開始在生活中認真尋找,才發現就算短短60秒,日積月累也能養成讓生活更舒適的好習慣,或是完成那些自己本來做不到的事

以整理床鋪為例,以前一直不明白每天整理床鋪的好處在哪裡,甚至認為有點多此一舉,明明再過幾個小時,又要回到同一張床上,再把這些整理好的被子弄亂,不如讓它們維持原狀不就好了?

但自從把家中的床組換成像飯店一樣的全白款式,我開始想著,如果把白色的床單整齊鋪好,是不是會更有渡假的氛圍呢?可能因為這樣的想法,讓我開始利用起床後的一分鐘時間,簡單把被子鋪平,並且確實地拍鬆枕頭,養成習慣之後,這個動作就像早晨的喚醒儀式,也換來晚上睡覺時,走進房間的舒適感。對我來說這是一舉兩得超神奇的一分鐘行動呢!

常聽人說,世界上唯一公平的是時間,不管出身、能力、背景或個性,我們每個人在一天中,都同樣享受著24小時。在腳步快速的現代社會,時間不夠是每個現代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的感覺,而在這一天1,440鐘裡,如果能有意識地抽出幾個一分鐘,為自己有效率地打理生活雜事,也許能因此換得更多忙裡偷閒的舒心時刻喔!

(本文摘自艾波著,《我的簡單生活練習:從衣櫃到心靈的斷捨離,擁有八十分就好的美好生活》,時報出版)

加入50+好好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