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衛福部4日預告日本30個月齡以上的牛肉可開放進口,不過,頭骨、腦、眼睛、脊髓、絞肉、內臟仍不得輸入;而衛福部預告同日,外交部也對外證實,台灣正積極推動與日本簽署經濟夥伴協議(EPA),若能順利簽署,將有助於解決日益複雜的貿易問題,進一步提升雙邊經貿合作關係。
台灣2003年禁止狂牛症疫區國家輸入牛肉,不過,隨著疫情可控,2021年1月1日起衛福部已開放包括30月齡以上的全牛齡美牛進口,2023年6月也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已對於日本牛肉歸類為「風險可忽略」,衛福部也於2017年解禁30月齡以下日本牛肉,近日則預告放寬30個月齡以上日本牛肉,官員指出,預告60天期滿後,將進行公告程序,日本的全牛齡牛肉將可進口。
事實上,日台交流協會專務理事花木出一月即向我駐日代表李逸洋爭取30個月齡以上日本牛肉進口台灣。官員表示,相關的申請案都有嚴謹審查程序與風險評估,而目前僅荷蘭還有12月齡以下的限制,其他主要進口國都是全牛齡。
根據統計,去年進口台灣的牛肉,美國排名第一,約6萬公噸(占39%),其次依序為巴拉圭3萬5843公噸(占23%)、澳洲3萬4123公噸(占22%),日本為2086公噸,僅佔1.34%。
對於台日貿易協議,外交部長林佳龍已指示駐日代表處積極與日本政府商議,並透過現有雙邊經貿平台協商,外交部日前進一步證實,台灣正積極推動與日本簽署EPA。
外交部表示,日本是台灣的第3大貿易夥伴,我國則是日本第四大貿易夥伴,2024年台日雙邊貿易總額高達722.9億美元,兩國不僅貿易密切往來,產業也具有高度互補性,若能簽署EPA,將有助解決日益複雜的貿易問題,進一步提升雙邊經貿合作關係,對雙方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