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台灣未能有諾貝爾獎得主很丟臉 吳誠文期盼破除論文升等迷思

新頭殼

更新於 03月17日07:20 • 發布於 03月17日07:20 • Newtalk新聞 |周芳芳 綜合報導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 圖:張良一/攝(資料照)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 圖:張良一/攝(資料照)

Newtalk新聞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日前說台灣迄今未能培育出諾貝爾獎得主,是一件丟臉的事。今(17)日他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答詢時表示,學界應該檢討自身制度,例如以論文發表數量作為對老師升等的指標,他認為這是不對的,希望可以破除這樣的迷思。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先前在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表示,台灣經濟實力已經在世界20多名左右,可幾十年努力下來,連一個諾貝爾獎得主都沒有,實在很丟臉,大學方面也應該思考,究竟哪裡出了什麼問題?

吳誠文答覆說,當初他講這一句話主要是想提醒大學校長檢討相關機制,因為政府已鬆綁法令規章,但大學內部內規仍多如牛毛,都是在限制自己,例如以論文發表數量作為對老師獎勵、升等的指標,這種自我限制的做法是不對的。

他說:在研究上不應該短視近利,只為短期內得到很多論文數的發表,而是應該能夠長期做更重大的貢獻,特別在創新方面,不必要去追隨別人的研究。

會中他提到,民主國家都會選舉,因此台灣半導體產業外銷市場不會像以前那樣穩定,行政院正研議各部會透過編預算加強相關內需,也表示未來跨部會合作很重要。

有關遭刪減,吳誠文說,大家認為預算影響約3成,但實際影響其實不止3成,因為國科會計畫主持人、助理費用都已經調升,這部分不可能刪除,所以真正可用於研究經費遠比減3成還要嚴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