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川普關稅擬課台灣32%!政院稱哪三大不合理?事前沒料到?

遠見雜誌

更新於 04月10日07:20 • 發布於 04月03日06:52 • 林仕祥

美國川普政府再宣布新關稅政策,所有國家無一倖免,均被徵收10%基本關稅,其中跟美國存在嚴重「貿易逆差」的60餘國,則徵更高的「對等關稅」,台灣課徵稅率32%,遠勝產業存在競爭關係的日(24%)、韓(25%)。行政院今(3)日打破沉默,稱美國關稅措施「強烈不合理」,將與美國嚴正交涉。究竟有哪三大不合理?政院團隊指出事前有推估關稅因應各種方案,真的有料到今天嗎?

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後,據了解,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日(3日)上午已率行政團隊與國安團隊就日前所研擬的方案進行原則性拍板,確切因應方案將在行政團隊進一步討論細節與調整後,在適當時間對外說明。(延伸閱讀|川普對等關稅,一表看懂台商供應鏈衝擊!「64%」是哪招?

川普對等關稅,三大不合理在哪?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指出,這項稅率的提出,並未實際反映台美經貿實際狀況,對台灣並不公平,並有三大不合理之處。

首先是這次美國對等關稅的計算方式、科學依據及國際貿易理論基礎不明,無法反應台美貿易結構高度互補性及實際貿易關係。

再來是近年台灣對美國出口及貿易順差大幅增加,主要是反映近年美國客戶對半導體及關聯產品,尤其是AI產品激增的需求,以及川普第一任期對中國加徵關稅、科技管制等國安政策,台商供應鏈轉移回流台灣,美國對台灣資通訊產品需求增加,此反映台灣對美國經濟及國安的巨大貢獻,卻反被課徵高額關稅。

近年台灣對美國出口及貿易順差大幅增加,主要是反映近年美國客戶對半導體及關聯產品。僅為情境示意,freepik by xb100
近年台灣對美國出口及貿易順差大幅增加,主要是反映近年美國客戶對半導體及關聯產品。僅為情境示意,freepik by xb100

近年台灣對美國出口及貿易順差大幅增加,主要是反映近年美國客戶對半導體及關聯產品。僅為情境示意,freepik by xb100

台灣被美控「洗產地」?財政部:早已防堵

最後則是美國指出低價違規轉運「洗產地」也是計算稅率原因,美國長期關切中國低價違規轉運,這次與中國貿易密切國家,尤其有違規轉運問題的國家取得的稅率也更高,例如越南46%、柬埔寨49%、泰國36%,但台灣已有相關措施,積極查緝違規轉運,財政部以三道防線防堵,包括事前預防、事中嚴查、事後嚴罰。

李慧芝說,卓榮泰已指示經貿談判辦公室立即盤點此高額關稅不合理及對台灣不公平之處,向美國貿易代表提出嚴正交涉,要求說明,並持續與美方溝通,確保我國國家與產業利益。

綠委點名進口汽車稅制應檢討

除行政團隊的聲明外,執政黨立委郭國文則指出,川普這次計算關稅課徵的問題,主要是以台灣對美國課徵的關稅、匯率操控、貿易障礙等,來作為反課徵關稅的主要依據。川普政府認為台灣對美國課徵64%高額關稅,以此數字選擇課徵台灣32%關稅。

郭國文說,自川普上任以來,如何因應川普關稅戰是許多立委關注的焦點,部分部會稱要多買美國的石油、天然氣、農產品,「但顯然,這次川普在乎的是台灣對美國設下的貿易壁壘,反而並不是以台灣順差的部分來課徵關稅。」

他認為,台灣應全面檢討對美國課徵的關稅,特別是汽車,進口稅率17.5%,還有25%~30%的貨物稅。川普對台灣課徵32%的關稅,等於是台灣的產業跟消費者,都成為汽車保護稅制底下的受害者,呼籲政府應通盤盤點對進口可減免的稅制,不要為了特定行業,導致國家經濟受損。

台灣應全面檢討對美國課徵的關稅,特別是汽車,不要為了特定行業,導致國家經濟受損。僅為情境示意,Unsplash by Sarah Brown
台灣應全面檢討對美國課徵的關稅,特別是汽車,不要為了特定行業,導致國家經濟受損。僅為情境示意,Unsplash by Sarah Brown

台灣應全面檢討對美國課徵的關稅,特別是汽車,不要為了特定行業,導致國家經濟受損。僅為情境示意,Unsplash by Sarah Brown

台商海外布局被破,江啟臣籲了解川普目的

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則認為,川普宣布對台課徵32%關稅,「看來與各國貿易逆差有高度關聯性,與先前各界預判有著明顯的落差,」台灣對美出口順差高於日、韓,因此加徵的關稅也高於兩國,顯然美國想透過關稅手段解決貿易赤字。

另外,台商因地緣政治風險,已遷往東南亞設廠的主要國家如越南、泰國、印尼分別被課徵46%、36%、32%。過去台商的海外布局形同失效,加上美國2024年已成為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無疑將嚴重削弱出口產品競爭力,對產業造成重大衝擊。

江啟臣說,先前台積電加碼赴美投資1000億美元,以及總統賴清德宣布擴大對美投資與採購,現在看來,恐都未能滿足解決美國貿易赤字的需求,「關稅32%,不是終點、而是起點,不是定價、而是開價,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挑戰。」

他呼籲政府全面檢視產業衝擊、評估對國家經濟的影響,儘快提出相對因應措施外,更重要是要了解美方真正目的,全面盤整國家力量、備妥籌碼、擬定策略,啟動台美雙邊「大談判」。

關稅宣布前夕,政院心中已有推估?

其實在川普宣布對等關稅的前夕,政院人士才私下向媒體分析川普上任以來的經貿政策,並以此推估所有可能的情境與方案,來應對台美未來的貿易波動。台灣可能被課稅的數字,從10%、25%,甚至是先前外媒推估的28%,行政團隊均有評估。

只是後來榜單揭曉,32%的高標,顯然超乎幾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如何化解川普關稅戰帶來的高壓,有待行政團隊審慎應對。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