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發展先理解.後表達
「聽懂很重要!如果聽懂不會說再教即可;但若聽不懂又不會說,語言發展就會很困難。」耕莘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賴怡如認為,孩子在發展階段時,「理解」會因人而異有漸進式的發展步驟,家長此時要不斷地對寶寶說話,如同擔任「解說員」的角色,一一解說每個步驟及動作,寶寶多聽後就能理解。她更建議,幫寶寶換尿布時,就是互動聊天好時間,可以依序說著「腳腳抬起來」、「褲褲脫下來」、「便便臭臭的」、「濕紙巾擦擦冰冰的」等,讓寶寶知道現在所進行的事情是什麼動作或感受。等到寶寶約6個月大時,聽到聲音就會有反應,頭會轉向搜尋聲音位置;1歲時,能聽懂一個步驟的指令,像是「手伸出來」、「撿起來」等,家長也能示範做一次給寶寶看;1歲半則進階聽懂稍微複雜的動作,如「坐下來,然後穿襪子」。
善用道具.提升寶寶語言興趣
鮮豔配色的字卡、簡單明瞭的繪本、觸摸認知的布書,是許多父母的好幫手。從寶寶會坐之後就可開始看字卡、繪本或布書,透過清晰可愛的圖案及童趣的設計,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且布書有符合寶寶抓握的設計,讓寶寶能夠盡情啃、咬、擠壓等,但寶寶剛開始視力距離不夠遠,家長可先唸故事內容給寶寶聽、陪他翻繪本,從打開、蓋起來、數頁數、指出故事內容的動作,來刺激寶寶的發展,讓寶寶認識日常生活的事物,從中不斷地學習及認知,啟發對於視覺、聽覺及思考的能力,等到肢體穩定度越來越好,教材就可以越來越豐富,增加寶寶的探索空間及想像力延伸,提升對於說話表達的興趣。
語言發展黃金時刻
寶寶從一出生就學會發聲,透過不舒服時的哭聲及快樂時的笑聲來運用發聲器官,之後寶寶可能用不同的發聲方式,來刺探人們的反應,一開始小小聲地哼出聲音,再來哭出聲音,若是小聲哭達不到預期效果,最後就會直接放聲大哭,寶寶會循序漸進選擇表達情緒到何種程度,家長或照護者最能夠符合自己的需求,且能力越好的孩子越有這種狀況,能判斷怎樣對自己最有利。賴怡如治療師更透露,寶寶是透過表情及語調來辨別大人情緒,因此當你笑笑地對寶寶說:「你怎麼這麼壞?」跟表情猙獰地說:「寶貝我好愛你!」的時候,寶寶是配合表情來揣摩你說話的情緒反應,而不能理解其中的意義。
通常寶寶會在10到18個月大期間,學會第一個有意義的語言表達,內容會是他最在意的事情或頻繁聽到的字詞,不見得是叫出爸爸、媽媽,如果很愛吃東西,可能就先學會「ㄇㄢㄇㄢ」;而語音發展從母音開始,嘴巴運用變多,舌頭變靈活後,子音就會接續出現,寶寶會開始玩自己的舌頭來發出聲音。賴怡如治療師認為,家長應花時間注意寶寶發出的聲音,並適時給予回饋,聽到什麼就回應什麼,等到寶寶習慣後,再增加不一樣但相似的聲音,以漸進的方式教導寶寶,讓寶寶理解跟確認詞語的意義;此時更要觀察寶寶是否有注意到家長,並會跟大人互動,若碰到接收和表達反應較慢,甚至不加以理會的寶寶就要特別注意。
賴怡如治療師表示,等到一歲半後,寶寶就差不多能聽懂,並且遵從簡單日常生活指令,不需要搭配手勢、表情或動作就能夠理解,若是與親近的人目光對視,對方對他說話、笑或玩遊戲時,就可以把他逗笑;寶寶此時也能夠用說話、手勢或眼神來表達出自己的意思,至少說得出3種以上的組合音種類語詞,較多者甚至可到20種,只要有動機和學習能力,字彙量可以迅速累積,而當一歲半仍不會開口說話的寶寶,就代表語言發展比其他同年齡層的小孩較為遲緩,需多加注意。
4個月至1歲寶寶.語言發展里程檢核
對於兒童發展階段不清楚的家長,賴怡如治療師建議可自台北市政府衛生局下載兒童發展檢核表,透過表格清楚檢驗家中小寶貝是否發展順利,抑或已有遲緩的現象發生。而以下表格內容再從中擷取出關於語言發展相關之檢核,做檢測時,每位小朋友僅須根據實足年齡選擇適當年齡層檢核即可,若符合該項目描述現象圈選「是」,若不符合或沒有該項目描述的現象圈選「否」。
檢核表注意事項
孩子若通過發展里程檢核題目,仍請隨著孩子發展,按檢核表年齡層持續追蹤檢核,各縣市政府衛生局提供到6歲以前各階段檢核表。在該年齡層檢核表中,有任何2題答案是圈選在網底欄內,或表內題號前有★之任何一題答案是圈選在網底欄內,表示兒童在該項目疑似或可能有發展遲緩的問題,必須到醫療院所做進一步評估,才能夠確定是否為發展遲緩及瞭解原因,而表格內容僅從中擷取跟兒童語言發展相關檢測內容,若想知道更詳細檢核,也請上各縣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此外,其他單題落於網底欄,最好於下個年齡層持續追蹤檢核,若持續未通過,則需進一步測試。(註:各縣市政府衛生局檢核表,由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授權使用。)
語言發展遲緩原因
兒童語言發展與同年齡兒童相比較後,發現有明顯落後或差異,就被稱為「語言發展遲緩」。賴怡如治療師說明,聽覺障礙、遺傳因素、神經或大腦傷害、自閉症、先天性疾病等生理因素外;交由祖父母照顧的隔代教養、外籍配偶及新移民之子,抑或是父母忙於工作,鮮少與寶寶互動,使其缺少外來刺激等環境因素,全都可能影響兒童語言發展,造成語言發展遲緩的障礙。
部分孩子先天語言能力欠佳,在尚未理解母語前,即使家中是雙語甚至多國語言溝通方式,都必須先加以排除,在孩子能懂得母語的詞彙意義後,並能加以表達時,才開始慢慢加入其他語言,給予更多的刺激,避免最後都無法理解,不願表達;賴怡如治療師提及,部分外籍配偶由於中文說話結構差,加上強勢公婆的介入,照顧寶寶時僅著重於安撫、滿足,只要不哭不鬧即可,連寶寶攀爬的活動空間都不放手,擔心寶寶受傷會被公婆責罵,若雙方無法溝通達成共識,語言治療師建議儘量與家人做溝通,一同引導孩子成長,提供孩子發展的機會。
家長在語言治療中扮演的角色
若遇到家中小寶貝有語言遲緩之虞,須向語言治療師求援時,家長必須謹記自己在之中扮演著比治療師更為重要的角色。賴怡如治療師表示,由於寶寶一週只需要到醫院進行一次語言治療課程,其餘六天以上的時間,都須仰賴家長及親友與寶寶溝通互動,因此家長的角色相對來講更為重要。
親自參與.配合練習
確定寶寶有語言遲緩後,家長也接受事實決定帶寶寶做語言治療時,就必須要配合做練習,治療師都非常歡迎家長在教室裡一同進行療育,之前在醫院就曾遇過家長不願進教室上課,在門外處理自己的事情,甚至是在規定家長要進來的團體課程,父母卻是分神的操作自己工作上的業務。賴怡如治療師強調,「教養要態度一致!語言治療師有教的責任,但家長有更多該做的義務。」唯有在家長與治療師相互配合之下,才能有效矯正寶寶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
從自身學起.抓住溝通重點
剛開始帶寶寶就診時,父母往往不知在寶寶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那些才需要告知語言治療師,通常透過幾次課程後,家長才漸漸能理解治療師希望得知的訊息,如果仍然無法分辨時,語言治療師就會首重與家長溝通,盼將媽媽教成老師,能解析要注重的語言溝通,像是回家後嘴巴有沒有想講話的動作、聽不聽得懂家長的指示等。
活用課程.實地教學
家長在寶寶上完語言治療課程回到家中,要學習跟著做以及和孩子加強互動,知道要怎麼引導孩子說話,更重要是要能活用課程內容,不僅是跟著教科書的內容而已,家中有廚房、客廳、廁所和書房等地方,還有各式各樣的家具、家電等,全都能變成教導孩子的空間及道具,讓孩子在實地演練中,學習的更加深入。
切忌過度干涉.干擾專業
家長們有時過於心急,在治療師仍在與寶寶溝通時,就搶著先替他發聲。舉例來說,治療師會詢問寶寶「你把車車給老師好不好?」重複講兩次後,寶寶仍然沒有反應,家長就會急著幫寶寶找理由,反駁「他平常都不會把東西給人的,連我們都不給!」賴怡如治療師說明,即使寶寶當下不願意照做沒關係,互動目的在於測試寶寶在不同場合可表現出多少能力,之後會再跟家長進一步詢問家中情況;且有時候在教室當下沒有反應的寶寶,回家後反而會自己做,在潛移默化中也跟著學習,因此只要有耐心地教導,寶寶就能按照自己的步調,盡快追上語言發展的速度。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