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不是我弄的!發現孩子會說謊,先別急著處罰,這樣做讓孩子學會負責

信誼基金會

更新於 2024年09月25日09:24 • 發布於 2024年09月26日23:00 • 文/信誼編輯群

父母或老師發現孩子說謊時,總是感到頭痛不已,到底孩子為什麼要說謊?他是故意欺騙,還是因為語言表達的能力不足與說話的方式不對呢?

Podcast搶先聽》打人、搶玩具、說謊,孩子出現問題行為時,爸媽該如何應對?

圖/shutterstock
圖/shutterstock

文/信誼編輯群

大班的小玲跑來告訴老師:「娃娃家的盤子破掉了。」老師問她:「怎麼會呢?」小玲沒回答,老師繼續問小玲:「是你弄破的嗎?」小玲說:「不是我,是洋洋弄破的。」老師把洋洋找來,洋洋一副無辜的樣子,說:「我沒有啊!」

老師轉身很嚴肅地告訴小玲:「洋洋說他沒有弄破盤子,為什麼你說是洋洋弄破的?你要誠實地說究竟是誰把盤子弄破?」小玲改口說:「是洋洋推我,我不小心才踩到盤子。」

老師不大相信地問兩個小孩:「是這樣嗎?」

洋洋生氣地說:「不是我,我沒有推小玲。」老師再次問小玲:「洋洋真的有推你嗎?不可以說謊。」小玲則小聲地回答:「他有推我。」看來弄破盤子的人確實是小玲,她為什麼要說謊呢?

隱瞞實情
當父母或老師第一次發現幼兒說謊時,都感到很生氣,氣的不是孩子做錯的那件事,而是孩子說謊的行為。

學齡前幼兒說謊最主要的原因是「隱瞞實情」。此階段的幼兒想像力很豐富,當他們發現自己做錯事時,常會幻想自己並沒有做這件事,或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他們常常會分不清楚事實與虛構,甚至將自己幻想的事與真實的情況混在一起,而說出了謊話。此時幼兒並不是故意要說謊,只是單純地希望:「如果事情是這樣就好了。」

逃避責任
為避免被處罰,逃避責任,也是常見幼兒說謊的原因。一般而言,學齡前的幼兒仍不夠成熟,對自己犯下的錯誤,不會主動承認。當被問到是不是做了壞事,大部分幼兒都不會承認,即使當場被捉到,也會設法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幾種典型的辯解是:「是小強先那樣做的」、「瑄瑄也有。」

抒解壓力
有些幼兒說謊是為了逃避事實,藉由幻想來抒解壓力。筆者服務的幼兒園曾有一位幼兒,當老師要她做母親節卡片時,她表示沒有媽媽,當老師問她為什麼沒有媽媽,孩子竟回答:「媽媽昨天被鯨魚吃掉了。」其實,孩子並不是要「詛咒」媽媽,或說謊騙老師,只是那陣子媽媽較常處罰孩子,孩子便希望媽媽能消失,不要再處罰她。

事實與想像混淆
雖說學齡前幼兒想像力很豐富,但其發展仍與孩子的先天氣質有關。有些孩子是天生的幻想家,隨著環境的變化,加上自己的想像,經常在真實生活與虛構情節中跳來跳去。

父母的教養態度也是影響幼兒想像力發展的重要因素。當幼兒玩玩具時,他們會幻想娃娃就和他們一樣會說話、吃東西;看卡通或聽故事時,他們也會想像劇中人物會變成真的,會做他們的朋友。

有些父母會與孩子一起分享他們的想像,無形中鼓勵幼兒想像力的發展。有些父母則會否定孩子的想像,極力為孩子說明事實的真相,久而久之,孩子對自己的想像失去信心,嚴重者甚至對表達自己的想法產生恐懼,而變得不愛開口。

當父母發現幼兒說謊時,應先確定幼兒究竟是將現實與幻想混淆,還是故意說謊。若是前者,則需耐心地為他說明,哪一些是事實,哪一些是他的幻想,並鼓勵他承認自己犯的錯誤。若是後者,則需加以糾正,以免幼兒養成以說謊來避免被處罰的習慣。

Podcast搶先聽》孩子說謊先別急著處罰,教他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信誼好好育兒Podcast,歡迎訂閱收聽

➜加入信誼line好友,育兒新知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沒有留言。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