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大人先問自己:「日子是不是太忙了?」過度忙碌的小孩幸福感降低易憂鬱

親子天下

更新於 2024年03月29日14:00 • 發布於 2024年03月29日14:00 • 黃敦晴
大人先問自己:「日子是不是太忙了?」過度忙碌的小孩幸福感降低易憂鬱
大人先問自己:「日子是不是太忙了?」過度忙碌的小孩幸福感降低易憂鬱

剛開學,也是學校跟家長們忙著幫學生規劃、安排活動的時刻。

不過,美國非營利的教育專業媒體《The Hechinger Report》引述研究提醒大人們,活動可不是排得愈豐富就會有愈好的成果,也得小心過猶不及。

《The Hechinger Report》整理,過去的研究已經證明,讓孩子過度忙碌,會使得他們比較沒有辦法發展成年後所需的生活與工作技能。現在,又有經濟學家算出其中的心理成本,太忙的孩子會更容易感到焦慮和憂鬱。

過度忙碌讓心理健康成為學業進步的代價

最新一期的《教育經濟學評論》刊登美國喬治亞大學與聯準會三名經濟學家的研究,分析了密西根大學所進行、自1997年以來、從幼兒園到12年級學生的時間使用紀錄,看孩子、家長與調查人員在孩子的隨機工作(上學)日與隨機的周末,如何度過每一分鐘,並且將意在提高、充實孩子技能的各種活動特別歸納。在這些充實技能的活動中,佔據最多時間的是回家作業,另外還有閱讀、補習類的學術課程,以及非學術的課外活動,像是學習樂器、體育運動等。

研究人員接著比較這些活動所耗費的時間與學業測驗成績、和家長描述孩子行為的非認知類心理測量,如退縮、焦慮、憤怒等。結果發現,有太多家庭作業跟參加太多課外活動的學生,因為過度忙碌,導致心理健康受到了傷害,更容易憤怒、焦慮與憂鬱。

所謂的「過度」忙碌,並不是指責這些活動有什麼不好或不該參加。其中的活動多半立意良善,但是所有的活動加總後,所占用的時間排擠了小孩的睡眠與社交時間,無法從事自主、自發性的活動,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包括舒壓與放鬆、探索興趣、享受嗜好、身體與心理的休息。

更糟的是,投入太多時間學習與充實技能,也不一定能達成想要的結果。雖然研究初步發現,從事愈多、愈久學業相關活動的孩子成績就愈好,但是他們也同時是家中比較富裕、有家教和課後補習等資源輔助的孩子,而且每個人的天賦都不相同,很難證明這些進步是來自投入更多時間於跟大家一樣的學習活動。在研究人員進一步調整家庭收入與一些人口特徵等相關條件後,反而發現,這些活動幫助孩子學業進步的效益不見了,而且幸福感呈現負數。甚至,當孩子的認知能力與相關技能被強化到最大之前,就先出現了心理負面影響,可說是未見其利,先蒙其害,孩子們投入於充實技能的最後一段時間不是白費了,就是得以心理健康作為成績進步的代價。隨著花在這些充實技能的時間持續增加,學業上的收穫最終會化為烏有,而且幸福感大受打擊。

但是,什麼叫做太忙、過度忙碌或過度安排呢?對每個人而言都不一樣,每個人、每個學校或班級、每個家庭也有不同的能耐。

而且,研究人員也為父母和學校叫屈。

要小孩放鬆,大人先慢下來

首先,孩子很忙,不見得都是父母的安排。因為孩子的回家功課是來自學校,不得不完成。在現行升學壓力下,既要看成績又要看孩子的活動參與或學習歷程,父母很難逆勢要孩子不努力地爭取好成績、不參加各種課外活動或探索。

同樣地,學校也背負父母與學生的期許,很難單方面降低回家作業或成績要求,不得不開辦功課輔導與社團活動,以免被指責導致孩子在競爭中落後。

那麼,大人該怎麼幫助孩子呢?

針對教育體制,這份研究指出,制定教育政策的各級政府應該在他們的管轄與權責範圍中有所規範,減輕所有人的壓力與痛苦。

另一方面,父母則可以先問自己,會否覺得自己的日子太忙了。因為大人的忙也可能反映了孩子的生活模式,特別是忙碌的內容可能涉及接送孩子與相關安排,以至於小孩沒有休息或自由玩樂的時間。如果大人覺得有點忙不過來、太緊繃了,那就是要放緩腳步、讓孩子也有點留白的時候。

(責任編輯:秦嘉彌)

加入親子天下LINE好友,睡前看好文

延伸閱讀:

五做法,幫助心理健康亮紅燈的教師找回好心情、孩子也成為受益人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