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低位階股票
常常有人問我,什麼是低位階?
低位階指的是一檔股票的歷史底部,或是相對歷史底部。
低位階,不是低價位!這個概念要搞清楚。
低位階是跟自己比的,這個用肉眼就很容易看出來,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還是問,什麼是低位階,但凡讓你靠北罵娘的,基本上都算是中低位階了,當然我們可以從均線或是指標去做輔助判斷。
比如 5 年線以下或是 10 年線以下,或是月 KD 或是周 KD 處於低位。
為什麼我們要買低位階?
一、風險小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說:第一條原則,不要賠錢;第二條原則,別忘了第一條原則。
所以股市裡,控制風險是最重要的。
你要是說,底部買進去發現不是真的底部,還能跌。正常。
不要奢求買到最低點,這對於一般人來說不現實,相對低點買到就好了。我是這麼認為的,當然盡可能買在最低也是我追求的。
底部買進損益在 -10% 以內,我覺得算是可以接受的,-20% 我覺得算是極限了。但是比起你買中高位階輕輕鬆鬆就虧 30%-50% 好太多了。
畢竟底部買進回本比高位接盤回本容易的多。這些是時間問題。有的股票靠時間都沒辦法,買在歷史最高點,回本是什麼猴年馬月都不知道。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底部買進回本之後還有吃到未來大幅獲利的希望,你買在高位的,心裡只想著趕快回本,根本不會奢求獲利了。好不容易回本趕快丟出=白忙一場,還多了心裡的煎熬。
有人說,我做主升段,做短線,一旦情形不對,我就設定 10% 止損。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錢是你好不容易賺的,人不是機器,絕大多數人不大可能做到毫無感情的止損。做不到的結果就是深套。到最後賬戶都不想看了。
二、有機會買到飆股
從概率來看,絕大多數的飆股都是從底部開始起漲。
三、買在底部相對看漲空間大
很多人很喜歡追熱門股,主升段,因為進場點位比較高,常常是小賺大賠。
而低位階的股,基本上大賺小賠的機率就比較高。
位階越低,相對的往上漲的空間就比較大,同樣是 50%,從底部漲 50% 要比高位再漲 50% 要容易的多。
四、用不值錢的時間換未來利潤
不喜歡買低位階的,很多都是怕等,就想要說一買就漲。
想要做到一買就漲,你得有資源有小消息,有人脈,說白了你得有錢。什麼都沒有的,還有一個是靠猜,靠運氣。
買主升段賺的快,賠的話也快。盤面被主力耍的團團轉。絕大多數散戶都是賠的居多,賠都能接受,等著起漲就接受不了?
何況,散戶的時間是不值錢的,不要給我說什麼時間成本,資金成本的,除非是勝率 70 以上的技術高超的少數人時間成本的確是有影響。
一般散戶用不值錢的時間去換取未來可能的利潤有什麼不好?
低位有風險,高位風險更大,要想要穩定獲利去銀行定存是最穩妥的,低位才能最大程度釋放風險,在配合題材 + 籌碼 + 大盤,等於是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