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寧可在家上網,也不願外出走走?即使到了戶外,還是戴著耳機、拿著手機?美國作家理查洛夫(Richard Louv)在《失去山林的孩子》一書指出,如今很多孩子都得了「大自然缺失症」。
後遺症很多,如科技冷漠、事事無感、不擅人際,甚至於過胖、過動、憂鬱、躁鬱……而最佳解方,就是陪著孩子走向戶外,好好玩耍,重新建立與大自然的連結。
彭瑞祥做的正是這樣的事。建國中學、政大心理畢業的他,從小就擅長考試,卻不喜歡體制教育的高壓、填鴨,當了爸爸後,選擇讓孩子就讀華德福學校,為了更深入瞭解,還親自參與了華德福師資培訓。
原本在環境資訊中心擔任主任,近年來,彭瑞祥結合了自身對環境教育、山林探索的專長,創辦了「阿彭的山‧海‧農學教室」,成為台灣第一個以華德福的理念與方法、帶領孩子走向戶外的人。
在戶外玩耍的五大好處
走古道、玩溪水、看峽谷、逛遺址、學農場工作等等,都是彭瑞祥常帶學員做的事,他分享,「玩耍」其實是「看起來不像學習的學習」,就華德福的觀點來看,走向戶外、好好玩耍,有以下五大好處:
1、活動層面:戶外活動型態多元,可能要走很遠的步道,也可能要手腳並用的爬上爬下,當孩子發現自己「可以」時,是很有成就感的;多活動,對身體健康與大腦發展也有益。
2、社會層面:在戶外時,很多機會跟同行者相處,也必定碰到誰先走、誰後走、誰需要幫忙等情況,讓孩子自然的學合作互動與人際相處。
3、思考層面:假如孩子撞到石頭,覺得很痛,他就立刻明白「這樣會痛」,並且會想著下次該如何避免;又比方說,在溪邊時,想蓋小水壩,石頭要怎麼疊?想跨過小水流,到另一頭玩,該怎麼走?各種情境,都能觸發孩子的思考。
4、感情層面:彭瑞祥常碰到,孩子一開始到戶外時覺得無聊、覺得累,或者鞋子髒了就崩潰,容易有挫折感,但隨著在戶外的時間變多,多數人都會愈來愈投入,甚至還不想離開,因為大自然總能提供人們滿足感、療癒感。
5、倫理跟道德層面:在大自然中,孩子透過跟環境、跟他人真實的相處,能瞭解彼此的關係,摸索出界線,體會何為尊重;例如,在山裡什麼樣的行為才恰當?跟同伴相處時怎麼做才合宜?
彭瑞祥強調,現在的教育是大人直接給框架,孩子不見得聽得進去,但走到大自然,是讓孩子自己摸索出邊界,更具體有感。
陪孩子走向戶外,掌握三原則
在帶戶外活動時,彭瑞祥主要希望孩子打開五感,真實的與環境互動,通常不會干預過多,只掌握以下這三個大原則:
原則1:依照孩子年齡,挑適合的地點與行程
彭瑞祥帶團,通常會挑選自然景觀多元,也兼具歷史人文的地點如淡蘭古道等,若是家長自行出遊,他建議,先考量孩子的年紀。
對七、八歲前的孩子來說,去公園、步道或田邊,自然的接觸風火水土等元素,就很夠了,重點是大人別怕髒,要放手讓孩子走跑跳、玩沙土、撿枯枝落葉等等。
彭瑞祥分享,以大台北地區來說,包括象山公園、南港公園、大安森林公園、關渡自然公園、富陽森林公園等,都是入門好選擇。
九歲、十歲後,孩子自我意識更清晰,通常會想做比較難的事,此時就可安排需攀爬、溯溪的路線;再更大一點的孩子,通常很難約出門,得搭配同儕力量,約同學、友人同行,或是讓行程更具挑戰性,如安排野營等,營造「英雄之旅」的氛圍。
原則2:安全至上,不過度干涉,讓孩子自在體驗
到了戶外後,要做什麼呢?華德福很重視「故事」,彭瑞祥帶團的習慣,會將此次行程編成簡單故事,說給孩子聽,路上若碰到想分享的事,也盡量用故事化的口吻來聊。
例如,台灣的山林步道中,常見酸藤,葉片帶有酸味,嚼了能生津解渴,泰雅部落的獵人若沒水喝時,便會嚼酸藤,彭瑞祥就會跟孩子說,這是「獵人口香糖」。
其餘時間,就讓孩子自主、自發的玩,大人愈少干涉愈好;即便過程中孩子碰到不如意之處,例如摔倒、跟同伴爭執,也是練耐挫力的好機會。
當然,安全最重要,彭瑞祥舉例,假如可能下雨、擔心路上濕滑,那就穿防滑雨鞋,若是已知行程中得越過小溪,那就備妥輔助繩。愈自在,愈能從容的體驗,如果孩子總焦慮著自己是否安全、鞋子會不會髒掉等,也很難沉浸於大自然中。
原則3:抱持著感謝、敬虔的心,對萬事萬物懷有敬意
華德福教育很強調「敬虔之心」。彭瑞祥分享,大家常以為孩子在學習時的主體是認知活動,但華德福主張,學習的主體是「心魂」,而心魂的滋養,靠的就是感謝的、敬虔的心。
活動開始之前,彭瑞祥總會先帶著孩子圍圈、念詩,一起感謝天地、感謝父母讓自己能來這邊玩、感謝身旁的草木等,跟環境好好打招呼;中間吃飯、吃點心時,也會再度感謝;最後要離開時,還會整理妥當,跟環境感謝並道別。
他觀察,常把感謝放在嘴上,真的有效,比方說,如果手上有登山仗,很多孩子會邊走邊打草、漫無目的的干擾植物,但如果出發前有先跟天地打招呼、先感恩一切,這類行為便會顯著減少。
彭瑞祥強調,孩子如同海綿,外界給什麼、就吸收什麼,常親近大自然的孩子,身心健康、情緒穩定、活力又自信,現在就出發吧!
照片提供:彭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