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午後,基隆正濱漁港如常地綿綿陰雨,卻有旅客不間斷地撐著傘出現。他們前來參加永晝海濱美術館 2022 年的展覽「山頂上的嘰嘰喳喳——斜斜的生活 X 斜斜的基隆」。
逛展,是按圖索驥走進防空洞,繞進背山面海的羊腸小徑,和地方信仰中心的廟宇,還有旅宿店、咖啡廳、甜點店、餐酒館⋯⋯藝術創作和地方商家灑成一座無牆美術館——人們在旅行、在生活,也在看展覽。
這是策展團隊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提出「永晝海濱美術館」後,第二屆的策展。今年是他們登「基」的第五年。問創辦人林書豪為什麼選擇了正濱漁港,他說:「直覺。」
愛上一塊土地,沙漠種花
出生成長在不靠海地帶的台北,林書豪落腳基隆正濱漁港,且扎根一年比一年還深。他口中的直覺,是對港口的執著。
「我喜歡海,我喜歡水,我喜歡魚,我喜歡船。我想看船跑來跑去,我想看魚跑來跑去。」在綠島當兵,每個月來回搭船,出港、入港。平時喜歡跑台灣海岸線,他順暢清點:南方澳、烏石港、東港、成功、安平⋯⋯,「我喜歡看漁港的樣態。」
完成建築設計研究所的學業後,同樣離不開對港口的依戀,林書豪前往日本瀨戶內海和橫濱黃金町,前者是島嶼之間的海域,後者是國際大港。老屋、空屋、串連、服務體驗,兩處國際知名的藝術共創案例,如教科書般展現藝術改變地方與社區的方法。林書豪握住線索,他開始想,要把自己喜愛的藝術和所學建築放進職涯,加上有過去協助策展經驗的整合能力——沒有選擇建築,他走向地方。
碰上了基隆正濱漁港,這份對港口的直覺,形成了行動。「到了一個階段,你覺得,好像可以為它做一點什麼。」
「不是一棟房子的事,地方的發展,它是跟一個人一樣的。可能它現在比較老,手、腳不好,你要做它的手、做它的腳,讓他繼續動下去之後,有自己的態度長出來。」看完別人怎麼做,林書豪抵達正濱漁港的姿態是深入田野,從漁港百年的歷史開始訪談起,和地方產生關係。
而開始在基隆行動起來,林書豪說是一股衝動。設計、藝術背景的他和朋友想,為什麼基隆沒有藝術、設計人可以工作的地方?「這裡沒有文化產業,是沙漠,而我們是想在沙漠種花。」
於是,在沒有人脈、沒有資源、零資產的處境下,透過群眾募資,在網路上號召同溫層好友,2018 年星濱山共創工作室舉辦第一次地方策展《苔客上岸:星濱港灣共創藝術節》,隔年,再以插畫家駐港為題,舉辦《大魚來了!正濱港灣共創插畫節》。成功擾動地方社群和學校。人潮來了,漁港熱鬧了。然後呢?
「辦完第一屆,我們就決定留下來了。」
來到一塊土地上的行動者,開始試圖落地,生存的議題推到眼前,無法忽視。
和林書豪訪談的地點,是正濱漁港附近唯一一間民宿「粼島旅宿」。想要留下來時,看到此空間正在修繕出售,團隊中的一個夥伴投身開民宿;當時協助辦藝術節展覽的志工,原來是在台北飯店的甜點師,決定返鄉,在隔壁媒合老屋,開了甜點店「閑閑」。陸續,餐酒館、蛋糕店、咖啡廳,在林書豪與團隊之後,有人陸續上岸了。
永晝海濱美術館,持續性的對話
林書豪分析,藉由藝術創作,地方文化可以被記錄、轉譯與保存,「將內部資源、資訊,藉由藝術家、創作者、設計師的重新梳理,呈現另一種態度,再運用策展邏輯,呈現給大眾。」他熟知這一套方法,但藝術祭,並不是林書豪的目的。藝術祭往往有其階段性任務的痛點,完成了,人就走了。
聊到這邊,林書豪說他必須重申星濱山共創工作室的定位:「我們想要由青年朋友們,創造一個創意場域。想像正濱漁港未來成為基隆設計、藝術、文化匯聚與發生的的先驅地。」他笑了笑說一開始沒有要做地方創生,「真的沒有。但因為這個標籤正好用,有人說我們是,我們也是謝謝一鞠躬。」
消化他自己與團隊夥伴落地生根的過程,最大的心得就是「可持續性」。「我要怎麼存在,不會一直好像隨時要離開,我們要是一個可持續性的過程。」
2021 年林書豪提出「永晝海濱美術館」的概念,不再以藝術祭談論地方。累積先前經驗,林書豪與團隊發展地域品牌,升級「創作加上創業」的合體版本。永續的生活下去,經濟是真正的落地。「永晝海濱美術館,談的是我們如何存在,和我們的存在與地方的關係。」
當人留了下來,創業開店,但林書豪觀察,前來展覽的人流和地方產業是分開的。「人們來打卡,然後就離開了。」如何讓文化與商業共榮共惠,他想要打破文化藝術服務和商業服務的隔閡。「我們開始媒合,你的店裡的部分空間,讓我們來策展吧!」永晝海濱美術館開始創造文化與商業的交換,喝咖啡的人和看展覽人的流動、交換。
「人開始交換,經濟也開始交換。」持續從流動循環中開出可能性。
設計,讓人美好地上岸、離岸
永晝海濱美術館看似仍是在一段特定時間,對外舉辦策展,但隱藏在沒有展覽的其他時節裡,仍有持續性的事件在發生,例如:駐港創作 Open Call、商品寄售、青年進駐、換宿實習。
位於港邊彩色屋中亮黃色的「Space Moor」實體基地,是永晝海濱美術館的常設館空間,讓旅宿、創作、策展,與銷售同時發生。曾經也有駐村經驗,林書豪明白年輕創作者的需求與困難,但 Open Call 的設計,並非單向藝術家創作展現,同樣基於可持續性的過程,創造多重角色的互惠關係。
「面對藝術家,我們提供可以給出的資源,然後我們鼓勵他們認識地方,探索,產生好奇。因為當這些創作本身跟土地有連結性時,我認為觀眾會更加理解這個作品在做什麼。」有一個疑惑在林書豪心裡打轉多年,過去他曾在藝術村與文創園區工作,也走過瀨戶內海看過許多駐村作品,但為什麼有些作品他有感覺,有些就是感到遙遠。「我判斷,那是和土地的關係。」
藝術家得到創作養分,土地擁有被詮釋與看見的機會。土地,包含著上面居住的一切。「我會看到地方阿嬤來看展喔,我問她:妳在看什麼?阿嬤回我說:『我在看我自己啊!』」藝術共創的根本展露無遺,創作和地方連結共感,反饋地方。
問林書豪現在的困難,他笑笑,像家裡的長子聳聳肩說:「一開始,都是好玩跟熱情,現在責任的肩膀要長出來了。」時間軸線拉長,一個地方的樣貌產生變化,而期待也就從四面八方湧入。「我還是覺得,做好自己的價值主張。你要說我現在做了點什麼,還是回到『人』,嗯,最終我還是會談人。」
或許,就像那一片又一片的海洋,改變了林書豪,牽引他找到自己的港口,企圖在設計沙漠裡開出一片花園,林書豪也很單純的看待他能做到的事,來到這裡的人,離開時,和地方、和人產生了什麼關係,而這些關係,會去到哪裡開花。「藝術家或是曾經參與我們的工作夥伴,或是浮萍,但他們來到這裡,後來離開了,但他們肯定吸收了些什麼,然後作品更成熟了、能力更強了,去做他們更想做的事了!我覺得很棒啊。」
這是設計的力量。林書豪回過頭來,總結了星濱山共創工作室的能力與一切的發生,緣起於設計。「我們是一個有設計能力的團隊,來到這個地方,在很多背景因素的堆疊下,發揮了設計專業,產生了影響力。」設計之於他們,不是服務單一產品,而是區域的整合。將看起來被分類過的東西,混雜後,產生新的能量,帶動新的可能。
理性混感性,大海混土地,這就是港口的魅力。永晝海濱美術館也在創作混創業中,持續以一處港口,顛覆一座沙漠。
留言 1
季緯
太棒了感恩
2022年11月27日00:1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