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IKEA效應是什麼?花錢買需要自己組裝的家具,為何你還覺得很划算?

數位時代

更新於 2021年12月13日08:50 • 發布於 2021年12月13日06:10 • Kevin Liu

美國一間老字號玩具店 2021 上半年業績比去(2020)年同期增加 114%,成長幅度超越樂高(Lego)、美泰兒(Mattel)等玩具業龍頭。這間叫作「熊熊工作室」(Build-A-Bear Workshop)的玩具店,創立於 1997 年,主打讓消費者在店舖內自行組裝玩具熊的體驗,在這個電商盛行的時代,帶孩子到實體店親手製作玩偶,為何依舊有賣點?

背後的學問,可能跟宜家家居(IKEA)吸引消費者的 「IKEA效應」 雷同。

IKEA效應是什麼?

消費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在2011年的研究中,將DIY手作物品產生的自我滿足效應稱為「IKEA效應」,亦即消費者會對自身投入勞力做出的產品給予較高的評價,由於IKEA的許多家具需要消費者做一定程度的組裝,故以此命名。

這項研究也顯示,當消費者動手製作或組裝一項產品,產生的成就感和情感會驅使他們以相對較高的定價來衡量這些產品。

IKEA效應的應用案例

其實早在1950年,食品製造商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就活用這個效應,來提高旗下蛋糕預拌粉品牌Betty Crocker的銷售量。

通用磨坊的做法是,刻意在食譜中原訂要加入雞蛋粉步驟,改為加入新鮮雞蛋,因為 如果全部材料都是準備好的材料包,就會讓烘培變得太過容易,使得消費者的勞動價值降低, 因此決定讓消費者擁有更多控制權。

讓消費者付出勞動力、感受到自己辛勤的成果,以獲得更多滿足感與價值感,這種行銷手法尤其受到食品業青睞。超市或賣場常見的「即時料理包」,也是IKEA效應的應用實例。在便利性、健康與自行料理的樂趣中達成平衡,是這些料理包在外送風潮下依然受到歡迎的原因之一。

從IKEA效應的實務應用中可以發現,一個商品成功的秘密,有時在於行銷人員或供應商能否將事情「稍微複雜化」,讓消費者從參與的過程中取得成就感,增加該產品的價值。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月刊

資料來源/BBC, TTEC

【延伸閱讀】
1.IKEA 跨界賣起綠電,推出「電力訂閱」服務!背後打什麼算盤?
2.IKEA 敦北店回來了,坪數卻幾乎砍半!熄燈半年後再開新店型,有哪裡不一樣?

責任編輯:侯品如

延伸閱讀

IKEA收掉「敦北店」轉戰內湖賣場一級戰區,專家分析來自兩區效應
不小心越買越多、還順便吃一盤肉丸!3面向解析IKEA打造的療癒購物體驗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