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遭遇失依、受虐、司法議題時,無法待在原生家庭生活時,政府提供家外安置,希望兒少平安健康成長,去年卻有超過200位兒少,且多數是身心障礙的特殊需求兒少,理應得到更妥適的照顧,卻被安置到長照、護理之家等成人機構,即使在安置機構要到附近學校入學,也被以各種理由施壓、記過逼退,「教育的潛規則」扼殺機構特殊孩子們的受教權跟基本人權。
台灣去年有4588位兒少由政府安排提供家外安置,佔全國兒少約1.3%,這些孩子們從奶娃到學齡階段都有,他們有的失依,有的父母或吸毒,或家暴,或有精神疾病……狀況不一而足,每個孩子因為原生家庭功能不彰,造成孩子有自卑、畏縮、防禦心重、生活沒有目標等共通特質。
在這群孩子裡,因為父母吸毒、懷胎營養不良等問題,造成先天基因不良,或是出生後遭到長期虐待,共有993人是發展遲緩或領有身心障礙證明的孩子。
這些有特殊需求的安置兒少,應該要花費更多心力照護,卻因為政府給予現有安置機構或寄養家庭的資源不足,反而成為機構或寄養家庭不敢收或沒有床位無能為力收的孩子,社工只好將他們送到護理之家、長照機構、精神復健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等成人機構。
去年統計被安置到成人機構得孩子共有204位,除了46位是有嚴重情緒與人際問題,及具反社會性行為轉換3次機構以上的一般兒少,多數都是身障或發展遲緩的孩子。
跟插三管病人放在一起 孩子在那裡成長對嗎?
財團法人腦性麻痺基金會執行長何麗梅感慨表示,台灣雖然有兒少身障安置機構,但床位數少,政府在「去機構化」政策下,也不會再增加相關床位,「床位不足就會挑個案,重度、腦麻或肢體有復健需求的孩子,是較不受安置機構歡迎」,而寄養家庭、團體家庭也難照顧這類的孩子,社工在找不到可以安置這些孩子的地方時,會以提高障礙程度等級方式,讓孩子順利安置到提供三管醫療服務的護理之家。
有位何麗梅友人因為癌症住進護理之家,機構人員在跟其家人介紹護理之家環境時,還強調:「我們這裡有收自閉症兒童,他會跟老人家們互動,讓老人家們有活下去慾望。」這位友人疑惑問何麗梅:「雖然對長者好,但是孩子被放在不適合成長的地方,對嗎?」
一名3歲腦麻孩子被家外安置送到護理之家,到國小時仍然只會「嗯嗯啊啊 」,語言發展都沒有被刺激出來,何麗梅幫忙尋求協助的社工,幫忙找到收特教生、可住宿的實驗學校,卻因為寒暑假無處去、牽涉到法規等,仍只能待在成人機構。她曾到機構訪視小女生,孩子說她也想要穿漂亮,也有手機的需求,有想看的電視節目,但在護理之家都沒有得到滿足,更缺乏同儕間的刺激與成長。
去年有超過150名特殊需求兒少,被安置在長照或護理之家等成人機構。示意圖,照片取自永康廣善護理之家臉書,與本文無關。
「社工們都很清楚,孩子被安置到不適當的場域,但在台灣這是很多特殊需求兒少的現實常態,找不到適合地方能怎麼辦?多數社工們都自責,這些孩子因故不得不家外安置,反而沒有得到很好照顧,對孩子來說是很殘忍的事。」何麗梅質疑,該有作為卻不作為的政府,不能把責任都丟給社工、機構,對問題視而不見。
台灣兒童權益聯盟理事長林月琴表示,特殊需求兒少被安置在非安置兒少的其他成人機構,去到長照機構、護理之家,好像有人顧就好,漠視沒人照顧他們課業,也沒有跟同儕互動的機會,《兒童權利公約》提醒須以兒少最佳利益為優先考量,但這些兒少的教育教養、休閒娛樂與成長發展等權利,有被維護嗎?
以腦麻兒少為例,林月琴說,他們只是身體不方便,智能是沒有障礙,只是需要更多大量學習刺激,腦麻生讀到大學甚至研究所畢業比比皆是,政府卻把他們放在成人安置機構,缺乏刺激及學習恐導致加速退化。
公家經費是補助民間兩倍 真的只把機構跟寄養家庭當「做功德」
為什麼安置機構不願收更多或條件較為不好的特殊需求兒少?從經費可以看出端倪。目前政府補助一個孩子安置費用約2萬1000 元,若對象為特殊需求等難置兒童,則會補助至 2萬5000元,但是查衛福部決算報告,公營的兒童之家,平均一位孩童每月是5萬多元,兩者相差一倍之多。
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做2020年國情報告,該年共有118所兒少安置及教養機構,公立及公設民營只有27所,等於有將近8成都是民間幫忙照顧孩子,但是公營與民間機構間的經費卻是天差地別。
特殊需求兒少要經過漫長的治療復健。照片取自長愛育幼院官網
這些難置兒童在照顧上相較於一般兒童更花費心力與時間,往往演變成一對一的照顧模式,機構在考量人力、時間、費用等成本下,通常傾向選擇照顧比較好安置的小孩,而非難安置的小孩,導致特殊需求兒少被犧牲而無處安置之窘境。
林月琴說,安置機構的生活輔導員沒有特殊的專業訓練,也是民間機構不太敢收的原因,加上照顧品質、照顧比例及財力負擔等考量,因此寧願只是安置一般生。
「這是政府責任,不該都丟到民間處理。」林月琴批評,最大問題是政府始終只是把幫忙的民間機構跟寄養家庭當作志工,不只是機構的公私立資源相差甚大,給予寄養家庭的資源也是偏低,像是保母行情大約2萬到2萬6千元,只需要顧白天,寄養家庭是24小時照顧,只有北市給到3.5萬元,其他縣市約2.3萬元。
退場潮危機要正視 強化專業職能訓練
經費資源不足,安置機構及寄養家庭退場潮也已浮現,未來不只是特殊需求兒少沒有人承接,連一般兒少也會出現危機。衛福部的資料顯示,2017年安置機構還有124家,2020年減至118家,寄養家庭因為照顧者老化及沒有新血願加入,更是從3148人降至2662人。
妥善的兒少安置,才能讓孩子們平安快樂長大。示意圖,照片取自長愛育幼院官網
林月琴呼籲,不只是經費應該要到位,強化安置機構生輔員的專業訓練也很重要,對於沒有做過特殊需求訓練的生輔員,政府應有專業團隊到位,包括語言治療師、智能治療師等,透過團隊巡迴做職能治療時,生輔員可以在旁學習,進一步了解怎麼處理,現階段僅靠安置機構是做不到,政府應該整合資源,尤其是偏鄉協力更應投入更多關注。
立委吳玉琴在今年(2023)2月一場公聽會上,要求由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委託或補助規劃成立北、中、南、東區域專業輔導團隊,提供兒少安置機構工作人員於在職訓練中,增加照顧特殊需求兒少的增能課程,並設計機制協助安置特殊需求兒少機構,依特殊需求訂定個別化服務計畫。另外,社家署也應研擬安置特殊需求兒少照顧分類標準與評估機制,各地方政府依評估結果提供增額安置費用。
社家署兒少組組長林資芮回應,2019年結合公益彩券回饋金有提出精進家外安置資源計畫、並依CRC(《兒童權利公約》)擬定替代性照顧政策,在社安網的二期計畫中爭取經費,持續與縣市合作規劃協助轄內安置資源提升其專業量能。
讓加害人跟被害人見面只為逼退孩子 教育體系怎麼了?
不只是有些特殊需求的安置兒少被放在成人機構對孩子的成長發展有所影響,根據兒權盟所做的兒少安置機構調查,有5成2機構都曾遇到特殊需求兒少,求學時受到學校各種理由施壓、歧視、記過、甚至讓加害人跟被害兒少見面等不當處置方式「逼退」孩子。
「他們不是不想回家,但他們回家的路比別人遙遠,甚至已被家人拋棄,再也回不了家。」將自己退休後所有積蓄及向銀行借貸1600萬元,在雲林縣成立長愛育幼院的院長吳文輝深知,這些孩子終將要各自去面對人生的困難與挑戰,應該先讓他們了解社會,並做好準備,將來才知道如何面對現實,但是孩子光踏入到教育體系就面臨困境,學校對特殊需求安置兒少的標籤非常明顯。
幾年前,一名育幼院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安置兒少要到雲林一所國小就讀,校方先以員額已滿拒絕,吳文輝透過議員到雲林縣政府教育處查詢後,校方才改口同意入學,但入學後卻以孩子曾因情緒問題咬傷老師借題發揮,不僅在畢業典禮家長會公然將其貼上「暴力份子」和「加害者」的標籤,甚至透過家長會聯合會施壓縣府,希望拒絕所有育幼院孩子入學。
民團呼籲正視特殊需求的安置兒少,與一般兒少一樣該有的受教權維護。示意圖,台東縣政府提供,與本文無關。
去年(2022)長愛育幼院內一名有輕度智能障礙、中度情緒障礙的孩子入學,校方不再用以前那種很明顯拒絕排斥的方式「刁難」孩子,而是祭出校規的方式,只要孩子破壞東西、摔東西就要處罰、就要記過,「記過原因很簡單嘛,記滿三大過就可以退學,用這種變相方式拒絕孩子,給孩子貼上很明顯的標籤!」吳文輝氣憤地說。
林月琴說,去年兒權盟也有協助一個案例,有位因為長期被虐才會變成有特殊需求的孩子,花了很多心力才終於進入學校就讀,依照兒少保護相關法規,如果兒少在校內有什麼狀況,應該是通知安置機構,結果竟然是通知該名兒少的爸媽,爸媽一見到孩子又是打罵,導致孩子情緒及狀況更差,「受害人見到加害人能不發狂才怪」,安置機構必須花很多心力處理安撫孩子。
教育資源不協助還扯後腿 社安網大破洞
「我們希望幫助孩子,但是教育資源不肯到位,還公開霸凌孩子或百般刁難,難道不是社安網應該正視的問題?」吳文輝曾在公開會議質問教育部,有無安置機構的孩子就學所遇到困境的相關調查或數據統計,教育部卻拿不出來,而且放縱漠視「家長會說了算」的潛規則,任由學校把孩子丟出來,導致孩子為了就學權益,只能在機構間遊走。
吳文輝感慨,原本理應在教育體系裏面是這些被安置兒少不應該擔心會放棄,可以安心的庇護所,結果卻是把這些孩子當作燙手山芋,甚至營造機構是不受歡迎的氛圍,他最擔心是當這些孩子都沒有去處怎麼辦?對於得不到原生家庭關愛的孩子們是二度傷害,「難道我們希望孩子變成鄭捷嗎?底層孩子沒有被照顧到就是社安網的破洞跟隱憂,未來社會要付出的成本會更大。」
長愛育幼院院長吳文輝(左)呼籲建構健全社安網,教育體系排擠特殊需求安置兒少問題必須正視。照片取自長愛育幼院官網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在《補助輔導教師要點》有考量到只要是衛福部安置的,教育部都會外加給予輔導資源的補助,對於學校不接受轉銜學生,也會列入專案列管觀察名單,必要時出席相關會議報告改進作法,若累計拒絕超過3位以上,也會核減獎勵經費60萬元以上。
這些被安置兒少可能從小不曾被原生家庭溫柔地對待,因為種種原因,甚至許多成為有特殊需求的兒少,一路上的成長是更加跌跌撞撞,需要更多關注與支持,從安置方式及求學遇到的問題,不只資源不足,也顯示社會充滿偏見沒有理解支持,但這些孩子們不知何去何從,影響的不會只有他們本身,還有整個社會的正義與健全。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