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日微涼的季節裡,理善藝聚空間為大家呈現一場溫暖而充滿人文氣息的展覽——《Weeds are flowers too 野草與花朵》李佳玲個展。透過纖維與植物的隱喻,藝術家李佳玲(Jialing Lee)藉此展覽探索自然與生命之美,以纖細的纖維語言敘述那些被忽視的生命形式與深層意涵,為觀者帶來跨越時空的藝術旅程。
跨越文化的護身符
李佳玲在2018年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深造時,受到東西方文化融合的啟發,創作了「The New Antique 新古董」系列,以扇子為主要符號。扇子在東西方均為跨文化的象徵,從古羅馬時期的戰爭信物到東方文化中女子傳情的折扇。李佳玲使用東方的香蕉絲、紅線、玉石等材料,象徵力量與福祉,重組成現代護身符,探討跨文化的人類信仰與情感。該作品曾入圍2019年義大利纖維藝術獎,展現出她對符號語彙的敏銳洞察力。
▲「The New Antique 新古董」系列作品,此作品入圍2019年義大利纖維藝術獎。
▲「The New Antique 新古董」系列作品近照。
歷史與情感的交織
「Double Cloak 雙人斗篷」的靈感源於古老的拼布工藝,這門至少已有五千年歷史的手藝,將縫製布料結合不同記憶和故事片段縫合為一體。李佳玲透過傳統符號如葫蘆與花瓶,將生命、繁衍與承載等象徵注入作品。葫蘆代表著連結與豐收,花瓶則如容器般承載著情感與回憶。透過拼布層疊的技法,她賦予這些符號以新的聯繫意涵,也隱喻了縫紉者與贈與者之間的深厚情感聯結。
▲「Double Cloak 雙人斗篷」中的冬季斗篷
▲李佳玲「Double Cloak 雙人斗篷」系列
植物的月光睡眠理論
「Soft Soul; Sleep 軟想法; 睡眠運動」系列則延續了自然與人之間的潛在連結。以植物學的「月光理論」為靈感,該理論指出植物在光週期下會進行睡眠運動。李佳玲以日常臥室物件和軟雕塑呈現植物的保護與療癒機制,並藉由柔軟的纖維材質,表達人與植物如何在睡眠中達成自我修復,傳達出日常中隱藏的溫暖。
▲「Soft Soul; Sleep 軟想法; 睡眠運動」系列作品。
人類與植物的消亡關係
「The Whisper of the Stones 石頭的低語」系列作品則延伸至自然與人類的互動,靈感來自瀕危植物蝴蝶蘭的故事。以軟浮雕技法模擬石雕,以刺繡、網版印刷標示蘭花採集處的地理座標,透過工藝描繪台灣蝴蝶蘭的歷史,以此喚起人們對環境保護的反思,揭示了人類活動對植物種群的影響。
▲「The Whisper of the Stones 石頭的低語」系列於理善藝聚空間中呈現。
▲「The Whisper of the Stones 石頭的低語」系列。
鎳之樹的重金屬淨化
「The Blue Seeds 藍色種子」系列則展現了南太平洋稀有植物Pycnandra acuminata的生態奇蹟,該植物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鎳並進行環境淨化。李佳玲以金屬錫灌注植物,創造出流動的金屬質感,象徵生命的血液,作品也隱喻植物承擔環境變異的責任,同時靜默種下未來希望的種子。
▲「The Blue Seeds 藍色種子」系列作品。
美學的重構與反思
「Soft Vase 軟花瓶」系列靈感來自於1998年打撈的「黑石號」古船,李佳玲以海底古瓷為形象創作軟雕塑,柔軟材質的絎縫工藝模擬古代器物的形象。她探索自然歷史與文化遺產之間的聯繫,通過東西文化的柔和交融,體現出時間軸上的文化記憶。
▲理善藝聚空間主理人戴衣薰與「Soft Vase 軟花瓶」系列作品合影。
▲「Soft Vase 軟花瓶」作品局部照。
從新古董系列中的護身符符號語彙,延伸至雙人斗篷的拼布符碼重組,李佳玲透過睡眠運動系列探討生命保護,在石頭的低語系列述說瀕危植物的歷史記憶,進而在藍色種子表現植物的環境淨化之力,最終於軟花瓶中重現跨文化的歷史記憶。透過這些系列作品,李佳玲精心構築出一個充滿異境的藝術空間,引領觀者探索自然、生命與時間之間的深層連結。
展 覽|Weeds are Flowers Too 野草與花朵
展 期|2024.11.02 (六)-2024.11.23 (六)
藝術家|李佳玲
地 點|理善藝聚空間
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7號5樓之1
點擊網址 👉 https://lin.ee/t50nqfY 加入理財周刊 理周寶官方LINE~ 了解更多詳細資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