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意外示警塑化報價過熱,台塑今日股價一度重挫逾 8%,說好的傳產復甦行情該怎麼看?

CMoney

發布於 2021年05月07日09:05 • 邱冠倫
意外示警塑化報價過熱,台塑今日股價一度重挫逾 8%,說好的傳產復甦行情該怎麼看?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今(2021)年以來,隨著全球疫情趨緩,在需求回升下,原油價格走揚,連帶推升塑化產品的利差,尤其年初美國德州的暴風雪,重創美國的石化生產重地,加上沙烏地阿拉伯意外宣布額外再減產100萬桶,在需求回溫、供給受限的情況下,形成塑化報價大漲的完美風暴,多種泛用塑膠的利差紛紛攀升至歷史新高,下圖以PVC報價走勢為例。

資料來源:CMoney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台灣塑化業的龍頭台塑集團,由於集團布局完整,適值景氣回溫,4月9日公佈首季營收3647.67億元,季增17.4%,年增17.8%,稅後純益633.89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稅後淨損139.91億元,獲利大增;相比去年全年純益726.94億元,今年首季獲利已達去年87.2%。

同日的業績發表會上,集團高層還表示樂觀看待本季營運,隨著石化產業傳統旺季來臨,在價量齊揚下,台塑本業獲利有機會再創新高,南亞、台化也樂觀看第二季業績將續揚,原本市場也普遍看好,塑化類股有機會在台塑四寶領頭下,跟上近期傳產類股,包括鋼鐵水泥造紙等族群的腳步,沖出一波疫後復甦的行情。

然而豈知到了4月的書面業績報告上,台塑四寶宣布合計營收1,388.74億元,年增84.1%,其中,南亞續創單月歷史新高,台塑也達歷史單月次高,4月營收報喜的同時集團意外示警,因為近期塑化報價大漲,漲到下游客戶已經有點凍未條,使得市場的氛圍轉趨觀望,原本大幅上漲的報價可能轉趨震盪。

此話一出,躍上今(7)日經濟日報的頭版新聞,拖累塑膠工業指數開低走低,盤中低至295.6點,終場收跌3.31%,成交量62.7億元。

 

資料來源:籌碼K線PC版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而台塑四寶上漲的時候漲幅落後二線的中小型塑化股,走跌的時候跌幅卻一點也不遜色,台塑(1301)盤中一度大跌8.85%,低至103元,終場收跌7%,收在105元,爆出半年來的新大量44291張,跌幅居次的台化(1326)下挫3.51%,台塑化(6505)收跌3.23%,收在105元,南亞(1303)由於電子材料事業相對受到塑化報價的影響有限,跌幅最輕,下跌1.12%,且成功搶回日內均線之上,從盤後公告的三大法人進出可以看到台塑成為賣壓重心,三大法人大賣6249張,台化也被賣超2267張,南亞相對賣壓較輕,遭賣超1581張,台塑化則逆勢獲得買超486張。

資料來源:證交所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資料來源:籌碼K線PC版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那麼大家可能會好奇,近期外資不是才大買台塑南亞等四寶個股,且近期的報告目標價也多站在買方,台塑集團的示警,塑化業的後市究竟應該怎麼看呢?

市場供需法則

回歸市場供需,當油價高漲的時候,你我都可能減少開車的時間,同樣的道理也可以投射在近期所有漲價的產業供需上,如同近運價飆漲的貨櫃運輸業,早已傳出運價過高影響客戶下單意願的情況,

 

圖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因此塑化報價近期來到歷史新高的水位,勢必會影響客戶下單的意願,但這並不能等同於整個產業景氣轉衰,為甚麼會這樣說呢?身為投資人,當然是樂見產品的報價越高越好,當營收獲利同步走揚的時候,才能推升股價向上,但就像前面所提到的,物極必反,漲過頭反而有害需求,因此報價的理想狀態是上漲至一個高點後就維持著,在這個價位能夠維持生產者的高額利差,對於消費者來說也還在能接受的範圍,如此一來整體市場的供需平衡是最為樂見的情境

 

漲幅趨緩免驚? 以航運為例

因此當報價見頂出現微幅修正,或不再維持大幅上漲的時候,投資人應該留意的是,當前的報價能否維持利差,而非一味的看到報價漲幅趨緩或拉回就開始恐慌,以貨櫃航運為例,運價自去年中大幅飆漲後,今年以來就維持在高水位未在持續飆升,甚至稍稍出現回檔,但對於主要的貨櫃航商來說,雖然運價不再大幅飆漲,此一水位已能維持公司的高額利潤,誠如近期所看到的,國內貨櫃三雄的財報都繳出亮眼的首季財報,長榮3越單季EPS2.36元賺贏去年第四季,PPT股版上,陽明長榮更成為評判一家公司好壞的標準單位。

資料來源:上海航運交易所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類似的情況也可以放在面板、DRAM等有集中報價的產業上,即便漲幅趨緩,倘若能讓供需達到平衡並維持獲利的狀態,其實對於整體產業的發展反而有利無害。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台塑昨天的示警,或許可以解讀為,當前的報價已經高漲至影響到市場的需求,倘若稍稍回落至合理的價位,讓市場恢復均衡,對於整體塑化產業的後市仍可正向看待,則此刻的股價回檔,或許就會是逢低布局的好時機。

 

塑化報價能否維持利差是關鍵

惟誠如前面所提到的,塑化產業的營運受報價影響極大,因此須持續留意報價究竟是維持高檔震盪,抑或是其他業者產能大幅開出後(尤其塑化的產能開出速度可能較航運業來的快),報價大幅跌落到會影響到利差,就顯得格外重要。考量到當前歐美各國的經濟都步入復甦階段,近期看到的各項工業數據、消費者指數、通膨預期等,都顯示全球景氣方才步入回升階段,在總體經濟回溫下,對於塑化產業的基本面仍審慎樂觀看待。

 

電子材料加持,南亞相對抗跌

惟倘若台塑四寶中,若要避免營運受到油價或塑化產品報價波動影響的話,近年來大力布局電子材料的南亞(1303)或許是不錯的選擇,且南亞已經連兩月的營收創新高,旗下的轉投資南電(8046)4月營收同樣改寫歷史新高,DRAM大廠南亞科(2408)4月營收也改寫31個月新高,且近期銅價大漲,南亞先前才宣布調漲銅箔產品報價,後續營運仍有機會向上成長,因而今日的股價表現也相對抗跌。

 

快速結論

  • 不要聽到報價不漲就驚慌,塑化報價過高影響需求,對整體產業未必有利,
  • 報價走跌有兩種,一是維持合理利差仍有獲利,另一種則是供過於求甚至虧損
  • 當前全球景氣步入復甦,塑化產品的需求有撐
  • 報價若能維持利潤利差,台塑四寶第二季後市仍可期待
  • 持續關注新增塑化產能開出進程與報價走勢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