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運動

長達11年是收入最高女運動員!莎拉波娃的哲學:心理的韌性,足以克服一切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2018年04月10日11:10 • 發布於 2018年04月10日09:19 • 盧廷羲

不論你是否關注網球,應該都聽過瑪麗亞.莎拉波娃(Maria Sharapova)這個名字。談起這位網壇「漂亮寶貝」,多數人會聯想到她的高顏值、出色球技,以及擊球時超過 100 分貝的嘶吼聲。

其實,今年 4 月就滿 31 歲的莎拉波娃成名甚早,17 歲奪下溫布頓網球錦標賽女單冠軍(史上第二年輕),目前手握 5 座大滿貫金盃,且四大滿貫賽事(澳網、法網、溫網、美網)至少各贏一次(史上僅 5 人達成),在女子網球單打的世界排名更曾高居第一。

除了在球場上成就非凡,莎拉波娃在商場同樣活躍,拿過保時捷、Nike 等大品牌的代言,還自創糖果品牌「蜜糖波娃」(Sugarpova)。根據《富比世》(Forbes)統計,她曾在「世界最賺錢的女運動員」排行榜保持長達 11 年的冠軍,生涯總收入上看 3 億美元(約台幣90億元)。

然而,莎拉波娃的經歷並非一帆風順。

4 歲開始打網球的她,為了獲得專業訓練,在父親尤里(Yuri)的引領下,6 歲時便從俄羅斯前往美國「取經」,過程中卻因表現比同儕好,遭到忌妒眼光,被學院驅離,甚至因為沒錢,幾度無法繼續練球。她如何度過這些困難,造就現今的成功?

在事情不妙時,永遠相信有轉機

「如果說我以某項能力著稱,那就是韌性吧!」她在《莎拉波娃勇往直前》自述,從小就能連續擊球好幾個小時,保持高度專注,且不感到無聊,但這還不夠。真正要贏過所有人,必須要有進一步的信念:保持韌性。這是指一個人要在最艱難的時候,繼續秉持「往前」的決心。

莎拉波娃6歲時,原本預定跟隨俄羅斯網球協會,到美國瑞克.馬奇網球學院訓練,到了當地時,卻因年紀太小而遭對方冷眼拒絕。不過,她和父親並未放棄,兩人在根本不會說英文的情況下,獨自輾轉前往波利泰尼網球學院,憑藉好學的態度及優異實力,終獲學院接納,還換得獎學金。

經過一陣子的努力、比賽,莎拉波娃迅速成為佛羅里達州 10 歲以下球員的第 5 名。但就在此時,她卻被院方以年紀過小、不能與其他女孩對打為由「踢出」波利泰尼網球學院。不過,背後真正的原因可能是:莎拉波娃擊敗比她年紀大 4、5 歲的球員,造成學員不滿。

這裡沒有她的容身之處,不代表整個世界都容不下她。她收起行囊,繼續尋找下一個好教練、好場所,「所有的事情都看得到光明面,永遠都有 B 計畫!」

這些刻苦,造就莎拉波娃無所畏懼的特質。尤里回憶,莎拉波娃 6 歲時,眼角膜長了一顆膿皰,眼科醫師檢查後表示,膿皰的位置接近眼球,需要在不打麻醉的情況下進行手術。手術後,醫師一臉蒼白地說,「手術完美,但有件事情很不正常──她竟然沒哭。」這件小事,能看出莎娃的堅強,更是她整個職業生涯的縮影,「這些經歷解釋我的性格,我不會抱怨,不會摔球拍,不會放棄。」

善用「刻意練習」,堅守自身強項

如果說「韌性」是莎拉波娃成功的本質,「有方法的練習」則是引導她勝利的手段。10 歲時,她遇上了知名教練羅伯特.蘭斯卓普(Robert Lansdrop),開啟了一連串的特別、系統性的訓練。

在現今網球運動裡,「上旋球」是指擊球時加入旋轉度,能提升抽球穩定度,是一項常見的底線技術,但羅伯特提倡「平擊抽球」的重要性,而非穩健的上旋球,認為唯有勢大力沉的球質,才能一次打倒對手。

因此,莎拉波娃長期專注練習「平擊抽球」這招基本功,每次以一整籃球車的球為單位,都只用平擊抽球。這種方式攻擊性強、也容易主動犯錯,而為了降低失誤率,羅伯特還會把空的網球罐,懸掛在網袋上方,要求莎拉波娃用強勁的平擊球,盡量打中目標。

「上旋球的失誤率較低,這種打法大家都會,我打的是低餘裕、高報酬的球。」莎拉波娃的擊球方式,需要大量自信及膽量,和她毫無畏懼、堅持到底的特質剛好相互呼應。即便輸球的時候,她也不會說出「要不要改打上旋球」的話,而是堅持一貫風格。

換句話說,莎拉波娃能變得更強的原因,在於她了解「自己如何打球」。她喜歡用力擊球,把球打得又平又深,並猛攻對方的較弱的第二次發球,讓對手來回奔波;透過這種先發制人的戰術,也能彌補她在速度上的劣勢,贏得一場又一場的勝利。

延伸閱讀 /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