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強化技職教育重視能力本位 培育國家新世代人才

1111人力銀行

更新於 06月03日10:23 • 發布於 06月03日08:41
強化技職教育重視能力本位 培育國家新世代人才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出任教育部長。圖片來源: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每當提及教育這樣的百年大計,往往是在長遠看產業規劃或人才培育上,不容忽視的一項根本核心。而在今年4月,由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出任教育部長一職,宣示將會打造「學生少擔心、老師少壓力、家長少擔憂」的環境,以培育下一座護國神山。近期,鄭部長也在《官我甚麼事》上受訪,公開分享對於高教深耕與人才培育、少子化情形下,各大校園去留的現況與看法。 鄭英耀部長指出,對於高教深耕的願景─首重人才培育。希冀能夠吹對未來產業、新世代的人才,得以積極在其生涯發展上描繪出圖像。然而人才培育仍需厚實的科研做基礎,未來不僅是能為各大產業所用,亦是豐富每個年輕人的生命及其發展。若是放眼宏觀校園中對於科技相關的培訓,鄭部長表示,在領袖或產業人才上,看的是全球佈局連同產業發展,然而何以經由人才培育的過程、一併整合國際資源,厚實壯大台灣在新世代人才培育上的基本才能,方能為社會所用、值得持續深入探討。 「任何一位大學的校務處理者,應該要有想像」為因應科技時代下的快速變遷,絕不能只看當下。能否想像在二三十年後、當校園中的學子們踏進產業和社會,在經濟、社會等層面上,會呈現什麼樣的圖像?鄭英耀部長認為,當年的矽導計畫即反應出二十多年後─即如今的蓬勃發展貌。 另外也以我國的半導體產業和醫療體系為例,台灣的科技業以數十年累積的底蘊和實力獲得「護國神山」這樣的美名、同樣的醫療品質在國際間也同樣名列前茅,兼備豐富扎實的理論基礎及臨床經驗,但在過去的至少10年之間,這兩類專業人才實則毫無交集。一群懂科技結合另一群懂病理的人才,如今卻走出了「第三條路」將科技導入醫療,直言可能是台灣的另一座護國神山。 面臨台灣即將在2025年迎向超高齡社會,連帶少子化的狀態,諸多院校可能面臨到存廢的問題。鄭部長提出有別以往的觀點,說明台灣的人口數量在30至40歲的年齡區間仍有360萬人、40至50歲的人口數則有430萬人,「換言之,30至50歲年輕區間的人口數約有800萬」也表示自己心中的想像,是未來在30歲之後強調終身學習,無論是出自生涯興趣的深度發展,或是產業技術上的需求。基礎技術能力仍是需要的,而我們可能都忽略了技術本位。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Jason
    北一女說文言文可以修馬桶 ?
    06月05日05:38
顯示全部